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譜CT(Dual-detector spectral CT)對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與肺癌鑒別診斷價值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8 15:26
目的:通過分析侵襲性肺曲霉菌及肺癌病灶的能譜參數(shù)(碘基值、能譜曲線斜率、原子序數(shù)值),探討能譜CT(Dual-detector spectral CT)對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與肺癌鑒別診斷價值。方法:對50例肺結節(jié)或腫塊患者行能譜平掃及兩期增強掃描,所有病灶均經(jīng)病理證實。測量感興趣區(qū)(ROI)的動脈期和靜脈期40Kev-100Kev(間隔20Kev)CT值、碘濃度(IC)以及有效原子序數(shù)(Eff-z),并計算兩期增強圖像的標準化碘濃度(NIC)和能譜曲線斜率(K)。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各能譜參數(shù)的差異。生成受試者工作特性(ROC)曲線,并比較各參數(shù)靈敏度和特異度。結果:50例患者中侵襲性肺曲霉菌20例,肺癌30例。比較侵襲性肺曲霉菌組與肺癌組各能譜參數(shù):侵襲性肺曲霉菌組動靜脈期標準化碘濃度(NIC)分別為0.18±0.04mg/ml、0.26±0.36mg/ml;0.13±0.05mg/ml、0.37±0.78mg/ml,上述能譜參數(shù)侵襲性肺曲霉菌組均高于肺癌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動脈期侵襲性肺曲霉菌組最佳診斷界點(AUC=0.86,靈敏度=85%,特異度=80...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動脈期及靜脈期NIC的ROC曲線分析圖
病灶能譜曲線斜率的ROC曲線分析圖
圖 3 動脈期及靜脈期有效原子序數(shù)(Eff-z)的 ROC 曲線分析圖點表示最佳診斷界點(動脈期:AUC =0.74,靈敏度 =85%,1-特異指數(shù)=58%;靜脈期 AUC =0.71,靈敏度 =80%,1-特異度 = =65%)霉菌組及肺癌組動脈期、靜脈期有效原子序數(shù)(Eff-z)及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源CT雙能量虛擬平掃在肺癌診斷中的初步研究[J]. 劉江勇,王榮品,駱科進.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6(09)
[2]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學特征分析[J]. 蔣蕾,李飛,郭冉,袁明英,蔣珂.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6(11)
[3]計算機輔助檢測系統(tǒng)在CT篩查肺結節(jié)中的應用研究[J]. 滕雅琴,賈文霄,王云玲,楊利霞,王紅.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6(05)
[4]肺部真菌感染的低劑量多層螺旋CT診斷[J]. 戚躍勇,谷濤,蔡元卿,王爽,周宇,鄒利光.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 2016(02)
[5]CT檢查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J]. 王春宇.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6(05)
[6]中國晚期原發(fā)性肺癌診治專家共識(2016年版)[J]. 石遠凱,孫燕,于金明,丁翠敏,王子平,王長利,王東,王存德,王征,王孟昭,支修益,盧鈾,馮繼鋒,劉云鵬,劉曉晴,劉巍,伍鋼,李小梅,李凱,李恩孝,李薇,陳公琰,陳正堂,余萍,吳寧,吳密璐,肖文華,張力,張沂平,張樹才,楊樹軍,宋霞,林冬梅,羅榮城,單莉,周彩存,周宗玫,趙瓊,胡成平,胡毅,郭其森,常建華,黃誠,曾瑄,韓寶惠,韓曉紅,郟博,韓穎,黃昱. 中國肺癌雜志. 2016(01)
[7]CT能譜成像在良惡性縱隔淋巴結鑒別中的應用[J]. 畢正宏,任慶國,李銘,王鳴鵬,殷士蒙,李克.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5 (08)
[8]2015年版《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外科部分解析[J]. 楊躍,支修益. 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 2015 (07)
[9]能譜CT單能量成像聯(lián)合圖像融合技術對小肝細胞癌圖像質(zhì)量的影響[J]. 呂培杰,王明月,劉杰,張永高,高劍波.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5 (03)
[10]能譜CT診斷孤立性肺結節(jié)/腫塊的初步研究[J]. 吳維,張進華,萬維佳,夏黎明. 放射學實踐. 2014(09)
本文編號:3503148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動脈期及靜脈期NIC的ROC曲線分析圖
病灶能譜曲線斜率的ROC曲線分析圖
圖 3 動脈期及靜脈期有效原子序數(shù)(Eff-z)的 ROC 曲線分析圖點表示最佳診斷界點(動脈期:AUC =0.74,靈敏度 =85%,1-特異指數(shù)=58%;靜脈期 AUC =0.71,靈敏度 =80%,1-特異度 = =65%)霉菌組及肺癌組動脈期、靜脈期有效原子序數(shù)(Eff-z)及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源CT雙能量虛擬平掃在肺癌診斷中的初步研究[J]. 劉江勇,王榮品,駱科進.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6(09)
[2]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學特征分析[J]. 蔣蕾,李飛,郭冉,袁明英,蔣珂.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6(11)
[3]計算機輔助檢測系統(tǒng)在CT篩查肺結節(jié)中的應用研究[J]. 滕雅琴,賈文霄,王云玲,楊利霞,王紅.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6(05)
[4]肺部真菌感染的低劑量多層螺旋CT診斷[J]. 戚躍勇,谷濤,蔡元卿,王爽,周宇,鄒利光.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 2016(02)
[5]CT檢查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J]. 王春宇.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6(05)
[6]中國晚期原發(fā)性肺癌診治專家共識(2016年版)[J]. 石遠凱,孫燕,于金明,丁翠敏,王子平,王長利,王東,王存德,王征,王孟昭,支修益,盧鈾,馮繼鋒,劉云鵬,劉曉晴,劉巍,伍鋼,李小梅,李凱,李恩孝,李薇,陳公琰,陳正堂,余萍,吳寧,吳密璐,肖文華,張力,張沂平,張樹才,楊樹軍,宋霞,林冬梅,羅榮城,單莉,周彩存,周宗玫,趙瓊,胡成平,胡毅,郭其森,常建華,黃誠,曾瑄,韓寶惠,韓曉紅,郟博,韓穎,黃昱. 中國肺癌雜志. 2016(01)
[7]CT能譜成像在良惡性縱隔淋巴結鑒別中的應用[J]. 畢正宏,任慶國,李銘,王鳴鵬,殷士蒙,李克.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5 (08)
[8]2015年版《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外科部分解析[J]. 楊躍,支修益. 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 2015 (07)
[9]能譜CT單能量成像聯(lián)合圖像融合技術對小肝細胞癌圖像質(zhì)量的影響[J]. 呂培杰,王明月,劉杰,張永高,高劍波.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5 (03)
[10]能譜CT診斷孤立性肺結節(jié)/腫塊的初步研究[J]. 吳維,張進華,萬維佳,夏黎明. 放射學實踐. 2014(09)
本文編號:3503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5031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