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
本文關鍵詞:手工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觀察手工訓練對已有分離運動的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療效。方法:48例已有分離運動的腦卒中偏癱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的康復治療,實驗組每天進行30min手工訓練,對照組每天進行30min傳統(tǒng)的作業(yè)治療,兩組患者每周進行6次治療,共4周,治療前后兩組分別進行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ug1-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上肢簡易運動功能評分(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其FMA-UE、STEF、MBI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且實驗組FMA-UE(48.45±3.93)、STEF(68.45±10.76)、MBI(71.87±8.69)與對照組FMA-UE(46.54±1.97)、STEF(59.16±8.37)、MBI(66.67±8.29)相比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系統(tǒng)的手工訓練可明顯改善已有分離運動的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及手的運動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單位】: 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關鍵詞】: 手工訓練 腦卒中 偏癱
【分類號】:R743.3
【正文快照】: 腦卒中是我國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在整個亞太地區(qū),我國腦卒中發(fā)病率最高,且每年以近9%的速度上升,且已成為我國致死、致殘的首因[1—2]。腦卒中后幸存者中大多數會遺留有肢體功能障礙,其中偏癱是腦卒中后常見功能障礙表現,臨床康復治療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和手部精細活動的恢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池靜波,侯素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健康教育[J];臨床醫(yī)藥實踐;2003年08期
2 沈愛媛,葉凌華;腦卒中偏癱病人的健康教育[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3年11期
3 路偉,劉立明;康復鍛煉配合電針治療腦卒中偏癱48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4年20期
4 于艷馥,管艷,王艷輝;健康教育對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的意義[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5年05期
5 曾育山,陳其強,唐月清;減重支持系統(tǒng)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步態(tài)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05年06期
6 王瑞平;;腦卒中偏癱患者強化作業(yè)治療30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年36期
7 何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健康教育[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年08期
8 牟清華;吳紅霞;;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的護理方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28期
9 朱瓊祥,李元生,羅榮先;早期康復在腦卒中偏癱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薈萃;2000年06期
10 李紅玲;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的遠期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藺勇;劉世文;;腦卒中患者偏癱側肢體的神經生理學研究[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黃松波;;腦卒中偏癱的恢復過程與預后[A];繼往開來 與時俱進——2003年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暨慶祝中國康復醫(yī)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3 金妹;朱美紅;陳嶠鸚;傅建明;李巖;;小組合作管理對康復期腦卒中患者預防跌倒的影響[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四次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次養(yǎng)生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潘虹;;整體護理模式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體現[A];2011年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金妹;朱美紅;陳嶠鸚;傅建明;李巖;;小組合作管理對康復期腦卒中患者預防跌倒的影響[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換屆暨第十五次全國腦血管病康復學術年會、湖南省康復醫(yī)學會神經康復專業(yè)委員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魏玉華;;中西醫(yī)結合三級康復防治腦卒中偏癱的研究和實踐[A];第三屆泛中醫(yī)論壇·思考中醫(yī)2007——中醫(yī)“治未病”暨首屆扶陽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張捧玉;荀鳳閣;周群拉;張偉;范愛國;;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及維持性康復臨床研究[A];第三屆全國康復醫(yī)學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8 李茜;;運動功能評價量表在腦卒中偏癱康復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第二屆康復醫(yī)學論壇、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青年學術會議、北京康復醫(yī)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9 李平仙;;指導腦卒中偏癱康復的進展[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10 尤欣;;運用護理程序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及康復指導[A];中國水利電力醫(yī)學科學技術學會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外科專業(yè)、護理專業(yè)2007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本報記者 慕欣;遠離腦卒中[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2 衣曉峰 吳力勇;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乃重中之重[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2年
3 ;疏筋利節(jié)法在腦卒中偏癱中的應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4 張春紅邋卞金玲;腦卒中后中樞性疼痛的綜合治療[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5 張春紅;腦卒中后中樞性疼痛的綜合治療[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9年
6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張春紅 卞金玲;腦卒中后中樞性疼痛應綜合治療[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貞蘭;強制性使用運動療法在恢復期腦卒中偏癱的行為學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友康;智能化手功能訓練系統(tǒng)對腦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響[D];蚌埠醫(yī)學院;2015年
2 石素寧;品管圈管理方法在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鍛煉中的應用效果分析[D];遼寧醫(yī)學院;2015年
3 袁青;懸吊運動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膝過伸的療效觀察[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孟兆祥;早期康復對腦卒中功能結局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夏穎;腦卒中偏癱患者行為特征、心身功能及其心理干預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王軍輝;腦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應對方式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7 樸雪梅;近十年腦卒中后痙攣的中西醫(yī)臨床研究進展[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8 魏俊;高壓靜電對于改善腦卒中、腦外傷患者生活能力的療效觀察[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張亞南;針藥結合對腦卒中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療效觀察[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10 甄健榮;澳門接受社區(qū)康復的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手工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63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7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