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大腸埃希菌血流感染的臨床特點與藥物敏感分析
本文選題:大腸埃希菌 + 血流感染 ; 參考:《中國消毒學雜志》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分析兒童大腸埃希菌血流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其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藥敏試驗結(jié)果,為防控相關感染提供依據(jù)。方法回顧性收集某醫(yī)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確診為大腸埃希菌感染的82例患兒臨床資料,分析陽性菌株的血清分型與藥物敏感性試驗結(jié)果。結(jié)果發(fā)生大腸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患兒以年齡在30 d內(nèi)最多,占54.9%;有53.6%的患兒來自新生兒科,20.7%患兒患有血液腫瘤病;臨床分離的大腸埃希菌的血清型以O142K86、O126K71、O44K74、O127K63、O55K59居前5位,其中以O142K86型最為多見,占24.4%。藥敏試驗顯示,臨床分離株對氨芐西林和頭孢唑林的耐藥率最高,分別為76.8%和70.7%;頭孢亞胺培南和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為敏感,敏感染率均達到了97.6%。結(jié)論該醫(yī)院大腸埃希菌血流感染發(fā)病以新生兒及存在血液病等基礎病患兒發(fā)病率高,易侵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誘發(fā)化膿性腦膜炎。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stream inf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in children and the results of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lated infection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2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Escherichia coli infection from 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and the results of serotyping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ost children with blood flow inf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were within 30 days (54.9%), 53.6% of the children were from neonatal pediatrics (20.7%) had blood tumor disease, and the serotype of clinical isolated Escherichia coli was O142K86O126K71O44K7O127K63O55K59 in the first five places, and the most common serotype of Escherichia coli was O142K86O126K71O44K7O127K63O55K59. O142K86 type was the most common, accounting for 24. 4%.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showed that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s of clinical isolates to ampicillin and cefazolin were 76.8% and 70.7 respectively, and cefimipenem and piperacillin tazobactam were the most sensitive, and the sensitive infection rate was 97.6g.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blood stream inf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in this hospital is high in newborns and children with basic diseases such as hematologic diseases and it is easy to invade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nduce suppurative meningitis.
【作者單位】: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基金】:江蘇省人社廳“六大人才高峰”資助項目(2016-WSN-193) 南京市科委項目(201605048)
【分類號】:R446.5;R7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楊君洋;盧洪洲;;大腸埃希菌腸道外感染及其治療的研究近況[J];上海醫(yī)藥;2016年07期
2 劉德華;張紅娟;杜艷;胡大春;錢凈;尹利民;單斌;;14519例血流感染病原菌構(gòu)成及耐藥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6年02期
3 李紹英;郭凌云;劉琳琳;董方;劉鋼;;兒童大腸埃希菌血流感染臨床特征及耐藥分析[J];中華兒科雜志;2016年02期
4 李光輝;朱德妹;汪復;胡志東;李全;孫自鏞;陳中舉;徐英春;張小江;王傳清;王愛敏;倪語星;孫景勇;褚云卓;俞云松;林潔;徐元宏;沈繼錄;蘇丹虹;卓超;魏蓮花;吳玲;張朝霞;季萍;張泓;孔菁;胡云建;艾效曼;單斌;杜艷;;2012年中國CHINET血培養(yǎng)臨床分離菌的分布及耐藥性[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4年06期
5 徐飛;遲富麗;談華;劉雪梅;陽艷麗;鐘天鷹;;南京地區(qū)兒童腸道感染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型的分布及耐藥性[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云娟;周長嵩;余蘭;陳椺;;301株肺炎鏈球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7年04期
2 陶智;王艷;;某院血培養(yǎng)分離菌與耐藥水平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年15期
3 李勁松;陳繼軍;朱濤;巫興陽;;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利奈唑胺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重癥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7年20期
4 周凱;吳鵬;胡靜;徐飛;王曉衛(wèi);;小兒大腸埃希菌血流感染的臨床特點與藥物敏感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7年07期
5 陸笑;翁春輝;王勁茗;劉少娟;劉芹;林珊;;luxS/AI-2密度感應對緩癥鏈球菌生物膜致病力的影響[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7年04期
6 查翔遠;潘曉龍;胡志軍;宋有良;王謙;葉珍珠;;2013~2015年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體種類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7年10期
7 朱扣柱;季興;仇錦春;;耐碳青霉烯類大腸埃希菌致兒童血流感染伴多發(fā)皮膚膿腫治療的藥學監(jiān)護[J];兒科藥學雜志;2017年06期
8 寧方穎;藍建平;錢美華;楊天新;金萊;解鴻翔;;急性白血病患者敗血癥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年11期
9 許昌海;;烏司他丁對危重癥血流感染患者全身炎性反應的作用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7年05期
10 陳中舉;黃麗芳;董培源;朱旭慧;田磊;孫漢英;孟凡凱;;血液病住院患者血培養(yǎng)分離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7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Yong-Tao Li;Cheng-Bo Yu;Jian-Rong Huang;Zheng-Ji Qin;Lan-Juan Li;;Pathogen profile and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peritonitis in cirrhotic patien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5年36期
2 王亞華;祝永明;邵平揚;吳曉燕;宋秀蘭;陳松勁;馮雪君;;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大腸埃希菌的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年06期
