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目標性監(jiān)測
本文選題:鮑曼不動桿菌 + 耐碳青霉烯鮑曼不動桿菌 ; 參考:《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CRAB)的臨床分布和耐藥特征。方法回顧性分析某院2015年1—12月所有住院患者送檢標本CRAB檢出情況,分析其藥敏試驗結果。結果 721株AB中檢出CRAB231株,CRAB檢出率為32.04%。1—4季度中每季度CRAB的檢出率分別為48.99%(73/149)、41.98%(68/162)、27.39%(63/230)、15.00%(27/180),呈下降趨勢(P0.001)。CRAB主要來源于痰標本(140株,60.61%),其次是創(chuàng)面分泌物(33株,14.28%)和尿標本(24株,10.39%)。CRAB主要來源科室為重癥監(jiān)護病房(101株,43.72%)、神經(jīng)外科(37株,16.02%)及燒傷整形科(22株,9.52%)。CRAB對氨芐西林/舒巴坦、慶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的耐藥率為85.28%~90.48%,對妥布霉素的耐藥率較低(19.48%),未發(fā)現(xiàn)對多粘菌素B耐藥的菌株。結論 CRAB耐藥性較為嚴重,應針對重點科室進行重點管理,采取科學防控舉措,有效減少醫(yī)院感染事件的發(fā)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resistant to carbapenem. Methods the detection of CRAB in all inpatients in a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721 strains of AB, the positive rate of CRAB231 strain CRAB was 32.04.1-4 quarterly CRAB detection rate was 48.99%, respectively,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CRAB in each quarter was 48.99%. The detection rate of CRAB231 strain was 41.98%.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01 strai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37 strains in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and 22 strains in burn plastic surgery department were treated with ampicillin / sulbactam. The resistance rate of gentamicin, levofloxacin and ciprofloxacin was 85.28%, 90.48% and 19.4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CRAB is more serious, so we should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of key departments and take scientific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作者單位】: 蘇北人民醫(yī)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81400899)
【分類號】:R446.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于清華;蘇維奇;陳安青;;鮑曼不動桿菌院內感染因素及耐藥性變遷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年11期
2 林宇嵐;楊濱;陳守濤;高麗欽;陳曦;甘龍杰;歐啟水;;2008-2012年福建省5907株鮑曼不動桿菌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4年04期
3 徐一鳴;王蓓;蔣曉飛;;2008至2012年鮑曼不動桿菌臨床感染分布及耐藥特征分析[J];檢驗醫(yī)學;2014年03期
4 虞洪斌;;耐碳青霉烯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分布監(jiān)測與對策[J];浙江醫(yī)學;2013年09期
5 肖永紅;沈萍;魏澤慶;陳云波;孔海深;楊青;張偉麗;陳曉;李蘭娟;;Mohnarin 2011年度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年22期
6 陳雪華;;控制多耐藥細菌醫(yī)院內感染任重道遠[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年04期
7 王瑩;蓋俊惠;李卓成;;院內感染鮑曼不動桿菌泛耐株的分布及耐藥性[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1年02期
8 田麗紅;申建維;;醫(yī)院感染鮑氏不動桿菌的耐藥性調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年22期
9 李國欽;;耐碳青霉烯鮑曼不動桿菌研究進展[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紅梅;韓崇旭;朱小平;韓東升;;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目標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7年07期
2 李明爽;楊聯(lián)云;唐蕓蕓;王甜恬;;2016年重慶市合川區(qū)人民醫(yī)院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結果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7年18期
3 努爾恰西·艾布都熱索力;;AIDS合并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年51期
4 寧方穎;藍建平;錢美華;楊天新;金萊;解鴻翔;;急性白血病患者敗血癥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年11期
5 李娟;侯娟娟;楊君;;慶陽地區(qū)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及表型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年11期
6 郎然;劉廣義;王錫波;戰(zhàn)松梅;黃曉哲;;醫(yī)源性肺部感染患者耐碳青霉烯類銅綠假單胞菌及鮑氏不動桿菌的耐藥機制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年11期
7 楊俠宇;;ICU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及銅綠假單胞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年16期
8 葉崢嶸;吳琳;;2013—2015年臨床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7年03期
9 幸運;魯衛(wèi)平;黎敏;;2013-2015年某院痰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分離和耐藥性變遷[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7年09期
10 李蘭娟;張伯禮;徐建國;杜維波;肖永紅;馬偉杭;張建中;張俊華;;我國感染病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1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紅萍;周文俊;高衛(wèi)亞;張霞軍;朱奮勇;;重癥監(jiān)護病房鮑曼不動桿菌及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監(jiān)測[J];檢驗醫(yī)學;2014年01期
2 王玉月;史偉峰;周軍;;廣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氨基糖苷類藥物獲得性耐藥基因研究[J];檢驗醫(yī)學;2013年11期
3 李繼霞;公衍文;;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狀況分析[J];檢驗醫(yī)學;2013年09期
4 趙付菊;劉華勇;周麗芳;方毅;龐立峰;劉文健;趙虎;;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和同源性分析[J];檢驗醫(yī)學;2013年03期
5 肖永紅;沈萍;魏澤慶;陳云波;孔海深;楊青;張偉麗;陳曉;李蘭娟;;Mohnarin 2011年度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年22期
6 李永麗;應春妹;;鮑曼不動桿菌多重耐藥機制及耐藥基因檢測研究進展[J];檢驗醫(yī)學;2012年11期
7 胡付品;朱德妹;汪復;蔣曉飛;楊青;徐英春;張小江;孫自鏞;陳中舉;王傳清;王愛敏;倪語星;孫景勇;俞云松;林潔;單斌;杜艷;徐元宏;沈繼錄;張泓;孔菁;卓超;蘇丹虹;張朝霞;季萍;胡云建;艾效曼;黃文祥;賈蓓;魏蓮花;吳玲;;2011年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2年05期
8 何發(fā)明;范晶;余澤波;周發(fā)春;;ICU中痰標本來源的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2年05期
9 習慧明;徐英春;朱德妹;汪復;倪語星;孫景勇;孫自鏞;簡翠;胡云建;艾效曼;張泓;李萬華;賈蓓;黃文祥;王傳清;王愛敏;魏蓮花;吳玲;卓超;蘇丹虹;張朝霞;季萍;徐元宏;熊自忠;沈繼錄;單斌;杜艷;俞云松;楊青;;2010年中國CHINET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2年02期
