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載量對(duì)不同病變階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紅細(xì)胞參數(shù)的影響及其臨床意義
本文關(guān)鍵詞:病毒載量對(duì)不同病變階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紅細(xì)胞參數(shù)的影響及其臨床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醫(yī)藥衛(wèi)生 >> 病毒載量對(duì)不同病變階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紅細(xì)胞參數(shù)的影響及其臨床意義
北 京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 醫(yī)
學(xué)
版 ) ?9 41?
J O U R N AL O F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Y( H E A L T H S C I E
NC E S ) 。 o 1 . 4 6 N o . 6 。 e c .2 0 1 4
?
論 著
?
病 毒 載量 對(duì) 不 同病 變 階 段 慢 性 乙型 肝 炎 患者 紅 細(xì) 胞參 數(shù) 的 影 響 及 其 臨 床 意 義
高 鵬 , 肖 萍 , 楊彥 麟 , 陳青鋒 ,, 毛 小榮 , 趙 正斌 , 石 磊 , 楊 李 忠 , 周 偉
( 1 . 蘭州大學(xué)第一 醫(yī)院傳染病研究 室 , 2 . 蘭州大學(xué)第一 醫(yī)院傳染 科 , 3 .蘭州大學(xué)第 二醫(yī) 院檢 驗(yàn)科 , 蘭州 4 . 涇 川縣人民醫(yī)院檢驗(yàn)科 , 甘肅涇川 7 4 4 3 0 0 ) 7 3 0 0 0 0;
[ 摘 要 ] 目的: 探討不 同病 毒載量對(duì) 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紅細(xì)胞參數(shù) 的影 響及其 臨床意義 。方 法: 選 取蘭州大學(xué) 第
一
醫(yī)院確診為慢性乙型肝炎 的患者 3 7 3例 , 其 中丙 氨酸轉(zhuǎn) 移酶 ( l a a n i n e t r a n s a mi n a s e , A L T ) 正常 的慢性 乙型肝炎患
者1 2 3例 ( A ¨< 4 0 U / L ) , AL 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 、 且小 于 2倍增 高的慢性 乙型肝 炎患 者 1 2 8例 ( 4 0 U / L≤A < 8 0 U / L ) , A T J 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 2倍增高 的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 1 2 2例 ( A L T ≥8 0 U / L ) 。采用全 自動(dòng)血細(xì)胞分析儀
檢測(cè)血 常規(guī)參 數(shù) , 采用全 自動(dòng)生 化分析儀檢測(cè)肝功能 , 采 用熒 光定 量 P C R分析儀檢 測(cè)被 測(cè)者的病毒載量 , 用協(xié)方差
分析檢驗(yàn)在不 同病 變階段 中病毒載量對(duì)慢性 乙型肝 炎患者紅 細(xì)胞參數(shù) 的影響 。結(jié)果 : 在 AL T正常組 中 , 病 毒載量
對(duì)紅細(xì)胞 系統(tǒng)參數(shù)影 響較弱 , 而在 A L T異常組 中, 病毒 載量 對(duì)紅細(xì)胞 系統(tǒng)參數(shù)有 明顯影 響 , 且以 A ≥正常上 限 2 倍組 中為甚 , 具體表現(xiàn)為 隨著病 毒載量的增加 , 紅細(xì)胞計(jì) 數(shù) [ 低復(fù)制組 ( 4 . 1 0±0 . 6 7 ) ×1 0 / L, 中復(fù)制組 ( 3 . 9 2± 0 . 6 9 ) ×1 0 / L , 高復(fù)制組 ( 3 . 5 4- 4 - 0 . 9 0 )×1 0 / L ] 、 血紅蛋 白[ 低復(fù)制組 ( 1 2 9 . 6 6± 2 1 . 1 2 ) L , 中復(fù)制 組( 1 2 6 . 2 3± 2 3 . 3 8 ) L , 高復(fù)制組 ( 1 1 2 . 9 8± 2 7 . 7 7 )g / L ] 、 紅 細(xì)胞壓積( 低復(fù)制組 3 7 . 6 6± 5 . 6 8 , 中復(fù)制組 3 7 . 0 3±6 . 0 3 , 高復(fù)制 組3 3 . 3 4± 8 . 1 5 ) 降低 ( P=0 . 0 0 6 , 0 . 0 0 7 , 0 . 0 1 0 ) , 而紅 細(xì)胞 平 均體 積 [ 低 復(fù) 制組 ( 9 2 . 1 7±6 . 5 3 )f L, 中復(fù)制 組 ( 9 4 . 8 5± 7 . 9 5 )f L , 高復(fù)制組 ( 1 0 1 . 6 3±1 1 . 3 3 )仃 | ] 、 紅細(xì)胞平 均血紅蛋 白量 [ 低復(fù)制組 ( 3 1 . 7 0± 2 . 2 2 )P g , 中復(fù)制組 ( 3 3 . 1 1± 3 . 6 2 )P g , 高 復(fù)制組 ( 3 4 . 6 5±3 . 1 3 )P g ] 、 紅 細(xì)胞平 均血紅蛋 白濃度 [ 低復(fù)制組 ( 3 4 4 . 2 8±1 7 . 1 7 )g / L , 中復(fù) 制組 ( 3 5 1 . 3 3±1 6 . 9 0 ) L , 高 復(fù)制 組( 3 5 8 . 1 2±1 5 . 6 7 )g / L ] 、 紅細(xì) 胞分布 寬度 標(biāo)準(zhǔn) 差 [ 低 復(fù)制 組 ( 5 2 . 4 9±9 . 0 4 ) I L, 中復(fù)制組 ( 5 6 . 9 6± 7 . 1 9 )f L , 高復(fù)制組( 6 1 . 2 3± 7 . 2 3 ) f L ) ] 升高( P= 0 . 0 0 0 , 0 . 0 0 0 , 0 . 0 0 2 , 0 . 0 0 0 ) 。結(jié)論 : 通過觀 察病毒載量對(duì)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紅細(xì)胞參數(shù) 的影 響 , 可 以反映在不 同病 變階段 乙型肝炎 病毒 與免疫反應(yīng) 的關(guān) 系 , 以及對(duì)肝功能 的影 響 , 可 以為臨床抗病毒 治療 提供 理論支持。 [ 關(guān)鍵詞 ]肝炎 , 乙型 , 慢性 ; 病 毒載量 ; 紅 細(xì)胞 [ 中圖分 類號(hào)]1 1 5 1 2 . 6 2 [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 ]A [ 文章編號(hào) ]1 6 7 1 — 1 6 7 X( 2 0 1 4 ) 0 6 - 0 9 4 1 04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1 6 7 X . 2 0 1 4 . 0 6 . 0 2 4
