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克里米亞及蘇格蘭公投探析民族分離主義
本文關鍵詞:論國際法上的民族自決原則—由克里米亞及蘇格蘭公投探析民族分離主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云南大學》 2015年
論國際法上的民族自決原則—由克里米亞及蘇格蘭公投探析民族分離主義
宛甘露
【摘要】:克里米亞及蘇格蘭公投事件使民族自決權原則再一次在國際領域成為焦點。事實上,民族國家一經(jīng)形成,民族自決也隨之而來。某些民族或地區(qū)試圖將民族自決權作為武器以獲得獨立的國際政治地位,而這種情況對已有的國際社會結構甚至對于未來的國際政治走向都將會產生無法預計的影響。另外,近些年,西方一些國家總打著支持民族自決運動的幌子干涉其他國家內政,嚴重危害到了其它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而國際法律總是因為國際政治的壓力而表現(xiàn)雙重標準,使國際法原則隨時因政治需要而被作出不同解讀。作為國際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民族自決的適用范圍應如何規(guī)定?“母國允許”是不是“民族自決”的法律前提?“自決的合法性”和“主權的不可侵犯性”存在沖突時,究竟取何者?如何防止民族自決被分裂分子所濫用? 本文分為四部分,分別為:一、克里米亞、蘇格蘭公投事件;二、國家主權與民族自決權;三、民族自決的法律困境;四、民族分離主義思潮。本文欲在分析克里米亞和蘇格蘭公投的正義性與否基礎上探析主權原則與民族自決權原則的沖突、民族分離主義的成因與發(fā)展以及針對分離運動的應對措施,并且討論了民族自決權這項國際法原則在時下國際領域的適用范圍以及應以何種形式存在,以期探尋保障其不被國際政治左右而發(fā)揮其作為國際法律基本原則應有作用的合適途徑。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9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建中;論國家主權與民族自決權的一致性與矛盾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2 楊澤偉;論國際法上的民族自決與國家主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3 馬寅;;民族自決權理論溯源及其內涵嬗變[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2010年03期
4 龐森;關于民族自決權的一些思考[J];國際問題研究;1997年02期
5 孫建中;論國家主權與民族自決權[J];國際政治研究;1999年01期
6 劉晨;;俄電視媒體關于“克里米亞公投”事件的報道分析——以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4年11期
7 陳焱光;自決權的歷史評析與現(xiàn)實思考[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孫玉健;;列寧的“民族自決權”思想及其當代政治價值[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高婷;;從歐盟制憲看國家主權的“可分性”[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陳聯(lián)璧;民族自決權新議[J];民族研究;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jīng)驗的預設”與“預設的經(jīng)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李銀兵;;淺析馬克思自由觀的科學含義、基本特點和基本內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3 王浩斌;;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認同性整合[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4 高勝;;從國際法的視角看民族自決與臺灣前途[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5 孫顯元;;芝諾悖論中的邏輯和形而上學[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李繼武;;對人學五個“要義”和“以人為本”內涵的看法——與顧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李繼武;;高度反思的學說與實踐基礎上高度反思的科學[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孫顯元;“以人為本”的社會結構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9 沈素珍;毛澤東對黨的宗旨的貢獻——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10 侯惠勤;;關于舉旗問題的理論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顏杰峰;;黨內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董志凱;;毛澤東與新中國經(jīng)濟建設[A];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C];2003年
4 陶伯華;;智慧思維學精要——《思維科學概論》第十篇[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5 曹國新;;旅游軟實力:旅游業(yè)本土意識與國際營銷的理論基礎[A];中國旅游評論2011[C];2011年
6 黃宇;;論列寧主義黨內民主觀的中共早期實踐及現(xiàn)實啟示[A];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C];2009年
7 張立麗;古小丹;;對當代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探討[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8 楊遠旺;;論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國家軟實力中的作用[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賽依丁;;運用《資本論》理論正確認識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A];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暨商洛率先突破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江立成;魏婷;;簡論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從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探索談起[A];安徽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學術年會哲學學會專場——“科學發(fā)展觀與安徽崛起”論壇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薛磊;當代國際法中的承認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鄧繼好;程序正義理論在西方的歷史演進[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吳瓊;北極海域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黃萍;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主權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于沄;全球一體化進程中的國家主權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8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三三;基于新農村視角下的農民宗教信仰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李波;刑事人身檢查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3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楊會彪;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無意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耿士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路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xiàn)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lián)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7 郭云英;統(tǒng)籌城鄉(xiāng)視域中的農村城鎮(zhèn)化問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8 張同禎;量能課稅原則法律地位探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姚士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徐白雪;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形態(tài)的大眾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建中;論國家主權與民族自決權的一致性與矛盾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2 邢愛芬;自決權問題新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法理依據(jù)[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3年04期
3 東來;自決權的三種形式[J];讀書;2000年07期
4 陳聯(lián)璧;中亞五國民族關系問題[J];東歐中亞研究;2001年03期
5 陳舟望;現(xiàn)當代挑戰(zhàn)主權思潮批判[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6 余民才;;“科索沃獨立咨詢意見案”評析[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7 翟玉成;論國際法上主權問題的發(fā)展趨勢[J];法學評論;1997年03期
8 曾璐;民族自決權與國家主權[J];國際觀察;2002年02期
9 盛洪;祖國統(tǒng)一與和平的感言[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00年Z2期
10 約翰·P·佩斯,馮炳昆;聯(lián)合國人權法律的發(fā)展及其檢查和監(jiān)督機制[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詩傳,葛漢文;對冷戰(zhàn)后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0年11期
2 楊曼蘇,張家棟;民族分離主義及其影響[J];國際觀察;2002年01期
3 王宏巖;淺析二十世紀末的民族分離主義[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4 王宏巖;20世紀末我國民族分離主義問題探析[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花永蘭;解開民族分離主義情結[J];領導之友;2005年01期
6 張友國;后冷戰(zhàn)時期民族分離主義暴力恐怖特征述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董士曇;;對民族分離主義特征的幾點思考[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1期
8 張建軍;;近二十年民族分離主義研究述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奕如寒;;當代民族分離主義探析[J];前沿;2011年03期
10 張永紅;;“民族分離主義”辨析[J];理論月刊;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一平;;印度尼西亞的民族分離主義運動[A];“東南亞民族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于海洋;[N];中國民族報;2014年
2 于福堅;[N];中國民族報;2009年
3 于福堅;[N];中國民族報;2009年
4 仲立新;[N];解放日報;2008年
5 于福堅;[N];中國民族報;2009年
6 趙俊霞;[N];山西黨校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成付;從自決到自治:冷戰(zhàn)后世界民族分離主義[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2 張友國;后冷戰(zhàn)時期民族分離主義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夏光輝;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進勐;戰(zhàn)后東南亞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余忠穩(wěn);冷戰(zhàn)后民族分離主義與美國的干涉[D];外交學院;2004年
3 張建軍;論冷戰(zhàn)后的民族分離主義[D];新疆大學;2004年
4 徐楠;西方民族分離主義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5 梁軍;冷戰(zhàn)結束后民族分離主義研究[D];新疆大學;2008年
6 趙艷睿;冷戰(zhàn)后民族分離主義運動及其對世界政治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7 陳金;印尼馬魯古和巴布亞地區(qū)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8 李耀;車臣民族分離主義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曲芳艾;論當今世界民族分離主義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及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馬得汶;印度東北部的民族分離主義運動[D];蘭州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論國際法上的民族自決原則—由克里米亞及蘇格蘭公投探析民族分離主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2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2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