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刻板印象_彝族大學生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民族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西南大學》 2013年
彝族大學生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的實驗研究
陳小琴
【摘要】:刻板印象威脅指的是一種心理困境,當被刻板化群體處于一種可能會應驗內(nèi)群體消極刻板印象的情境中時,個體擔心自己的不良表現(xiàn)會強化所屬群體的消極刻板印象,同時也擔心他人會用所屬群體的消極刻板印象來看待和評價自己,因而會產(chǎn)生一種受威脅的體驗(SteeleAronson,1995).國外的大量研究證實,刻板印象威脅會對行為和心理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國內(nèi)關于刻板印象威脅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有為數(shù)不多的研究者對數(shù)學領域中性別刻板印象威脅效應進行了考察,而較少有研究者對民族刻板印象威脅效應進行研究。Brown和Day(2006)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標準威脅和高威脅情境下,非裔美國學生的認知能力測試成績要顯著低于白人學生,而在不受威脅的情境下,非裔美國學生和白人學生的表現(xiàn)一樣好,并據(jù)此推測一定程度上認知能力測試中的種族差異不在于種族本身,而在于社會情境的影響。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少數(shù)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在學業(yè)表現(xiàn)方面存在一些差異,那么國外的刻板印象威脅理論可否用于對此現(xiàn)象進行解釋呢?倘若國外的刻板印象威脅理論在我國的文化背景下也適用那么其作用機制又是如何呢?本研究設計了四個實驗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實驗一在文獻分析、開放式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的基礎上編制了刻板印象解釋偏差問卷,通過對131名在校大學生(其中彝族71名,漢族60名)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學業(yè)方面的民族刻板印象是內(nèi)隱存在的,不管是彝族大學生還是漢族大學生都傾向于認為“漢族學生較彝族學生更擅長學習。 實驗二考察民族刻板印象的啟動對彝漢大學生認知能力測試成績的影響。采用2(民族:漢族、彝族)×2(威脅條件:有、無)的雙因素完全隨機實驗設計。因變量為高級瑞文推理測驗分數(shù)、刻板印象威脅檢驗分數(shù)、測驗難度評價。結(jié)果表明,當啟動學業(yè)表現(xiàn)方面的民族刻板印象時啟動組會報告存在更大程度的民族差異,表現(xiàn)出明顯的啟動效應;在威脅條件下,彝族大學生的瑞文推理測驗分數(shù)要顯著低于控制組大學生和漢族大學生;而在無威脅條件下彝族大學生和漢族大學生在瑞文推理測驗上的分數(shù)不存在顯著差異;漢族大學生在兩種條件下差異不顯著。 實驗三考察民族刻板印象的啟動對彝漢大學生工作記憶容量的影響。采用2(民族:漢族、彝族)×2(威脅條件:有、無)的雙因素完全隨機實驗設計。因變量為工作記憶容量、刻板印象威脅檢驗。研究顯示,當強調(diào)工作記憶容量能高度預測個體智力時,啟動組會認為兩者存在更高的相關;在威脅條件下,彝族大學生回憶的英文字母數(shù)要顯著低于控制組大學生和漢族大學生;而在無威脅條件下彝族大學生和漢族大學生回憶的英文字母數(shù)不存在顯著差異;漢族大學生在兩種條件下回憶的字母數(shù)差異不顯著。 實驗四在實驗二和實驗三的基礎上對工作記憶容量在刻板印象威脅效應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實驗設計。自變量為威脅條件:有、無。因變量為工作記憶容量、瑞文高級推理測驗分數(shù)、工作記憶知覺程度。結(jié)果顯示,工作記憶容量在刻板印象威脅對認知能力測試成績影響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綜合以上四個研究得出以下結(jié)論: (1)在學業(yè)方面,大學生存在顯著的內(nèi)隱民族刻板印象,即漢族學生比彝族學生更擅長學習,且不存在民族差異,不管是漢族學生還是彝族學生都認為漢族學生比彝族學生更擅長學習。 (2)啟動民族刻板印象時(告知被試該測驗存在民族差異),對彝族學生的認知能力測試成績有消極影響,對漢族學生的認知能力測試成績無顯著影響。 (3)啟動民族刻板印象時(強調(diào)工作記憶容量與智力相關性)降低了彝族學生的工作記憶容量,而對漢族學生的工作記憶容量無顯著影響。 (4)工作記憶容量在刻板印象威脅對認知測試成績影響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45.5;G44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滕星,馬效義;中國高等教育的少數(shù)民族優(yōu)惠政策與教育平等[J];民族研究;2005年05期
2 吳鏑;郭成;冉紅瓊;;自我肯定對刻板印象威脅效應影響的實驗研究[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3 羅蘇梅;徐文明;;大學生數(shù)學刻板印象威脅實驗研究[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12年05期
4 連淑芳;刻板印象的自動過程研究新進展[J];心理科學;2003年01期
5 阮小林;張慶林;杜秀敏;崔茜;;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研究回顧與展望[J];心理科學進展;2009年04期
6 張曉斌;王沛;;刻板印象威脅發(fā)生機制:認知神經(jīng)研究進展[J];中國特殊教育;2009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學峰;蔡文伯;;公平與效率視角下的新疆少數(shù)民族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分析與思考[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鄧淑嬌;;中美少數(shù)民族教育優(yōu)惠政策比較分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3 游曉瓊;從文化的“動”與“靜”重釋“文化定型”[J];巢湖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張華東;;刻板威脅的概念、范式及效應述評[J];大家;2012年11期
5 龍鵬;;高等教育機會均等中的民族傾斜政策反思[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6 謝菲;;論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少數(shù)民族入學優(yōu)惠政策[J];經(jīng)營管理者;2010年11期
7 張善鑫;劉旭東;;少數(shù)民族教育公平問題探析——一位校長的教育人類學口述研究[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年01期
8 史林溪;;性別刻板印象威脅對男女數(shù)學成績影響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年14期
9 劉額爾敦吐;陳·巴特爾;;臺灣高校招生原住民傾斜政策及其啟示[J];貴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10 吳永忠;李浩泉;;論民族識別理論與少數(shù)民族高考優(yōu)惠政策的制定[J];貴州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海鐘;姜永志;;區(qū)域刻板印象的心理學實證研究——以甘肅和內(nèi)蒙古原著居民為研究對象[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吳廷俊,鄭玥;電視廣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J];當代傳播;2004年05期
3 魏國英,陳雪飛;家庭文化對青少年性別刻板印象形成的影響[J];婦女研究論叢;2005年01期
4 許慶豫;試論教育平等與教育分流的關系[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年03期