Ef fe c t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s i g ni ic f a n c e o f v i r us l o a d o n r e d bl o o d c e l l pa r a me t e r s i n d i fe r e nt s t a r e o f h e p a t i t i s B
G A O P e n g ,X I A O P i n g ,r A N G r a n — l i n g ,C HE N Q i n g — f e n g ,MA O X i a o — r o n g ,Z H A O Z h e n g — b i n ,S H I L e i ,
YANG Li . z ho ng 4 ZHOU We i ‘
,
(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I n f e c t i o n ,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o f L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2 .D e p a r t me n t o f I n f e c t i o n ,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o f L a n z h o u U n i —
v e r s i t y,3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o f L a n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C h i n a ;4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J i n g c h u a n C o u n t y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G a n s u J i n g c h u a n 7 4 4 3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T 0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v i r a l l o a d o n t h e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p a r a me t e r s i n c h r o —
ni c h e p a t i t i s B pa t i e n t s a nd i t s c l i ni c a l s i g ni ic f a n c e. n e t ho ds:I n t he s t u d y,3 73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r e c r u i t e d 。 i n c l u d i n g 1 2 3 a l a n i n e t r a n s a mi n a s e( AL T )n o r ma l p a t i e n t s( A L T< 4 0 U / L ) ,
1 28 。粒蹋 g r e a t e r t ha n o r e q ua l t o t h e u pp e r l i mi t o f n o r ma 1 .a nd l e s s t h a n 2 t i me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u p p e r
l i mi t o f n o m a r l p a t i e n t s ( 4 0 U/ L ≤ AI <8 0 U / L).a n d 1 2 2 A【 J T g r e a t e r t h a n o r e q u a l t o 2 t i me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u p p e r l i mi t o f n o m a r l p a t i e n t s( AL T≥ 8 0 U/ L) .T h e b l o o d r o u t i n e p a r a me t e r s we r e
me a s ur e d b y a u t o ma t i c b l o o d c e l l c o u n t e r . Th e l i v e r f u n c t i o n p a r a me t e r s we r e me a s ur e d b y a u t o ma t i c b i o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z e r .t h e he pa t i t i s B v i us r l o a d s we r e me a s u r e d b y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P CR a n a l y z e r a n d t he r e s ul t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by c o v a r i a n c e a n a l y s i s .Re s u l t s:I n t h e AL T n o r ma l c h r o n i c he pa t i t i s B p a t i e nt s g r o u p.t h e v i r a l l o a d h a d mi n o r e f f e c t s o n t h e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pa r a me t e r s .Bu t i n t h e ALT a bn o r ma l c h r o . n i c he p a t i t i s B p a t i e n t s g r o u p.t h e v i r a l l o a d ha d a s i g n i ic f a n t e f f e c t o n t he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pa r a me t e r s , a nd t he e f f e c t wa s mo s t ma n i f e s t i n t h e ALT≥ d o u b l e u p pe r l i mi t o f n o r ma l g r o u p. Th e s p e c i f i c p e r —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s e — ma i l 。Xp1 6 8 9 @s i n a . c o m,y a n l i n 6 61 1 @s i n a . c o n
