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心血管外科冠脈搭橋術(shù)后傷口護理中的效果
本文選題:品管圈 + 心血管外科冠脈搭橋術(shù)。 參考:《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年24期
【摘要】:目的探討品管圈在心血管外科冠脈搭橋術(shù)后傷口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醫(yī)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診治的心血管外科冠脈搭橋術(shù)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31例,研究組術(shù)后傷口護理中應用品管圈模式,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情況、護理滿意度以及住院時間。結(jié)果 (1)研究組患者甲級傷口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丙級傷口愈合率遠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乙級傷口愈合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6.9%,高于對照組的78.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研究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9.9±1.2)天,短于對照組的(12.5±1.3)天,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品管圈在心血管外科冠脈搭橋術(shù)后傷口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傷口愈合效果,并提升其護理滿意度,促使其早期康復出院,值得借鑒。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ring on wound nursing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cardiovascular surgery. Methods Sixty-fou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cardiovascular surgery from July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ode. The wound heal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1) the healing rate of grade A wound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healing rate of grade C wound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3).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9 鹵1.2) day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2.5 鹵1.3) days (P0.01).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ring in wound nursing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cardiovascular surgery is positiv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und healing effect of patients,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and promote their early recovery and discharge, which is worthy of reference.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yī)院;
【分類號】:R473.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威;李淑迦;楊莘;楊玉平;;我院傷口護理中心工作方式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7年01期
2 朱開梅;朱郭婷;;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傷口護理及健康教育[J];護理學雜志;2008年23期
3 ;《最新傷口護理學》介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年22期
4 郭春蘭;;傷口護理中手衛(wèi)生的臨床意義及其管理[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8年04期
5 陳巖;;關(guān)于傷口護理的幾個認識誤區(qū)[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年04期
6 王鳳蘭;;淺談門診傷口護理中如何與患者溝通[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年12期
7 詹秀蘭;黎中良;曾雪玲;;傷口護理新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7年04期
8 侯偉娜;;創(chuàng)傷性傷口護理劑在臨床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7年08期
9 錢煥娟;;傷口護理劑在臨床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7年06期
10 蔣琪霞;李曉華;劉云;申萍;徐薇;王桂玲;;傷口護理中心功能設(shè)置及其流程研究[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7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亞會;曹長娟;侯欣;何英蓮;;唇裂術(shù)后傷口護理的方法探討[A];全國口腔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李春霞;陳倩;申惠文;;創(chuàng)傷傷口護理的新進展[A];2013年河南省外科現(xiàn)代護理理論與循證實踐新進展學習班——創(chuàng)傷急救護理學組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3 陸慰英;;傷口護理進展[A];中華護理學會第8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全國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全國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張學兵;;水凝膠敷料在慢性傷口護理中的應用[A];中華護理學會第8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全國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全國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5 胡曉林;寧寧;;?谱o理模式下的傷口護理現(xiàn)狀及發(fā)展思考[A];第七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何其英;;邦迪—創(chuàng)可貼在泌尿傷口護理中的應用[A];中華護理學會第8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全國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全國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7 劉慧蓮;李章紅;楊軍;;濟安舒能生物傷口護理膜用于包皮環(huán)切術(shù)后的療效觀察[A];中華護理學會第2屆護理學術(shù)年會暨全國婦產(chǎn)科新技術(shù)、新理論進展研討會暨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暨社區(qū)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姚惠芳;;下肢靜脈潰瘍傷口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第8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全國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全國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9 陳永娟;;康惠爾傷口護理敷料治療老年壓瘡病人的療效觀察[A];第七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10 王曉春;孫繼燁;張偉濱;;濕性傷口愈合理論在傷口護理中的應用[A];全國第二屆造口、傷口、尿失禁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龔 怡;傷口護理也應納入專業(yè)范疇[N];大眾科技報;2004年
2 湖南 曹滌環(huán);園林行道樹木修剪后的傷口護理[N];中國花卉報;2006年
3 記者 顧春陽 通訊員 姜明;省護理學會傷口護理分會成立[N];長春日報;2010年
4 何春紅;關(guān)注歐盟傷口護理及縫合產(chǎn)品市場[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5 曹滌環(huán);園林行道樹的傷口護理[N];中國綠色時報;2006年
6 蔣琪霞;如何正確預防和治療壓瘡[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本文編號:2105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10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