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血管成像技術在評估頸動脈斑塊易損性中的應用價值及相關病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08 09:06
【摘要】:目的探討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術在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新生血管情況與臨床癥狀關系中的應用價值。資料與方法我院52名患者的52個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被納入。根據患者是否有缺血性腦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VCD)的發(fā)生分為有臨床癥狀組38例和無臨床癥狀組14例。使用常規(guī)超聲評估斑塊的厚度、回聲及管腔狹窄程度,并使用SMI技術對斑塊內新生血管進行分級。其中,41個斑塊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arotidendarterectomy,CEA)獲得病理標本,進行CD34免疫組化染色,計數CD34標記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結果納入研究的52個斑塊中,有癥狀組中78.9%(30/38)的斑塊以低回聲成分為主,無癥狀組42.9%(6/14)的斑塊以低回聲成分為主,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斑塊內SMI血流分級有統(tǒng)計學差異(x2=6.535,P=0.038),有癥狀組28.9%的血流分級為III級,顯著高于無癥狀組(P=0.025)。管腔狹窄程度及斑塊厚度與腦缺血癥狀的發(fā)生無明顯相關關系。手術組中,SMI血流分級與MVD密度呈正相關(r=0.399,P=0.010),有癥狀組斑塊內MVD值顯著高于無癥狀組(P=0.005)。結論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生與斑塊內新生微血管密度及斑塊回聲有關,與狹窄程度無明顯相關關系。SMI技術檢測頸動斑塊內血流豐富程度與斑塊內新生血管的組織學密度有良好的相關性,可以作為無創(chuàng)性檢測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新生血管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較常規(guī)超聲可以為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危險分層提供更有價值的臨床信息。目的1、了解Ang-1、Ang-2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表達水平。2、對斑塊中Ang-1、Ang-2表達水平和MVD進行相關性分析,探索Ang-1、Ang-2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機制。資料與方法41個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后獲得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病理標本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是否有缺血性腦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VCD)的發(fā)生分為有臨床癥狀組32例和無臨床癥狀組9例。術后制備石蠟標本切片進行CD34抗體、Ang1抗體、Ang2抗體免疫組化染色。計數CD34標記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兩組斑塊內Ang-1、Ang-2的表達水平和微血管密度之間的關系。結果斑塊內Ang-2表達水平與MVD呈正相關(r=0.652,p0.001),Ang-1表達水平與MVD無明顯相關關系。有癥狀組Ang-2表達水平高于無癥狀組(P=0.02),兩組間Ang-1表達水平無明顯差異。兩組斑塊內Ang-2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Ang-1的表達水平(P=0.028)。結論Ang-2可能在促進斑塊內新生血管生成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斑塊內Ang-2表達水平增高,Ang-1表達水平減少可能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445.1;R743
【圖文】:
、Ang-2在兩組斑塊內的表達情況逡逑1、兩組斑塊內Ang-2表達水平與MVD呈正相關,r=0.邋652邋,邋P<0.邋001,詳見逡逑表5及圖1。逡逑邐表5兩組斑塊內Ang-2表達水平與MVD相關性邐逡逑Ang-2逡逑MVD邋邐逡逑邐1邋(n=9)邐2邋(n=27)邐3邋(n=5)逡逑個/HP邋13.78±7.15邐35_95±18.邋55邐64.邋13邋土邋16.邋03逡逑100-逡逑25逡逑80-邐0逡逑36032邐rJp逡逑60-逡逑§逡逑40-邐邐逡逑T邐N逡逑0-逡逑i邐|邐i逡逑1邐2邐1逡逑Ang-2表達水平逡逑圖1兩組斑塊內不同Ang-2表達水平對應的_值分布情況逡逑22逡逑