網(wǎng)絡(luò)出版時(shí)間 : 2 0 1 4 — 1 1 - 5 。 1 : 1 8 : 1 6 網(wǎng)絡(luò)出版地址 : h t t p : / / w w w. c n k i . n e t / k c m s / d e t a i l / l I . 4 6 9 1 . R. 2 0 1 4 1 1 0 5 . 1 1 1 8 . 0 0 1 . h t ml
北
京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 醫(yī)
學(xué)
版 )
J OU R N A L O F P E KI N G U NI V E R S I T Y( H E A L T H S C I E N C E S ) 。 o 1 . 4 6 N o . 6 。 e c .2 0 1 4
f o r ma n c e w a s t h a t w i t h t h e v i r a l l o a d i n c r e a s i n g , t h e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l l o w c o p i e s g r o u p( 4 . 1 0± O . 6 7 ) ×
l 0 / L , m e d i u m c o p i e s ro g u p( 3 . 9 2± 0 . 6 9 )×1 0 / L , h i g h c o p i e s ro g u p( 3 . 5 4±0 . 9 0 )×1 0 / L ] , t h e h e m o g l o b i n [ 1 o w c o — p i e s ro g u p( 1 2 9 . 6 6± 2 1 . 1 2)g / L ,m e d i u m c o p i e s g r o u p( 1 2 6 . 2 3±2 3 . 3 8 )g / L, h i g h c o p i e s g r o u p( 1 l 2 . 9 8±2 7 . 7 7)g / L ] , t h e h e ma t o c r i t ( 1 o w c o p i e s g r o u p 3 7 . 6 6±5 . 6 8 ,m e d i u m c o p i e s g r o u p 3 7 . 0 3±6 . 0 3,h i g h c o p i e s g r o u p 3 3 . 3 4 ±8 . 1 5) d e c r e a s e d( P =0 . 0 0 6 , 0 . 0 0 7, 0 . 0 1 0) , t h e me a n c o r p u s c u l a r v o l u me[ 1 o w c o p i e s g r o u p( 9 2 . 1 7± 6 . 5 3 )f L,m e d i u m c o p i e s g r o u p ( 9 4 . 8 5±7 . 9 5)f L,h i g h c o p i e s g r o u p( 1 0 1 . 6 3±1 1 . 3 3 )f L] ,t h e me a n c o r p u s c u l a r h e mo g l o b i n [ 1 o w c o p i e s g r o u p( 3 1 . 7 0± 2 . 2 2 )P g ,m e d i u m c o p i e s g r o u p( 3 3 . 1 1± 3 . 6 2 )P g , h i g h c o p i e s g r o u p ( 3 4 .6 5±3 .1 3) p g l ,t h e 。恚 a n c o r p u s c u l a r 。 e m o g l o b i n 。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l o w 。 o p i e s 。 r o u p ( 3 4 4 . 2 8±1 7 . 1 7 )g / L, m e d i u m c o p i e s g r o u p( 3 5 1 . 3 3±1 6 . 9 0 )g / L , h i g h c o p i e s ro g u p( 3 5 8 . 1 2±
1 5 . 6 7 )g / L ] , a n d t h e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w i d t h — 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 1 o w c o p i e s g r o u p( 5 2 . 4 9± 9 . 0 4 )f L , me d i u m c o p i e s g r o u p( 5 6 . 9 6± 7 . 1 9 )f L , h i g h c o p i e s ro g u p( 6 1 . 2 3 ± 7 . 2 3 )f L ]i n c r e a s e d ( P= 0 . 0 0 0 , 0 . 0 0 0 , 0 . 0 0 2 , 0 . 0 0 0 ) .C o n c l u s i o n :O b s e r v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v i r a l l o a d o n t h e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pa r a me t e r s i n c h r o n i c h e pa t i t i s B p a t i e n t s c a n r e le f c t t h e e f f e c t o f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 o n t h e i mmu ne r e s p o n s e a n d l i v e r f u n c t i o n i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p a t ho l o g i c a l s t a g e s ,p r o v i d i n g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t i v i r a l
t r e at me nt .