10 陳佰義;何禮賢;胡必杰;倪語星;邱海波;石巖;施毅;王輝;王明貴;楊毅;張菁;俞云松;;中國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新艷;孫貞;;58例危重患者醫(yī)院內鮑曼不動桿菌肺部感染的臨床和藥敏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年21期
2 倫浩;吳敏芝;司徒冰;;2007-2008年廣州某院肺部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0年05期
3 朱麗莎;王鳳玲;杜昆;艾彪;;鮑曼不動桿菌在醫(yī)院環(huán)境中的分布情況調查[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4 王婷;;重癥監(jiān)護室感染鮑曼不動桿菌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年24期
5 王炯;湯懿珍;;50例肺部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年06期
6 劉敏龍;王國恩;王紅梅;;西安某三甲醫(yī)院鮑曼不動桿菌耐藥調查和治療策略[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年17期
7 陳佰義;何禮賢;胡必杰;倪語星;邱海波;石巖;施毅;王輝;王明貴;楊毅;張菁;俞云松;;中國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年08期
8 劉瓊慧;吳梅芳;黃春燕;;鮑曼不動桿菌肺部感染病人的護理與預防[J];全科護理;2012年29期
9 吳天清;王家珍;應軍;蔣莉;;縣級醫(yī)院綜合ICU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防治策略[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年27期
10 劉偉萍;崔小梅;;老年住院患者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培洪;凌保東;;多重PCR技術在檢測鮑曼不動桿菌β-內酰胺酶基因中的應用[A];第十屆全國化療藥理暨抗感染藥理高峰論壇資料匯編[C];2010年
2 王芳;易濱;涂顯春;雷紅;孫敏霞;劉軍;趙曉曉;;鮑曼不動桿菌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和應用[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八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資料匯編[C];2011年
3 劉嘉琳;于沁;瞿洪平;;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防控及抗生素優(yōu)化方案的前瞻性研究[A];第三屆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董寶坤;;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干預措施評價[A];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孫立新;劉蘭平;耿蓉娜;溫嬋;;兒童住院患者感染鮑曼不動桿菌的監(jiān)測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八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資料匯編[C];2011年
6 郇京寧;;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治療[A];急慢性創(chuàng)面治療新技術專題系列研討會之感染創(chuàng)面綜合治療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7 郭素珍;黃建英;陳映霞;;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A];全國傳染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郭素珍;黃建英;陳映霞;;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A];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9 陳慧紅;俞云松;戴冬玲;沈波;韓立中;余素飛;傅鷹;;控制院內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流行[A];2008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10 李慧;王宏偉;賈紅巖;;292株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藥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福建省立醫(y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yī)師 王大旋 本報記者 曾令浩 整理;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聯(lián)合用藥為王道[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2 山東省日照市人民醫(yī)院 劉麗娟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陳宏斌;院內細菌耐藥有分布圖[N];健康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曦;鮑曼不動桿菌plsC與abrP介導替加環(huán)素耐藥機制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2 陳菁;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及整合子介導的耐藥機制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應春妹;碳青霉烯類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李沖;山東省ICU鮑曼不動桿菌血流感染的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5 周玉;老年患者鮑曼不動桿菌流行特點、耐藥機制和抗菌藥物篩選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5年
6 彭敬紅;鮑曼不動桿菌醫(yī)院感染及耐藥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陳威震;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分子流行病學和耐藥相關機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8 許攀峰;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基因組與“耐藥島”的比較基因組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9 符一騏;中國部分地區(qū)鮑曼不動桿菌多位點序列分型及碳青霉烯類抗生素耐藥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10 王悅;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臨床株W61耐藥與播散機制的基因組學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立杰;機械通氣住院患者多重耐藥(MDR)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藥影響因素[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2 鄭薇;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對替加環(huán)素耐藥相關機制的研究[D];成都醫(yī)學院;2015年
3 裴歡歡;2010-2012年某三甲醫(yī)院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臨床特征、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楊艷;廈門地區(qū)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機制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盧靈鋒;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耐藥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四川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龍琴;臨床分離的鮑曼不動桿菌耐消毒劑基因研究及同源性分析[D];四川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周嬌嬌;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分子流行病學和耐藥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8 盧志陽;抗菌肽LL-37對大鼠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創(chuàng)面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丁蓉芳;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臨床治療方案探討[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楊艷;43例替加環(huán)素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臨床分析[D];浙江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062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00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