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超聲評估支氣管形態(tài)及其與肺動脈位置關系對內臟異位綜合征的診斷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0-08-08 02:41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過超聲觀察內臟異位綜合征(HS)胎兒氣管形態(tài)學特征、支氣管與同側肺動脈位置關系,探究其對內臟異位綜合征的診斷價值。方法:根據(jù)異構類型分為三組:左房異構(LAI)組6例,右房異構(RAI)組14例,正常對照組15例。對35例胎兒行超聲心動圖檢查。采用氣管冠狀切面觀察三組胎兒氣管形態(tài),分別測量主氣管內徑(DT)、左側支氣管內徑(DLB)、右側支氣管內徑(DRB)、左、右支氣管外側緣與主氣管外側緣連線的夾角(α、β)及左、右支氣管內側緣的夾角(δ),并計算DLB/DT、DRB/DT。觀察三組胎兒支氣管與同側肺動脈位置關系,比較不同異構類型與上述結構形態(tài)學特征間的關聯(lián)。結果:1.組間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與LAI組相比,RAI組胎兒右室流出道梗阻、右位主動脈弓、功能單心室發(fā)生率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肺靜脈異位引流發(fā)生率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與正常對照組相比,LAI組胎兒DT均值減小(P0.05)、DLB、DRB均值減小,α均值增大而δ均值減小(P0.01)。RAI組胎兒DLB/DT、DRB/DT均值增大,其β均值減小(P0.01),δ均值增大(P0.05),上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4.LAI組胎兒中66.7%為雙側動脈下支氣管,33.3%為正常位置關系;RAI組胎兒64.3%為雙側動脈上支氣管,7.1%為正常位置關系,7.1%為鏡像反位關系,21.4%位置不詳。兩組胎兒支氣管與同側肺動脈的位置關系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支氣管與同側肺動脈的位置關系與異構類型之間列聯(lián)系數(shù)為0.68。5.4例孕婦引產并接受胎兒尸檢,其中LAI組1例,RAI組3例。所有尸檢胎兒異構類型、心內畸形、心外畸形與產前超聲診斷基本一致。結論:產前超聲在氣管冠狀切面能夠清晰顯示氣管形態(tài)特征和支氣管與同側肺動脈位置關系,為產前診斷HS提供了新的診斷依據(jù)。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445.1;R714.5
【圖文】:
1) 通過胎方位判斷胎兒左、右。2) 判斷胎兒胸腔及腹腔臟器位置,包括心臟、胃、肝臟、膽囊、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與脊柱的位置關系。3) 節(jié)段分析法檢測心臟結構異常4) 觀察氣管形態(tài)及其與同側肺動脈位置關系2.3 氣管數(shù)據(jù)的獲取及氣管-肺動脈位置關系的觀察2.3.1 切面的獲取所有氣管數(shù)據(jù)的采集均采用胸部氣管的冠狀切面進行測量。如圖 1-A所示,調整探頭清晰顯示三血管-氣管分叉切面(如圖 2-A 所示),調整聲束方向,盡可能使聲束從胎兒左-右方向穿過。90°旋轉探頭后即獲得氣管冠狀切面。正常胎兒的氣管冠狀切面中,沿左主支氣管外側從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是主動脈弓、動脈導管、左肺動脈分支;右主支氣管外側顯示右肺動脈分支。AA B
2.3.2 氣管形態(tài)學參數(shù)測量所有 HS 的胎兒均在此切面進行氣管形態(tài)學參數(shù)的測量。包括:1)在氣管隆突上方測量主氣管內徑(DT)及左、右支氣管內徑(DLB、DRB),如圖 3-B 所示。并計算 DLB/DT、DRB/DT。2)測量左、右支氣管外側緣與主氣管外側緣連線的夾角,分別記為 α、β,測量左、右支氣管內側緣的夾角,記為 δ,如圖 3-C 所示。
A 三維重建顯示內臟正位患者支氣管與同側系。右側動脈上支氣管;左側動脈下支氣me-rendered CTAreconstructions in a patientht bronchus is eparterial; The left bronchus is 研究對象分為 LAI 組、RAI 組和正常對照家屬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并就是否終止妊在獲得孕婦及家屬的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進行尸檢。胎兒尸檢得了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均采用 SPSS 22.0 軟件處理,所有計量資料兒孕周及孕婦年齡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中位 Mann-Whitney U 檢驗比較差異性,DT、DLBβ、δ 符合正態(tài)分布,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
本文編號:2784917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445.1;R714.5
【圖文】:
1) 通過胎方位判斷胎兒左、右。2) 判斷胎兒胸腔及腹腔臟器位置,包括心臟、胃、肝臟、膽囊、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與脊柱的位置關系。3) 節(jié)段分析法檢測心臟結構異常4) 觀察氣管形態(tài)及其與同側肺動脈位置關系2.3 氣管數(shù)據(jù)的獲取及氣管-肺動脈位置關系的觀察2.3.1 切面的獲取所有氣管數(shù)據(jù)的采集均采用胸部氣管的冠狀切面進行測量。如圖 1-A所示,調整探頭清晰顯示三血管-氣管分叉切面(如圖 2-A 所示),調整聲束方向,盡可能使聲束從胎兒左-右方向穿過。90°旋轉探頭后即獲得氣管冠狀切面。正常胎兒的氣管冠狀切面中,沿左主支氣管外側從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是主動脈弓、動脈導管、左肺動脈分支;右主支氣管外側顯示右肺動脈分支。AA B
2.3.2 氣管形態(tài)學參數(shù)測量所有 HS 的胎兒均在此切面進行氣管形態(tài)學參數(shù)的測量。包括:1)在氣管隆突上方測量主氣管內徑(DT)及左、右支氣管內徑(DLB、DRB),如圖 3-B 所示。并計算 DLB/DT、DRB/DT。2)測量左、右支氣管外側緣與主氣管外側緣連線的夾角,分別記為 α、β,測量左、右支氣管內側緣的夾角,記為 δ,如圖 3-C 所示。
A 三維重建顯示內臟正位患者支氣管與同側系。右側動脈上支氣管;左側動脈下支氣me-rendered CTAreconstructions in a patientht bronchus is eparterial; The left bronchus is 研究對象分為 LAI 組、RAI 組和正常對照家屬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并就是否終止妊在獲得孕婦及家屬的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進行尸檢。胎兒尸檢得了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均采用 SPSS 22.0 軟件處理,所有計量資料兒孕周及孕婦年齡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中位 Mann-Whitney U 檢驗比較差異性,DT、DLBβ、δ 符合正態(tài)分布,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韓翠鋒;吳瑛;;內臟異位綜合征超聲診斷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3年10期
本文編號:27849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7849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