KE Y W ORDS He pa t i t i s B ,c h r o n i c;Vi r a l l o a d; Er y t h r o c y t e s
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在不 同的病變階段其免疫反 應(yīng)是 不 同 的 , 可分 為 免 疫 應(yīng)答 和 免疫 耐 受 階 段 。但
是 目前鮮 見文 獻(xiàn)探 討 乙型肝 炎病 毒載 量在不 同病 變 階段 對(duì)機(jī) 體免 疫 功 能 以及 肝 功 能 的影 響 , 本 文 通 過
分析 在不 同病 變 階段 、 不 同病 毒 載 量 對(duì)慢 性 乙型 肝
型肝炎防治指南《 病毒 性肝炎 防治方案》 的診斷標(biāo) 準(zhǔn)… , 同時(shí) 排 除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患 者 、 妊 娠期婦 女、
中、 重度 脂肪 肝患 者及 合并 其他 心血 管 、 腎等重 大臟 器 病變 患者 , 以及 曾接 受 過干 擾 素 及 核 苷類 藥 物 抗
病 毒治 療 的患者 。 1 . 2 儀 器 X E 2 1 0 0型全 自動(dòng) 血 細(xì)胞 計(jì) 數(shù) 儀 購 自 日本 S y s .
炎患 者紅 細(xì)胞 參數(shù) 的影 響 , 來 反 映病 毒 載量 在 不 同
病變階段對(duì)機(jī)體免疫功能以及肝功能的影響。
1 資料 與 方法
me x公 司 , A U 9 0 0型 全 自動(dòng) 生 化 分 析 儀 購 自 日本
O l y m p u s 公司, 熒光定量 P C R分析儀購 自德國 L i g h t -
c y c l e r R O C H公司。
1 . 1 研 究對(duì) 象
選取 2 0 0 8年 1 月至 2 0 1 1年 4月蘭 州 大學(xué) 第一
醫(yī)院 門診 和住 院的確 診為 慢 性 乙 型肝 炎 的 患者 3 7 3
1 . 3 方法
采用 普 通 干燥 管 抽 取被 測(cè) 者 清晨 空 腹 血 , 血 !
規(guī)標(biāo) 本用 乙二胺 四 乙酸 二鈉 抗 凝 直 接 上 機(jī) 檢測(cè) , 生
例, 男2 9 8例 , 女7 5例 , 年齡 1 8~ 6 0歲 , 其 中丙 氨 酸
轉(zhuǎn) 移酶 ( a l a n i n e t r a n s a m i n a s e , A L T )正 常的慢性 乙型
化標(biāo) 本 、 病毒 載量檢 測(cè)標(biāo)本 于 3 7℃水 浴箱 溫 浴 0 . 5
h后 離心 , 取 上 清液用 于檢 測(cè) , 所 有檢 測(cè) 均 于抽 血后 2 h內(nèi)完成 。 1 . 4 統(tǒng)計(jì) 學(xué)分 析
肝 炎 患者 1 2 3例 ( A L T< 4 0 U / L ) , A L T大 于 等 于 正 常上 限 、 且 小 于 2倍 增 高 的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1 2 8 例( 4 0 U / L ≤A L T<8 0 U / L ) , A 大 于等 于正 常 上 限 2倍 增 高 的慢 性 乙型 肝 炎 患者 1 2 2例 ( A L T≥8 0 U / L ) 。按病 毒載 量分 為低 復(fù) 制組 [ H B V D N A<4 . 0 ( 1 g c o p i e s / m L ) ] , 中復(fù) 制組 [ 4 . 0 ( 1 g c o p i e s / m L ) ≤ H B V D N A< 6 . 0( 1 g c o p i e s / mL ) ] , 高復(fù)制組 [ H B V D N AI >6 . 0 ( 1 g c o p i e s / mL ) ] 。分 別 觀察 在 不 同組 別 中 HB V 載量 對(duì) 紅 細(xì) 胞 系 統(tǒng) 參 數(shù) [ 紅細(xì)胞計(jì)數(shù) (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 R B C) 、 血紅 蛋 白( h e m o g l o b i n , H b ) 、 紅 細(xì)
采用 S P S S 1 7 . 0軟 件 分 析 數(shù) 據(jù) , 定 量 資 料 采 用 D u n n e t t T 3協(xié) 方 差 分 析 進(jìn) 行 統(tǒng) 計(jì) 學(xué) 處 理 , P <0 . 0 5 為差異有 統(tǒng)計(jì) 學(xué) 意義 。
2 結(jié) 果
不 同病 變 階段 的慢 性 乙型肝 炎患 者 的病 毒 載量 H B V D N A與紅 細(xì)胞 系 統(tǒng)參 數(shù) 之 間 的協(xié) 方差 分 析 見 表 1 —3 。在 A L T正常組 中 , 病毒 載量對(duì) 紅 細(xì)胞 系統(tǒng) 參 數(shù)影 響較 弱 , 而在 A L T異 常組 中 , 病 毒 載 量 對(duì) 紅
細(xì)胞 系統(tǒng) 參 數(shù)有 明顯 影 響 , 且以 A L T≥正 常 上 限 2
胞 壓積 (h e ma t o c r i t , H C T ) 、 紅 細(xì)胞 平 均 體 積 ( me a n c o r p u s c u l a r v o l u m e ,MC V) 、 紅 細(xì) 胞平 均 血 紅 蛋 白量
( m e a n c o pu r s c u l a r h e m o g l o b i n , MC H) 、 紅細(xì)胞 平 均血
紅蛋 白濃 度 ( m e a n c o pu r s c u l r a h e m o g l o b i n c o n c e n t r a .