討論逡逑斑塊內新生血管可以誘發(fā)斑塊內出血、擴大脂質核心、增強炎性反化應激反應和斑塊破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展和不穩(wěn)定的關血管生成是在眾多血管生長因子共同調節(jié)下進行的一系列復雜過程。其成素(Ang)家族是一類特異性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的血管生成因子,Ang-2和血管生成關系最為密切,在血管生成過程中,Ang-1、Ang-2似穩(wěn)定/去穩(wěn)定有關""°1。逡逑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斑塊內Ang-2表達水平均與MVD呈正相癥狀組Ang-2的表達水平要高于無癥狀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一Ang-2可能在促進斑塊內血管生成及斑塊進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A由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產生,此外,腫瘤細胞、平滑肌細胞、成纖維細胞產生。在生理狀態(tài)下主要表達于成年女性的生殖系統(tǒng),如:卵巢、子宮參與生理性新生血管的修復、重建;在病理狀態(tài)下,Ang-2主要表達于-
邋dl邋^邋.邋Mb-邋*邐^邐^逡逑圖1A患者男,55歲,無臨床癥狀,CD34染色(X200)見較少的新生血管形成逡逑pr逡逑圖1B患者男,55歲,無臨床癥狀,Ang-2染色(x200)呈弱陽性逡逑29逡逑
本文編號:2785357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445.1;R743
【圖文】:
、Ang-2在兩組斑塊內的表達情況逡逑1、兩組斑塊內Ang-2表達水平與MVD呈正相關,r=0.邋652邋,邋P<0.邋001,詳見逡逑表5及圖1。逡逑邐表5兩組斑塊內Ang-2表達水平與MVD相關性邐逡逑Ang-2逡逑MVD邋邐逡逑邐1邋(n=9)邐2邋(n=27)邐3邋(n=5)逡逑個/HP邋13.78±7.15邐35_95±18.邋55邐64.邋13邋土邋16.邋03逡逑100-逡逑25逡逑80-邐0逡逑36032邐rJp逡逑60-逡逑§逡逑40-邐邐逡逑T邐N逡逑0-逡逑i邐|邐i逡逑1邐2邐1逡逑Ang-2表達水平逡逑圖1兩組斑塊內不同Ang-2表達水平對應的_值分布情況逡逑22逡逑
討論逡逑斑塊內新生血管可以誘發(fā)斑塊內出血、擴大脂質核心、增強炎性反化應激反應和斑塊破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展和不穩(wěn)定的關血管生成是在眾多血管生長因子共同調節(jié)下進行的一系列復雜過程。其成素(Ang)家族是一類特異性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的血管生成因子,Ang-2和血管生成關系最為密切,在血管生成過程中,Ang-1、Ang-2似穩(wěn)定/去穩(wěn)定有關""°1。逡逑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斑塊內Ang-2表達水平均與MVD呈正相癥狀組Ang-2的表達水平要高于無癥狀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一Ang-2可能在促進斑塊內血管生成及斑塊進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A由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產生,此外,腫瘤細胞、平滑肌細胞、成纖維細胞產生。在生理狀態(tài)下主要表達于成年女性的生殖系統(tǒng),如:卵巢、子宮參與生理性新生血管的修復、重建;在病理狀態(tài)下,Ang-2主要表達于-
邋dl邋^邋.邋Mb-邋*邐^邐^逡逑圖1A患者男,55歲,無臨床癥狀,CD34染色(X200)見較少的新生血管形成逡逑pr逡逑圖1B患者男,55歲,無臨床癥狀,Ang-2染色(x200)呈弱陽性逡逑29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邢媛媛;勇強;袁嘉;張蕾;鄭敏;;頸動脈潰瘍斑塊內新生血管的超聲微血流成像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年08期
2 程令剛;何文;張紅霞;蔡文佳;寧彬;田鳳蘭;;超微血管成像評價頸動脈斑塊內新生血管[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5年05期
3 勇強;張蕾;袁嘉;穆潔;邢媛媛;牛宏珍;鄭敏;;超微血流成像技術診斷頸動脈斑塊新生血管的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4年12期
4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擁軍;吳兆蘇;胡盛壽;;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概要[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年07期
5 袁玉峰;劉志蘇;何躍明;錢群;汪必成;江從慶;吳云華;艾中立;;Ang2,HIF-1α及VEGF對肝癌血管形成的影響[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6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瑩;黃品同;楊琰;孫海燕;李艷萍;李世巖;黃福光;王小同;唐疾飛;楊鵬麟;;超聲造影對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斑塊的評價[A];2008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本文編號:2785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7853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