5 杜秀芳;國外刻板印象研究新進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6期
6 李鳳蘭,鄭曉邊;人際認知中的性別刻板印象[J];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楊芳;關于中學生數(shù)學觀的研究[J];長治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易翠枝;;獨生子女政策對教育性別差異的影響[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7年04期
9 馬芳;;內(nèi)隱數(shù)學觀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初探[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宋太成;民族預科教育簡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伍艷;丁道群;;人際認知中刻板印象激活和應用的影響因素剖析[J];社會心理科學;2007年Z1期
2 王美麗;;師范院校女研究生成就動機狀況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04年02期
3 劉珍珍;;女性新形象的塑造與傳播——從“李宇春現(xiàn)象”看傳媒影響下的女性形象[J];民族藝術;2006年02期
4 程慧君;孟紅;;兒童內(nèi)隱社會認知研究述評[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年04期
5 馬飛;;從幾部大片看好萊塢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6 張艷紅;佐斌;;情緒性別刻板印象的內(nèi)隱測量[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7期
7 索向興;教師必須克服對學生的認知偏見[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8 殷明;;社會發(fā)展與中學生的雙性化性度取向[J];社會心理科學;2005年01期
9 康初瑩;;電視廣告中人物角色表現(xiàn)的刻板印象調(diào)查[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10 黃約;;歧視性“性別刻板印象”的倫理探究及干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旻暐;林秀珍;邱敏綺;王瑞興;蘇完女;;華人社會中的刻板印象與接觸假說確定——以臺灣大學生為樣本[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王彭;葛國宏;嚴建雯;張紅;;大學生獨生子女刻板印象及其內(nèi)-外群體效應[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連淑芳;;刻板印象的研究溯源[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沛;;刻板印象與社會情景因果建構(gòu)的相互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5 張陸;佐斌;;IAT在測量刻板印象中的屬性類別標簽效應[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隋毅;車宏生;陳慧;;在華留學生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唐程艷;杜秀芳;王穎霞;;內(nèi)、外群體刻板印象的選擇性加工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沛;楊亞平;;刻板印象表征中的功能性模塊[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楊建偉;解麗麗;李壽欣;;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模型述評[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趙景楊;;兒童性別認定與性別角色發(fā)展[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娟 劉明 (本報記者 董娟);[N];中國經(jīng)營報;2008年
2 韓向東;[N];吉林日報;2011年
3 王凡;[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4 朱潔瓊;[N];中國民族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胡建輝;[N];法制日報;2002年
6 李嘉;[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7 廣州體育學院教師 黨西民;[N];東莞日報;2010年
8 李巨川;[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9 湯明旺;[N];中國信息報;2006年
10 南方日報記者 謝思佳 見習記者 鐘嘯;[N];南方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蕾萍;中國獨生子女刻板印象:結(jié)構(gòu)、來源和后果[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賈磊;語義刻板印象認知神經(jīng)機制[D];西南大學;2013年
3 陳莉;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組織結(jié)構(gòu)及其特性[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珊明;基于外顯和內(nèi)隱測量的權力刻板印象[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5 連淑芳;內(nèi)隱社會認知:刻板印象的理論和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盧長寶;銷售促進強度與效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7 蘭繼軍;北京、西安部分大學生對北京奧運會態(tài)度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8 鄭傲;網(wǎng)絡互動中的網(wǎng)民自我意識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8年
9 陳靜;媒介偏見的社會文化根源與控制[D];浙江大學;2009年
10 孫俊才;情緒的文化塑造與社會建構(gòu):情緒社會分離視角[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磊;民族刻板印象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廖禮惠;數(shù)學領域中性別刻板印象威脅與成就目標定向的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孫璐;論當代傳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變[D];蘇州大學;2004年
4 郭冬玲;刻板印象的反叛:評譚恩美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孫艷梅;職業(yè)性別刻板印象及其干預[D];蘇州大學;2010年
6 孫利;青少年對若干國民或民族的刻板印象[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周燦華;中國新聞傳媒女性報道的失誤與矯正[D];廣西大學;2004年
8 李曉慶;刻板印象功效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付潔;刻板印象的生成與變化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10 徐偉偉;刻板印象的生成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民族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68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2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