倍 組 中 為 甚 。具 體 表 現(xiàn) 為 隨 著 病 毒 載 量 的增 加 , R B C、 H b 、 H C T降 低 ( P=0 . 0 0 6 , 0 . 0 0 7 , 0 . 0 1 0 ) , 而
MC V、 M C H、M C H C、 R D W— S D升高 ( P =0 .0 0 0 ,
0 . 0 0 0, 0 . 0 0 2 , 0 . 0 0 0 ) 。
t i o n , MC H C) 、 紅 細(xì)胞 分 布寬度 標(biāo) 準(zhǔn)差 (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w i d t h — 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 , R D W. S D) ] 的影
響 。慢性 乙型肝 炎 的 診 斷標(biāo) 準(zhǔn) 符 合 2 0 1 0年 慢 性 乙
高
鵬, 等
病毒載量對(duì)不 同病變 階段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紅細(xì)胞參數(shù)的影響及其臨床意義
表 1 慢性 乙型肝 炎 A 正 ;颊卟《 載量與紅細(xì)胞系統(tǒng)參數(shù)的協(xié)方差分析( n=1 2 3 )
Ta b l e 1 C o v a r l a n c e a n a l y s i s o f v i r a l l o a d a n d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s y s t e m p a r a me t e r s i n A n o r ma l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p a t i e n t s ( n:1 2 3)
P <0 . 0 5, .1 o w c o p i e s g r o u p;AL T,a la n i n e t r a n s a mi n a s e ;RBC,r e d b l o o d c e l l ;Hb,h e mo g l o b i n;HCT,h e ma t o c r i t ;MCV,me a n c o r p u s c u l r a v o l u me;MCH ,me a n c o r p u s c u l a r h e mo g l o b i n;MCHC,me a n c o r p u s c u l a r h e mo g l o b i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RDW — S D,r e d b l o o d c e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wi d t h— 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 .
表 2 慢性乙型肝炎 2倍正常上限 >A L T > 正常上限患者病毒 載量與紅細(xì)胞系統(tǒng)參數(shù)的協(xié)方差分析(  ̄ n=1 2 8 )
Ta b l e 2 C o v a r i a n e e a n a l y s i s o f v i r a l l o a d a n d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s y s t e m p a r a me t e r s i n ALT g r e a t e r t h n a o r e q u a l t o t h e u p p e r l i mi t o f n o r ma l
a n d l e s s t h n a 2 t i me s h i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u p p e r l i m i t o f n o r ma l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p a t i e n t s ( n:1 2 8 )
}P <0 . 0 5, .1 o w c o p i e s g r o u p;
<O . 0 5, . me d i u m c o p i e s g r o u p;Ab b ev r i a t i o n s a s i n t a b l e 1
表 3 慢性乙型肝炎 A L T>  ̄2倍 正常上限患者病毒載量與紅細(xì)胞 系統(tǒng)參數(shù) 的協(xié)方差分析( n=1 2 2 )
Ta b l e 3 Co v a r i nc a e a n ly a s i s o f v i r l a l o a d a n d r e d b l o d o c e l l s y s t e m p a r a me t e r s i n AL T g r e a t e r t h n a o r e q u a l t o 2 t i me s h i g h e r t h n a t h e
u p p e r l i m i t o f n o r ma l c h on r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p a t i e n t s ( n=1 2 2 )
P <O. 0 5,/ ) 8 .1 o w c o p i e s g r o u p;# P <O. 0 5,m 。恚 d i u m c o p i e s g r o u p;Ab b r e v i a t i o n s a s i n t a b l e 1
