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義”發(fā)展:有序邊疆社會構造的根本出路
本文選題:道義發(fā)展 切入點:有序邊疆 出處:《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摘要】:有序邊疆社會構造,主要基于民族國家、權力政府、資本市場以及公民社會有機協(xié)調的"道義"發(fā)展這個根本前置,只有民族國家根本立足于國家整體建設戰(zhàn)略,充分基于社會構成主體自在需求和尊重邊疆民族群體人本屬性,科學設計邊疆政策制度并由權力政府和資本市場共同參與有效實施,從而營造邊疆民族群體在權利政治、物質需要和文化訴求方面都能得到合理化滿足的社會場景,和諧有序的理想型邊疆才具有成為現(xiàn)實的社會基礎。
[Abstract]:The orderly frontier social structur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redominance of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state, the power government, th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civil society. Only the nation-state is based on the overall national construction strategy.Based on the free demand of the subject of social formation and the respect for the humanism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the frontier, the policy system of the frontier is designed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by the power government and the capital market, so as to create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the frontier.Material needs and cultural demands can be rationalized to meet the social scene, harmonious and orderly ideal frontier has become the social basis of reality.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云南社會主義學院科研處;
【基金】: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wěn)定示范區(qū)建設研究(編號:ZD20121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fā)展的云南經驗研究(編號:13XMZ011) 國家民委項目:中越兩國邊民政策對比研究(編號:2011-GM-051)
【分類號】:C9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喻玲;;經濟法視野中的國家調節(jié)經濟之維[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2 陳宏光;;新時期法治思想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十七大報告蘊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3 趙宗亮;;權利政治初論——方法、觀念與實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4 申惠文;;駁民法憲法新同位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5 溫純如;康德自我學說的理論淵源[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6 章禮強;汪文珍;;市民社會、(市)民法及其構建論略[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7 強昌文;;權利:社會公平的“阿基米德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宋振美,劉翠娥;道德與文明:誰是權威——盧梭歷史觀悖論之揭示[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9 邢華平;有限政府論之哲學基礎探略[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10 錢廣榮;;道德悖論現(xiàn)象之“惡”及其認識論意義[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陽;;監(jiān)視居住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及完善[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王晉佳;陳曄;趙帥斌;;違章建筑與農民行為——基于斯科特和波普金的理論分析[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趙一強;;契約和諧及其倫理實現(xiàn)[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國龍;;由語言追問法律的意義[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5 陳柳欽;;全球化視野下國家主權理論的演變與發(fā)展[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李有學;汪來杰;;國家與政黨:工具性選擇與均衡性調整[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王利清;;政府責任契約制及其演進路徑——基于內蒙古牧區(qū)勞動力轉移就業(yè)調查[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徐大建;;社會公平、和諧與經濟效率[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9 陳春萍;葉幸男;;政府公共管理與公共文明建設[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10 詹世友;;霍布斯正義理論的論證策略[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4 李衛(wèi)東;大學內部重點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龍耀;國家保障與社會支持:中國高校學生生存路徑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6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魏曉東;銀行監(jiān)管權配置的法律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8 劉茜;公共物品供給機制與政府定位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廉靖;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村矛盾化解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王君健;我國農村金融資產證券化SPV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朱漢明;基于農民權益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劉文潔;我國取保候審制度的反思與完善[D];河北大學;2009年
5 蘇煥菊;我國農村養(yǎng)老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石實;隱秘的參與[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彭雙雙;社會轉型期我國利益矛盾的政治協(xié)調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李嘉杰;商業(yè)賄賂司法解釋若干問題評析與適用[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黃涵華;完善我國監(jiān)外執(zhí)行法律監(jiān)督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侯曉飛;金融產品的可專利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閆茂旭;;構建邊疆地區(q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探——以“構建——整合”為中心的考察[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5期
2 付英;;從邊疆政治戰(zhàn)略的角度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作用[J];兵團黨校學報;2011年02期
3 祁志浩;;清代楚雄地區(qū)的慈善事業(yè)[J];云南檔案;2010年04期
4 劉正剛;羅_g;;明清邊疆社會的習俗互化——以海南女性生活為例[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年04期
5 閆茂旭;;構建邊疆地區(q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探——以“構建—整合”為中心的考察[J];沈陽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6 何明;王越平;;全球化背景下邊疆社會穩(wěn)定研究的幾個問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趙喜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內遷學校與四川社會學的發(fā)展[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1995年02期
8 王萃萃;李瑞君;于春洋;劉同樂;;我國邊疆社會穩(wěn)定問題研究綜述[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熊昌錕;;海峽兩岸“土司制度與邊疆社會”學術研討會綜述[J];廣西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10 林艷;;美國西部婦女較早獲得參政的原因[J];世紀論評;1998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朱旗;任春梅;蔡正安;黃建安;;邊銷茶產銷歷史、現(xiàn)狀與展望[A];第六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摘要)[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祁季明 記者 李增輝;新疆總隊全力維護邊疆社會穩(wěn)定[N];人民武警;2004年
2 記者 祝連勇 通訊員 高同啟 董奧;保障民生促進邊疆社會發(fā)展[N];檢察日報;2011年
3 曾建華董豐;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確保邊疆社會穩(wěn)定[N];人民公安報;2002年
4 盈江縣政協(xié)主席 余正來;促進邊疆社會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N];云南政協(xié)報;2001年
5 記者 肖玉敏;安全生產事關邊疆社會穩(wěn)定大局[N];延邊日報;2009年
6 鄭文法 特約記者 王傳峰;20余個重點民兵應急營馳騁天山南北[N];解放軍報;2010年
7 汪洪亮;在建設科學中尋求“活的人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雍勝;提高愛民實踐工作水平[N];人民公安報;2006年
9 記者 梁永利;傳達學習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N];新疆日報(漢);2008年
10 聶義峰;美國曾怎樣開發(fā)西部[N];光明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江娜;漢代邊防體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2 胡安焱;干旱地區(qū)內陸河的水文生態(tài)特征及其水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為例[D];長安大學;2003年
3 段金生;南京國民政府的邊政[D];云南大學;2010年
4 朱金春;現(xiàn)代國家構建視野下的邊疆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yN;從現(xiàn)代社會結構分析日本人的“甘え”心理[D];內蒙古大學;2007年
2 趙越;八旗駐防與清代廣西邊疆社會發(fā)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3 侯宣杰;商人會館與邊疆社會經濟的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盧勇;民國時期廣西水利在邊疆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中的作用[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5 耿憲文;時局與邊政[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圓;地理學視角下的國家與西南邊疆[D];云南大學;2011年
7 石琳;清代廣西倉政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馬穎娜;近代中越邊界云南段市鎮(zhèn)的形成與影響[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9 朱軍;唐繼堯政權對云南邊疆地區(qū)的治理[D];云南大學;2011年
10 王雨;清代以來龍州地區(qū)馬援崇拜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25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72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