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定量評價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患者瓣膜置換術后左心功能變化的臨床應用
本文關鍵詞: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定量評價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患者瓣膜置換術后左心功能變化的臨床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應用二維斑點追蹤技術(2D-STI)定量評價單純風濕性二尖瓣狹窄(RMS)患者瓣膜置換術后左心功能的改變。方法:40例明確診斷為RMS且左心室射血分數50%的患者,分別于術前、術后15d、3個月、12個月行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測量并記錄左心房收縮末期內徑(LAES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LVEF)、縮短率(LVFS)。應用2D-STI技術獲得心尖位長軸切面整體縱向應變及左室各短軸切面整體圓周應變值作為評估指標,應用一階自回歸型協(xié)方差結構模型進行混合效應模型分析術前術后各時間段患者左心功能改變情況。結果:1常規(guī)心臟超聲結果比較:術后LAESD、LVEDD、LVESD較術前總體均有明顯改善(P0.05),其中LAESD較術前減小,LVEDD、LVESD較術前增大,LVEF、LVFS較術前總體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術后3個時間點上述五個參數兩兩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2二維斑點追蹤技術結果比較:二尖瓣置換術后心尖位各長軸切面整體縱向應變值各時間段總體均明顯大于術前(P0.01),短軸各水平切面的整體圓周應變值各時間段總體均明顯大于術前(P0.01),兩兩比較結果顯示,隨著隨訪時間延長,各切面應變值逐漸增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RMS患者瓣膜置換術后左心功能較術前明顯好轉。應用2D-STI可較準確地評價RMS患者術后左心功能的變化,為臨床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超聲影像科;湖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超聲影像科;
【關鍵詞】: 斑點追蹤 二尖瓣狹窄 瓣膜置換 左心室 收縮功能
【基金】:湖北省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項目(編號:WJ2015MB200)
【分類號】:R654.2;R540.45
【正文快照】: 課題來源:湖北省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項目(編號:WJ2015MB200)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是指由于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的慢性心臟病變,如累及二尖瓣可導致風濕性二尖瓣狹窄(reu-matic mitral stenosis,RMS),逐漸引起左心功能的損害。目前最為有效的治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冰;許迪;姚靜;;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2年05期
2 段莎莎;張小杉;哈斯;吳曉萍;;三維斑點追蹤技術的臨床應用進展[J];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2013年03期
3 楊楊;孫紅光;;三維斑點追蹤技術在心臟疾病中的應用進展[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年05期
4 曲俊樸;陳瑤;陳明;;斑點追蹤技術原理及其分析局部心肌功能的作用[J];腫瘤影像學;2013年03期
5 馬秀珠;李春伶;侯海軍;高永艷;;斑點追蹤技術對繼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左室功能的評價[J];武警醫(yī)學;2010年11期
6 李子卓;方理剛;;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在心臟疾病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年10期
7 鐘舒文;張玉奇;;三維斑點追蹤顯像評估左心功能的新進展[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年04期
8 馬蘭;吳衛(wèi)華;;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08年06期
9 姚涵文;趙紅佳;游濤;柳惠斌;;超聲斑點追蹤技術用于缺血心肌應變的研究[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2年03期
10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劉紅云;鄧又斌;;斑點追蹤評價正常成人右室長軸心肌形變能力[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娟;;三維斑點追蹤技術和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正常人左室心肌應變的對比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董麗莉;舒先紅;潘翠珍;孔德紅;陳丹丹;管麗華;周達新;陳海燕;陳灝珠;葛均波;;斑點追蹤技術定量評價特發(fā)性肺動脈高壓患者的左心室扭轉功能[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湯喬穎;鄧又斌;黃潤青;楊好意;王婷;;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正常人左心室心肌應變[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4 康瑜;陳海燕;孫敏敏;潘翠珍;舒先紅;;斑點追蹤顯像評價大鼠阿霉素模型隱匿性心臟毒性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5 鄧堯;謝明星;呂清;項飛翔;萬琳媛;金畢;李朝軍;;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正常人群頸動脈彈性[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腹部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6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劉紅云;鄧又斌;;斑點追蹤評價正常成人右室長軸心肌形變能力[A];第九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董麗莉;舒先紅;陳丹丹;周達新;汪詠蒔;陳海燕;潘翠珍;陳灝珠;葛均波;;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右心室壓力負荷增加對左心室扭轉功能的影響[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賴小今;廖明松;郭進春;梁燕;熊杰;鄧旦;;斑點追蹤對家兔擠壓傷后左室扭轉功能的評價[A];2012'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Ⅱ)[C];2012年
9 曾樂鳳;黃品同;游向東;申屠偉慧;丁延華;;應用實時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體和局部的收縮功能[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10 賈莉莉;黃燦亮;周貴明;杜鑫;于雪芳;萬征;;斑點追蹤顯像評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短軸局部收縮功能[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諾;斑點追蹤顯像技術評價壓力負荷,容量負荷及心肌收縮力改變對左心室扭轉和解旋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王慶慶;超聲斑點追蹤新技術評價糖尿病心肌病左室功能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3 王冠;斑點追蹤成像對小鼠心血管疾病模型整體和局部收縮功能的評估及相關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4 湯喬穎;超聲心動圖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慢性后負荷升高時左室收縮功能及其與病理變化的關系的動物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5 康瑜;斑點追蹤顯像監(jiān)測隱匿性心功能不全及預測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6 江波;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分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左心功能的應用價值[D];首都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馬紅;應用斑點追蹤超聲心動圖評估左心室舒張功能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8 馬春梅;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左室扭轉和解旋運動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9 董麗莉;斑點追蹤顯像技術定量評價右心室容量及壓力負荷改變對左心室扭轉功能影響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王秋霜;三維超聲斑點追蹤技術與SPECT對照評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圍的相關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云濤;斑點追蹤技術評價系統(tǒng)性硬化病患者心室功能[D];川北醫(yī)學院;2015年
2 雷;;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肥厚型心肌病早期左心室收縮功能[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鄭文雅;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測量二尖瓣環(huán)位移評價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龔曉萍;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診斷冠狀動脈多支重度血管狹窄的價值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張霞;二維斑點追蹤超聲心動圖評價肺動脈高壓患者左心房功能的應用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馬洪振;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室縱向收縮功能[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楊柳;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重癥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兒左室心肌節(jié)段功能[D];南華大學;2015年
8 杜佳偉;斑點追蹤顯像技術評價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瓣膜置換術前后左心室收縮功能[D];遼寧醫(yī)學院;2015年
9 褚明;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估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局部心肌功能不全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樊琪;斑點追蹤技術在肺動脈高壓患者右室心肌功能評價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定量評價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患者瓣膜置換術后左心功能變化的臨床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19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45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