3 討 論
織 中度 或嚴(yán) 重炎 癥壞 死 , 肝 纖維 化可 快速 進(jìn)展 , 部分
患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 和肝衰竭 J , 但 是 目前 尚缺
乏 文獻(xiàn) 探討 病毒 載量 對(duì)不 同病 變狀態(tài) 下肝 功能 的影
慢性 乙型 肝 炎 患 者可 處 于 不 同 的病 變 階段 , 具
體分 為免 疫 耐受期 、 免 疫 清 除期 、 非 活 動(dòng)或 低 ( 非) 復(fù)制 期 以及再 活 動(dòng) 期。 。在 不 同 階段 , 免 疫 反 應(yīng) 是 不 同的 , 可表 現(xiàn) 為免 疫 耐 受 和 免 疫 應(yīng) 答 。 當(dāng)機(jī) 體 處
響, 在臨床抗病毒治療 中, 常 以肝功能異 常, 特別是 血清 A L T >正常上限 2  ̄ 倍作為機(jī)體進(jìn)入免疫活動(dòng)期 的指標(biāo) 之 一 _ 6 J 。本 研 究 以 此 為 標(biāo) 準(zhǔn) 分 組 判 斷 在 不 同病變狀態(tài)下, 病毒載量對(duì)紅細(xì)胞參數(shù)的影響 , 間接 反映病毒載量對(duì)機(jī)體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的影響。 有文獻(xiàn)顯示【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紅細(xì)胞參數(shù) 可 以反 映肝 功能 的狀態(tài) , 這是因?yàn)?: ( 1 ) 隨 著肝 細(xì) 胞
于免疫耐受狀態(tài) , 機(jī)體不發(fā)生免疫應(yīng)答 , 多成為無癥
狀 攜 帶者 , 血 清 AL T水 平 正 常 , 肝 組 織 學(xué) 無 明顯 異
常, 并可維持?jǐn)?shù) 年甚至數(shù) 十年 J , 而當(dāng)機(jī)體處 于免
疫 應(yīng)答 狀態(tài) 時(shí) , 常伴有 A L T持 續(xù) 或 間 歇 升 高 , 肝 組
北
京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 醫(yī)
學(xué)
版 )
J O U R N A L O F P E K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H E A L T H S C I E N C E S )
大量 壞死 , 肝貯 備 維 生 素 B 1 2 、 葉酸、 鐵 的功 能 急劇 下降 , 同時(shí)肝 細(xì) 胞 攝取 、 合 成 造 血 物 質(zhì) 的能 力 也 下 降。 。( 2 ) 在 慢 性 乙型 肝 炎 活 動(dòng) 期 , 機(jī) 體 免疫 功 能 紊亂 , 肝 細(xì)胞壞 死 加 重 , 釋 放 的腫 瘤 壞 死 因子 、 內(nèi)毒 素 和多種 細(xì)胞 因子 [ 如 白細(xì)胞 介 素一 1(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 1 ,
I L . 1 ) 、 白細(xì)胞 介素 - 6 (i n t e r l e u k i n 6, - I L 6) - 、 腫瘤 壞 死
源性 溶血
。在 臨床上 , 對(duì) 于這類 處 于活動(dòng)期 的
患者 , 多采 用 抗病毒 治療 。 紅 細(xì)胞 學(xué) 檢 查是 臨 床 上最 常 用 的一 項(xiàng) 檢查 , 也 是無 創(chuàng)性 檢查 。本 文 的結(jié)果顯 示在 不 同的免 疫反 應(yīng) 階段 , 綜 合考 慮紅 細(xì) 胞參 數(shù) 與 病 毒 載 量 的關(guān) 系 可 以 反 映機(jī) 體 的免疫狀 況 。 綜 上所 述 , 通 過 觀察 病 毒 載量 對(duì) 慢 性 乙型 肝 炎 患者 紅細(xì)胞 系統(tǒng) 參數(shù) 的影 響 , 可 以反 映在 不 同病 變
階段 乙型肝 炎病 毒 與免 疫 反 應(yīng) 的關(guān) 系 , 以及 對(duì) 肝 功
因子 ( t u m o r 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 , T N F ) 等] 增多 , 一方面造 成繼發(fā)性肝微循環(huán)障礙 , 同時(shí)可能激發(fā)多克隆 B細(xì) 胞 或化 學(xué)物 質(zhì)與 紅細(xì)胞 膜 相結(jié)合 , 改 變其抗 原性 , 產(chǎn) 生 自身 抗體 , 出現(xiàn) 免 疫 性 溶 血 一 1 0 ] 。( 3 ) 同 時(shí)大 量
內(nèi)毒 素 、 I L . 1 、 I L 一 6等 細(xì) 胞 因子 和 炎性 介 質(zhì) 釋 放 , 很 可 能直 接 干擾骨 髓 的造血 功 能 , 導(dǎo) 致 紅 細(xì) 胞 的粗 制
能 的影 響 , 還 可 以為 臨床抗 病毒 治療提 供理 論支 持 。
參 考 文 獻(xiàn)
[1 ] 中華醫(yī)學(xué)會(huì)傳染病 學(xué)會(huì)肝病 分會(huì). 病毒 性肝炎 防治方 案[ J ] . 中華肝病雜志 , 2 0 1 0,1 2 ( 6 ): 3 2 4— 3 2 6 . [2]Mc M a h o n B J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a n d n a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o f h e p a t i t i s B[ J ] .
