九十自述:如何走上藏史研究之路
本文選題:西藏 切入點:歷史 出處:《中國藏學(xué)》2014年04期
【摘要】:自小愛讀書,高中時讀過貝爾的《西藏志》漢譯本,不經(jīng)意間初與藏學(xué)結(jié)緣。在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民族宗教處工作,讀了不少藏族史料,整理寫作過涉藏材料、考察過藏區(qū)。被定為右派后,于1960年春被分配到民族研究所,初涉藏學(xué)研究。政治運動和參與編制《中國歷史地圖集》,使剛剛開始的研究西藏歷史的工作又被中斷,直到1973年才又重啟藏學(xué)研究;仡欁呱喜厥费芯恐返膸资,改革開放以前,以及調(diào)入中國藏學(xué)研究中心以后,一直以參加集體寫作為主,離休以后可以自主選擇題目寫論文了,發(fā)表的文章卻最多,據(jù)此看來,應(yīng)該讓研究者掌握充分的時間,安靜下來搞研究。知識分子要追逐知識,也要重視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思想、心理,方可積極作用于社會。
[Abstract]:Since childhood love to study, high school read Bell's "Tibet Chronicles" Chinese translation, inadvertently established a relationship with Tibetan studies.He worked in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read a lot of Tibetan historical materials, wrote about Tibetan materials, and inspected Tibetan areas.After being designated right, he was assigned to the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in the spring of 1960, where he was involved in Tibetan studies.The political move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compiling the Atlas of Chinese History interrupted the work of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ibet that had just begun, and did not restart the study of Tibetan studies until 1973.Looking back at the decad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of Tibetan history,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after being transferred to the China Tibetan Studies Research Center, they have been mainly engaged in collective writing. After their retirement, they have been able to write papers on their own,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On this basis, researchers should be given sufficient time to quiet down to do research.Intellectuals should pursue knowledge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healthy personality, thought and psychology so as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society.
【分類號】:K28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陳慶英;;固始汗和格魯派在西藏統(tǒng)治的建立和鞏固[J];中國藏學(xué);2008年01期
2 羅布;;清初甘丹頗章政權(quán)的性質(zhì)和地位問題再探[J];中國藏學(xué);2011年01期
3 何孝榮;;元末明初名僧宗泐事跡考[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12年12期
4 阿音娜;;清代游記中的準噶爾擾藏始末——以《德西迪利西藏紀行》為中心[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5 劉錦;;邊境糾紛與清朝借助達賴喇嘛處理青海蒙古事務(wù)的開端[J];清史研究;2013年01期
6 張發(fā)賢;;試論清初五世達賴與“三藩”之亂[J];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7 葉星生;;西藏唐卡的歷史沿革和藝術(shù)特色[J];藝術(shù)評論;2008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張發(fā)賢;雍正朝施政西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劉青松;薩迦地方政權(quán)體制探析[D];西藏民族學(xué)院;2010年
2 王迎迎;元代烏思藏薩迦本欽制度研究[D];西藏民族學(xué)院;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緯毅;《中國歷史地圖集》山西部分商榷[J];山西師大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1年01期
2 吳良寶;;《中國歷史地圖集》戰(zhàn)國部分地名校補[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03期
3 莫久愚;;昭君墳、石崖城與達拉特旗段黃河——關(guān)于《中國歷史地圖集》相關(guān)注記的考疏[J];西部資源;2010年01期
4 葛劍雄;;地圖上的中國與歷史上的中國疆域——讀《中國歷史地圖集·前言》、《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歷代疆域》感言[J];河南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2年05期
5 李一氓;;讀《中國歷史地圖集》[J];讀書;1984年12期
6 ;《中國歷史地圖集》出版[J];中國科技史料;1982年02期
7 陳橋驛;;評《中國歷史地圖集》[J];中國社會科學(xué);1985年04期
8 齊濤;《中國歷史地圖集》辨誤一則[J];史學(xué)月刊;1986年06期
9 董志勇;;《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中三地名的定位問題[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導(dǎo)報;1989年04期
10 耿占軍;《中國歷史地圖集》校誤二則[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石奉天;編制《中國歷史地圖集》[N];中國測繪報;2008年
2 早報記者 石劍峰;“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受到很大政治壓力”[N];東方早報;2011年
3 卜慶華;《中國歷史地圖集》繪五千年歷史變遷[N];中國測繪報;2004年
4 早報記者 劉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升級”[N];東方早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任思蘊;萬水千山皆過眼[N];文匯報;2011年
6 河北省陽原縣文廣新局 李春江;開陽堡:重整河山待后生[N];光明日報;2014年
7 華東師范大學(xué)歷史系 王家范;從燭天火里來的細水長流[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8 浦善新;秦代郡制考證(中)[N];中國社會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崔文君;《中國歷史地圖集》北魏卷若干地名考析[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17283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72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