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學模型多b值MRI診斷前列腺癌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0-05-13 00:09
【摘要】:目的:探討三種數(shù)學模型下多b值DWI MRI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及其診斷的最適b值范圍。材料與方法:本研究納入62例符合條件的前列腺癌患者,行16個b值(0,20,50,80,100,150,200,500,800,1000,1200,1400,1500,1600,1800,2000 s/mm~2)DWI磁共振掃描。按后期處理數(shù)據(jù)時所選取b值范圍不同,將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分為三組,A組:0-1000 s/mm~2;B組:0-1500 s/mm~2;C組:0-2000s/mm~2。分別勾畫前列腺癌灶和正常組織的ROI(面積20-40 mm~2),測得各ROI的單指數(shù)模型變量表觀擴散系數(shù)(ADC);雙指數(shù)模型變量單純水分子擴散系數(shù)(D)、微循環(huán)灌注系數(shù)(D*)、灌注分數(shù)(f);拉伸指數(shù)模型變量分布擴散系數(shù)(DDC)和擴散異質(zhì)性指數(shù)(α)值。用Kolmogorov-Smirnov檢驗對各組變量值進行數(shù)據(jù)正態(tài)分布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變量,運用independent-samples t檢驗比較前列腺癌灶組織和正常組織間的差異性;對于非正態(tài)分布的變量,運用Mann-Whitney U檢驗比較其差異性。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并計算ROC曲線下面積(AUC),評價和比較各變量的診斷效能。結(jié)果:(1)除了D*和B組C組的f值,三組b值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量都在前列腺癌灶組織和正常組織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2)ADC值的AUC在C組最大。D值的AUC在A組和C組中相當,并且顯著低于B組。DDC值的AUC在A組和B組中相當,并且顯著低于C組。(3)A組中,ADC值、D值和DDC值的AUC較高,三者無統(tǒng)計學差異。B組中,ADC值和D值的AUC相近,但高于DDC值和α值。C組中,ADC值的AUC顯著高于其他參數(shù)。結(jié)論:多b值DWI序列可安全、有效鑒別前列腺良惡性組織。當b值達2000 s/mm~2時計算的單指數(shù)模型變量ADC值診斷前列腺癌效能最高,雙指數(shù)模型和拉伸指數(shù)模型優(yōu)勢不顯著,可以作為單指數(shù)模型的補充;雙指數(shù)模型變量中D值最適b值范圍為0-1500 s/mm~2;拉伸指數(shù)模型變量DDC和α值最適b值范圍為0-2000s/mm~2。
【圖文】:
圖 1 某前列腺癌患者 T2軸位平掃圖及各 b 值 DWI 圖。癌灶位于中央帶左前方(白色箭頭處),癌灶區(qū)域在 T2軸位圖上呈低密度信號影,在 DWI 圖上信號隨b 值的增大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從 b=800 s/mm2開始,癌灶信號逐漸高于對側(cè)正常組織信號。圖 2-4 為分別選取三組不同 b 值范圍(0-1000 s/mm2, 0-1500 s/mm2, 0-200s/mm2)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所得到的前列腺癌患者圖像(紫色 ROI 為癌灶,綠色 RO為正常組織),A-I 分別是:T2WI 平掃圖,DWI 圖,ADC、D、D*、f、DDC、的偽彩圖,以及癌灶病理圖。如圖所示,,各組中的 ADC、D、DDC 和 α 的偽彩圖癌灶與正常組織信號具有顯著差異,即在鑒別前列腺癌和正常組織方面,上述四個模型變量均顯示出較好的診斷效能。此外,D*和 f 值的偽彩圖上癌灶與正常組織信號無明顯差異。但是,僅依據(jù)偽彩圖無法直觀辨別各變量診斷效能的高低及其對 b 值范圍的依賴性。因此,本研究進一步對各數(shù)學模型變量進行統(tǒng)計學差異分析。
8圖 2 應(yīng)用 A 組 b 值(0-1000 s/mm2)處理得到的某 81 歲前列腺癌患者 MR 圖像圖 2AT2WI 示癌灶位于中央帶左前方,呈低信號影。圖 2B DWI 示癌灶病變呈高信號影。圖 2C-2H 分別示 ADC、D、D*、f、DDC 和 α 的偽彩圖。圖 2I 示癌灶病理圖。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445.2;R737.25
本文編號:2661048
【圖文】:
圖 1 某前列腺癌患者 T2軸位平掃圖及各 b 值 DWI 圖。癌灶位于中央帶左前方(白色箭頭處),癌灶區(qū)域在 T2軸位圖上呈低密度信號影,在 DWI 圖上信號隨b 值的增大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從 b=800 s/mm2開始,癌灶信號逐漸高于對側(cè)正常組織信號。圖 2-4 為分別選取三組不同 b 值范圍(0-1000 s/mm2, 0-1500 s/mm2, 0-200s/mm2)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所得到的前列腺癌患者圖像(紫色 ROI 為癌灶,綠色 RO為正常組織),A-I 分別是:T2WI 平掃圖,DWI 圖,ADC、D、D*、f、DDC、的偽彩圖,以及癌灶病理圖。如圖所示,,各組中的 ADC、D、DDC 和 α 的偽彩圖癌灶與正常組織信號具有顯著差異,即在鑒別前列腺癌和正常組織方面,上述四個模型變量均顯示出較好的診斷效能。此外,D*和 f 值的偽彩圖上癌灶與正常組織信號無明顯差異。但是,僅依據(jù)偽彩圖無法直觀辨別各變量診斷效能的高低及其對 b 值范圍的依賴性。因此,本研究進一步對各數(shù)學模型變量進行統(tǒng)計學差異分析。
8圖 2 應(yīng)用 A 組 b 值(0-1000 s/mm2)處理得到的某 81 歲前列腺癌患者 MR 圖像圖 2AT2WI 示癌灶位于中央帶左前方,呈低信號影。圖 2B DWI 示癌灶病變呈高信號影。圖 2C-2H 分別示 ADC、D、D*、f、DDC 和 α 的偽彩圖。圖 2I 示癌灶病理圖。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445.2;R737.2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忠;;2015年華山論技前列腺癌高峰論壇會議內(nèi)容簡介[J];現(xiàn)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2015年01期
2 李春媚;陳敏;李颯英;趙旭娜;張晨;周誠;;3.0T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診斷前列腺外周帶癌的初步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年03期
3 王霄英,周良平,丁建平,李飛宇,山剛志,肖江喜,蔣學祥;RS對中國人前列腺癌鑒別診斷標準的初步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2004年08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升;ESWAN序列在肝細胞癌與肝血管瘤鑒別中的應(yīng)用價值初探[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610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6610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