S e mi n L i v e r D i s , 2 0 0 5, 2 5( S u p p l 1 ) : 3— 8 . 『 3] S h i Y H,S h i C H.Mo l e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a n d s t a g e s o f c h r o n i c
濫造 。( 4 ) 乙型肝炎病毒可導(dǎo)致 自 身免疫功能紊 亂, 產(chǎn) 生多 種 自身抗體 和 補(bǔ)體 , 這些抗 體 和補(bǔ)體 被紅 細(xì)胞膜 吸附 , 使 紅細(xì) 胞致 敏 , 這 些致 敏紅 細(xì)胞 可能被 巨噬 細(xì)胞識(shí) 別并 吞 噬破壞 ” 。因此 , 本 文 以紅 細(xì)
胞參 數(shù)來 反 映肝功 能 , 判 斷在 不 同免疫狀 態(tài) 下 , 病 毒
載量對(duì) 肝 功能 的影 響 。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 J ] .Wo r l d J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2 0 0 9, 1 5
( 2 5 ) :3 0 9 9— 3 1 0 5 .
[ 4] 葉仁高 , 陸再英 .內(nèi)科學(xué)[ M ] . 6 版.北京 : 人 民衛(wèi) 生出版社 ,
2 0 05:4 3 1—4 3 2.
[ 5] G u X, Ya n g X,Wa n g D,e t a 1 .C o mp a r i s o n a n d s i g n i i f c nc a e o f
s p e c i i f c a n d n o n — s p e c i i f c c e l l u l a r i mmu n i t y i n p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r o n i c
由本 文 結(jié) 果 可 見 , 當(dāng)A L T在正 常范 圍 內(nèi) , 病 毒 載量 對(duì)紅 細(xì)胞 系統(tǒng) 參數(shù) 影 響較 弱 , 而A L T出現(xiàn) 異 !
時(shí), 特別 是 A L T出現(xiàn) 明顯 異常 , 即A L T ≥正常上 限 2
h e pa t i t i s B c a u s e d b y i n f e c t i o n wi t h g e n o t y p e s B o r C o f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us r [ J ] .S c i C h i n a C L i f e S c i , 2 0 0 9, 5 2 ( 8 ) : 7 1 9—7 2 3 . [ 6]Va l s a ma k i s A.Mo l e c u l a r t e s t i n g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o f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J ] .C l i n Mi c r o b i o l R e v ,2 0 0 7,2 0( 3 ) :
4 2 6 —4 3 9.
倍 時(shí)病毒 載量 對(duì)紅 細(xì)胞 系 統(tǒng)參 數(shù) 有 明顯 影 響 。A L T 正 常 的慢 性 乙型 肝炎 患 者 多 為 無癥 狀 攜 帶 者 , 此 時(shí) 機(jī) 體多 處于 免疫 耐受 期 , 即 乙 型肝 炎 病毒 不 引起 病 理 性免 疫反 應(yīng) , 肝 功能 多不 受損 , 故 而紅細(xì) 胞 系統(tǒng)參 數(shù) 多正 常 , 此 時(shí)病 毒 載量 的高 低 對(duì) 紅 細(xì)胞 系統(tǒng) 參 數(shù) 無影響, 而 臨床上 對(duì)這 類患 者多 以觀察 為 主 , 不 建議
抗 病毒 治療 。
[ 7 ]L o u Y,Wa ng M,Ma o W.C l i n i c l a u s e f u l n e s s o f m e a s u i r n g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w i d t h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 e p a t i t i s B『 J ] .P L o S
O n e , 2 0 1 2 , 7 ( 5 ) :1 4 1—1 5 0 .
[8]T e f f e i f A .A n e m i a i n a d u l t s : a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a p p r o a c h t o d i a g n o s i s l J 1 .Ma y o C l i n P r o c , 2 0 0 3 , 7 8: 1 2 7 4—1 2 8 0 . [9]V o g e l A,Ma n n s MP ,S t r a s s b u r y C P .A u t o i mm u n i t y a n d v i us r e s [ J ] .C l i n L i v e r D i s , 2 0 0 2 , 6( 3 ): 7 3 9— 7 5 3 . [ 1 O ]G u XB,Y a n g X J ,Wa ng D,e t 1.R a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s e l x l m
HBV DNA l e v e l a n d HB V? s p e c i i f c,n o n s p e c i i f c c y t o t o x i c T l y m—
p h o c y t e s a n d n a t u r a l k i l l e r c e i l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對(duì)于 A L T異 常的慢 性 乙型 肝 炎患 者 , 病 毒 載量
[ J ] .C h i n Me d J( E n g J ) , 2 0 0 9 ,1 2 2 ( 1 8 ): 2 1 2 9— 2 1 3 2 .
