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遺產的國家認同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8-01-12 21:31
本文關鍵詞:民族文化遺產的國家認同價值 出處:《云南社會科學》201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歷史和現(xiàn)實結合而形成的有關民族發(fā)展過程的集體記憶,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處理與其他民族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作為集體記憶儲存器的文化遺產是民族性的一種現(xiàn)代表達,民族文化遺產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各民族共同發(fā)展及民族文化交融等方面的集體記憶內容。因而,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遺產就具有在充分尊重各民族歷史傳統(tǒng)、豐富中華文化多樣性基礎上建構和強化國家認同意識的重要價值。
[Abstract]: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reality.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s the reservoir of collective memory, is a modern expression of nationality.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collective memory contents such as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and the blending of national culture.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has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fully respecting each nationality. The important value of construc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identity on the basis of enriching the diversity of Chinese culture.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學民族研究院;
【基金】: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邊境少數(shù)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fā)展與國家軟實力提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C95
【正文快照】: 民族國家因為“具有統(tǒng)一的政府、明確的疆界及保證政府權威得以執(zhí)行的一整套強制力量”而成為最正式的政治組織。[1](P373)中國的各民族對國家的認同是有利于所有民族的發(fā)展的。而國家認同既要有民族國家可以為其國民提供維護利益、保障自由及發(fā)展的權利的現(xiàn)實利益基礎,又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苑利;文化遺產與文化遺產學解讀[J];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2 周大鳴;;社會建設視野中的城市社區(qū)治理和多民族參與[J];思想戰(zhàn)線;2012年05期
3 馬漓,
本文編號:14161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4161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