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大談現(xiàn)代民族學發(fā)展
本文關鍵詞:周光大談現(xiàn)代民族學發(fā)展?
更多相關文章: 民族學 一級學科 特色民族學 現(xiàn)代民族學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學術水平的提高,民族學的學科發(fā)展與未來前景是所有民族學家都應該深思的重大課題。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的大趨勢,世界各民族在生產關系、生活方式上都迎來了許多新變化,過去以民族文化作為主要研究內容的民族學也應該逐漸進入現(xiàn)代化狀態(tài),F(xiàn)代民族學的形成背景是中國與世界各民族共同大發(fā)展、大繁榮的趨勢,所以其發(fā)展性、可塑性都非常高,對其他學科、各類流派的學術思想都有很強的包容性。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分類號】:C912.4
【正文快照】: 一、民族學發(fā)展歷程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民族學發(fā)展的歷程,大概經歷了四個階段,我基本上都參與了,并為之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促進其發(fā)展。第一階段主要是民族大調查,為中國特色民族學、現(xiàn)代民族學研究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民族大調查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進行的;后延續(xù)到七八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羅義云;李技文;;《現(xiàn)代民族學》一書評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Simone de La Tour;Kevin de La Tour;;種族的哲學[J];學園;2009年05期
3 М·!た肆艨品,郭綺云 ,鄧紀琳;評中國學者論民族學的研究對象(摘譯)[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光大;;周光大談現(xiàn)代民族學發(fā)展[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3期
2 周光大;;發(fā)展現(xiàn)代民族學 促進民族和諧[J];民族論壇;2012年1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志強;網(wǎng)絡與民族學研究[J];北京黨史;2000年05期
2 李若虹,陳慶英;洛克在甘青藏區(qū):民族學研究的一手材料[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3 魏良_";全面、系統(tǒng)、實用的民族學研究生教材——評《民族學理論與方法》[J];西域研究;2002年02期
4 周光大;關于發(fā)展應用民族學的幾個問題[J];廣西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5 譚必友,陸群;民族學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當代任務[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J];滿語研究;2007年01期
7 楊圣敏;;民族學是什么[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8 李婕;;我們如何面對田野——有關民族學研究范式的思考[J];西部學刊;2013年04期
9 楊圣敏;;民族學是什么[J];今日民族;2013年06期
10 楊X;;回憶周總理關于民族學的一次談話[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7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倪英才;張雁南;;民族學研究的歷史回顧[A];少數(shù)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8年
2 秋浦;;民族學的新開端[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3 梁釗韜;;我國應有自己的民族學[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4 侯方岳;;關于民族學研究的幾個問題[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5 黃惠q;;在實踐中建立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民族學[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6 陳國強;;論民族學研究的對象[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7 劉孝瑜;;略論民族學的定義和對象[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8 吳從眾;;淺談民族學的對象、任務與方法[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9 周光大;;建立與發(fā)展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幾個問題[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10 李孚同;;有關民族學建設的若干問題[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星亮;民族學與21世紀[N];中國民族報;2002年
2 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導 趙阿平;滿—通古斯諸族文化遺產亟待搶救[N];黑龍江經濟報;2008年
3 牛銳;蔡元培:研究民族學以終老[N];中國民族報;2008年
4 李瀾;把我國民族學研究推向新高度[N];光明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牛銳;西南民族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N];中國民族報;2008年
6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族研究所 覃乃昌;廣西民族學研究回眸[N];中國民族報;2008年
7 胡鴻保;《民族學導論》編寫將有較多創(chuàng)新[N];中國民族報;2010年
8 記者 吳艷;中央民族大學舉辦全國民族學博士生學術論壇[N];中國民族報;2011年
9 任建勛;學科“突圍”——團隊是怎樣煉成的?[N];湖北日報;2009年
10 海曄 甘青;深入實地 服務社會[N];中國民族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孫堒卿;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臧穎;俄羅斯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3 阮靜;中西方人“社會性”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4 金尚會;中國彝族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5 陳昱成;中國苗族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魏曉莉;民國時期國內外學者對四川羌區(qū)的社會考察述論[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2 畢俊鋒;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碩士論文選題初探(1980-2009)[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劉子云;學術型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4 甘鳳春;基于專業(yè)核心能力的民族學本科課程設置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48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14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