3 陳晶;鄭紹同;李紅林;朱家斌;于亮;;大腸埃希菌感染的臨床分布與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年01期
4 凌華志;沈繼錄;王中新;徐元宏;;血培養(yǎng)陽性分離菌的分布和耐藥性分析[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4年05期
5 胡付品;朱德妹;汪復;俞云松;林潔;胡云建;艾效曼;胡志東;李金;徐元宏;沈繼錄;張泓;孔菁;張朝霞;季萍;王傳清;王愛敏;倪語星;孫景勇;孫自鏞;陳中舉;卓超;蘇丹虹;徐英春;張小江;魏蓮花;吳玲;單斌;杜艷;陳佰義;儲云卓;;2012年中國CHINET碳青霉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的分布特點和耐藥性分析[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4年05期
6 胡付品;朱德妹;汪復;蔣曉飛;孫自鏞;陳中舉;胡志東;李金;謝軼;康梅;徐英春;張小江;張朝霞;季萍;王傳清;王愛敏;倪語星;孫景勇;俞云松;林潔;儲云卓;田素飛;徐元宏;沈繼錄;單斌;杜艷;卓超;蘇丹虹;張泓;孔菁;魏蓮花;吳玲;胡云建;艾效曼;;2013年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4年05期
7 李曉琴;王焱;覃珊;;醫(yī)院獲得性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年11期
8 李耘;呂媛;薛峰;張秀珍;胡云建;于庭;胡志東;趙建宏;潘世揚;胡必杰;俞云松;鄧秋連;李艷;劉文恩;周玲;費櫻;府偉靈;徐修禮;裴鳳艷;孟靈;季萍;湯進;鄭波;劉健;楊維維;張佳;;衛(wèi)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網(wǎng)(Mohnarin)2011-2012年革蘭陰性菌耐藥監(jiān)測報告[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年03期
9 呂媛;李耘;薛峰;張秀珍;胡云建;于庭;胡志東;趙建宏;潘世揚;胡必杰;俞云松;鄧秋連;李艷;劉文恩;周玲;費櫻;府偉;徐修禮;裴鳳艷;孟靈;季萍;湯進;歐尾妹;;衛(wèi)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網(wǎng)(Mohnarin)2011-2012年度血流感染細菌耐藥監(jiān)測報告[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年03期
10 趙憶文;朱召芹;蔡金鳳;陳海麗;王茉嬰;胡蕓文;張軍;宰淑蓓;;上海某醫(yī)院2011年1至5月住院病例2044份血及體液標本血培養(yǎng)結(jié)果分析[J];檢驗醫(yī)學;201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蓮花;潘春琴;胡大康;劉池波;張瑾;;大腸埃希菌新的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型別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年06期
2 姚萍;;大腸埃希菌檢查項目教學設計[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年09期
3 惠新枝,,甄先梅;從尿中分離出一株產(chǎn)硫化氫大腸埃希菌[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1994年04期
4 王燕;在腹瀉嬰兒糞便中分離到一株不發(fā)酵乳糖的大腸埃希菌[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1年02期
5 牟云青;大腸埃希菌的生物學特性及藥敏分析[J];實用醫(yī)技;2001年04期
6 李躍旗 ,王軍 ,趙蕊 ,王紅旗 ,石建時;氣相色譜儀鑒別大腸埃希菌初探[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3年01期
7 武麗華,陶源勇;大腸埃希菌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的檢測結(jié)果比較[J];山東醫(yī)藥;2003年07期
8 王朔,曹照明,周峰;298株大腸埃希菌的藥敏結(jié)果及其分析[J];中國交通醫(yī)學雜志;2004年03期
9 陳一軍,張東紅,王惠英;一起大腸埃希菌引起群體性腹瀉調(diào)查[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4年07期
10 李萍;董發(fā)勤;鄧建軍;曾婭莉;吳逢春;王勇;;礦物粉塵與大腸埃希菌相互作用機制的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夏晴晴;周俊;賀娟;;322株大腸埃希菌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檢測情況的分析[A];2006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徐穎;;4例大腸埃希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護理[A];“全國護理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全國護理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丁賢君;陳瓊娜;;105株大腸埃希菌耐藥分析[A];傳染病診治高峰論壇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學、肝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徐彬;周岐新;凌保東;;臨床分離大腸埃希菌Ⅰ類整合子分布與耐藥相關性的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化療藥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翟靜;劉靜;;我院大腸埃希菌耐藥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6 丁凡;劉國云;欒進;李怡;;中國大腸埃希菌頭孢他啶耐藥規(guī)律擬合與推測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7 喬廬東;陳山;孟黎輝;;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大腸埃希菌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A];第十七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朱任媛;王輝;孫宏莉;徐英春;謝秀麗;陳民鈞;;大腸埃希菌中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的基因型研究[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三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黃永茂;梁海軍;鐘利;林雁;史小玲;;大腸埃希菌對氟喹諾酮耐藥性及其機制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王琪;呂媛;馬池;楊金輝;鄭波;;鹽酸安妥沙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抗菌藥后效應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化療藥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記者 李水根 通訊員 施水泉;嬰幼兒頑固性腹瀉病因找到[N];健康報;2001年
2 裴保香;王睿;抗生素用量與細菌耐藥相關[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3 汗思;耐藥當前,方顯老藥本色[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梅清;磷霉素對大腸埃希菌及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突變選擇窗的體內(nèi)外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陶晶;大腸埃希菌脂蛋白NlpI參與細胞分裂的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3 張志堅;河南地區(qū)大腸埃希菌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丁娟娟;大腸埃希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耐藥機制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田素飛;社區(qū)兩種耐藥菌的耐藥機制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李淵;痰熱清注射液對產(chǎn)ESBLs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影響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吳
本文編號:19439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94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