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F-FDGPET/CT活體成像檢測兔動脈粥樣硬化早期鈣化中炎癥和凋亡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8-02 20:32
目的應用18F-FDG PET/CT、病理和免疫組化分析,探討PET/CT在兔動脈粥樣硬化早期鈣化檢測中的作用,以及吡格列酮治療早期鈣化的作用。材料與方法 16只新西蘭雄性大白兔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吡格列酮組和對照組,每組8只。制做動脈粥樣硬化模型。吡格列酮組兔用吡格列酮灌胃,髙脂飼養(yǎng)20周,抽血檢測高敏C反應蛋白及基質金屬蛋白酶-9。用PET/CT測量平均標準化攝取值(SUVmean)和最大標準化攝取值(SUVmax),兔主動脈行免疫組化,測量并比較兩組斑塊面積、巨噬細胞密度、鈣化面積百分比及凋亡指數(shù)。結果第20周,吡格列酮組高敏C反應蛋白(4.27±0.43比6.51±0.91,P<0.01)、基質金屬蛋白酶-9(41.52±1.99比62.21±3.60,P<0.05)、SUVmean(0.55±0.18比0.68±0.21,P<0.01)及SUVmax(0.70±0.19比0.82±0.30,P<0.05)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對照組斑塊面積、巨噬細胞密度、鈣化面積百分比、凋亡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吡格列酮組。相應動脈段斑塊面積與SUVmean(...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7,25(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1.2 動脈粥樣硬化動物模型的制備
1.3血清炎癥因子檢測
1.418F-FDG PET/CT顯像及影像融合
1.5 主動脈標本離體處理
1.6 標本組織病理學檢查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實驗兔及標本采集
2.2 血清學分析結果
2.318F-FDG PET/CT活體顯像及18F-FDG的攝取評估
2.4 實驗兔標本病理學結果
2.5 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ET/CT正電子心肌灌注顯像劑的研究進展[J]. 汪嬌,李劍明.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4(11)
本文編號:3318228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7,25(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1.2 動脈粥樣硬化動物模型的制備
1.3血清炎癥因子檢測
1.418F-FDG PET/CT顯像及影像融合
1.5 主動脈標本離體處理
1.6 標本組織病理學檢查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實驗兔及標本采集
2.2 血清學分析結果
2.318F-FDG PET/CT活體顯像及18F-FDG的攝取評估
2.4 實驗兔標本病理學結果
2.5 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ET/CT正電子心肌灌注顯像劑的研究進展[J]. 汪嬌,李劍明.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4(11)
本文編號:33182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3182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