[ 1 1 ]G o n z l a e z — C a s a s R,G a r c i a . B u e y L,J o n e s E A,e t a 1 .S y s t e ma t i c
r e v i e w :h e p a t i t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a p l a s t i c a n a e mi a -a s y n d r o me a s s o c i a —
對(duì) 紅細(xì) 胞 系統(tǒng)參 數(shù) 有 明顯 影 響 , 隨著 病 毒 載量 的增 高, 紅 細(xì)胞數(shù) 量越 少 , 體積 增大 , 形態(tài) 差異 越大 , 其可 能機(jī)制 是 因?yàn)樵?免 疫 應(yīng)答 期 , 病毒 載 量 與 機(jī) 體免 疫 功能 密切 相關(guān) , 當(dāng)病 毒載量 越 大 , 機(jī) 體 的病 理性 免疫 反 應(yīng)越 強(qiáng)烈 。一 方 面使肝 功能 損傷 越嚴(yán)重 , 肝 攝取 、 合 成 的造血 物質(zhì) 的能 力越 差 , 從 而使 紅 細(xì) 胞 的 生長(zhǎng) 發(fā)育受 到 影響 ; 另一 方面 , 病理 性免 疫反應(yīng) 可 以釋放
t e d w i t h a b n o r ma l i mmu n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J ] .A l i me n t P h a r m a c o l
T h e r ,2 0 0 9,3 0: 4 3 6 —4 4 3.
[ 1 2 ]G u XB, Y a n g X J ,L u Z H ,e t a 1 .A l t e r a t i o n i n c e l l u l r a i m mu n i t y
a f t e r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d e t e i r o r a t e d i n t o s e v e r e h e p a t i t i s nd a i t s
s i ni g i f c a n c e[ J ] .H e p a t Ma n, 2 0 1 1 , 1 1 ( 1 0 ) : 8 1 0—8 1 5 . [ 1 3 ]G o n z a l e z — C a s a s R, J o n e s E A,Mo r e n o - O t e r o R .S p e c t r u m o f a n e —
m i a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c h r o n i c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 1 . Wo r l d J G a s t r o e n — t e r o l , 2 0 0 9, 1 5 ( 3 7 ) : 4 6 5 3—4 6 5 8 .
[ 1 4 ]L a i M, d ’ O n o f r i o G,V i s c o n t i E,e t a 1 .Ae t i o l o g i c a l f a c t o r s r e l a ~
t e d t o a p o s i t i v e d i r e c t a n t i g l o b u l i n t e s t r e s u l t i n h u ma n i mmu n o de —
出大量的內(nèi)毒素、 炎性介質(zhì)和細(xì)胞因子等, 它們既可 以直接影響到骨髓造血微環(huán)境和造血干細(xì)胞 , 使紅
細(xì) 胞 的生長(zhǎng) 發(fā)育 受 到 影 響 , 同時(shí) 又 可直 接 作 用 于外 周 血 中成熟 的紅 細(xì)胞 , 改 變紅 細(xì)胞膜 結(jié) 構(gòu) , 使 紅細(xì) 胞 表面抗 原性 發(fā)生 改 變 , 從 而 使 紅 細(xì)胞 更 容 易 被 脾臟 巨 噬細(xì)胞 系統(tǒng)破 壞 或 發(fā) 生 異形 性 變 化 , 或 者 直 接 導(dǎo) 致紅 細(xì)胞 抗原性 改 變 , 被 機(jī)體 免疫 系統(tǒng) 清除 , 發(fā)生 內(nèi)
i f c i e n c y v i us r i n f e c t e d p a t i e n t s[J] .V o x S a n g , 2 0 0 6 , 9 0(4) :
3 2 5 —3 3 0 .
[ 1 5 ]H i g g i n s J M,Ma h a d e v a n L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p o p u l a —
t i o n d y n a mi c s o f c i r c u l a t i n g h u ma n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s『 J ] .P r o c N a t l
A c a d S c i U S A, 2 0 1 0, 1 0 7 ( 4 7 ) : 2 0 5 8 7— 2 0 5 9 2 .
( 2 0 1 3 - 0 9 — 1 3收 稿 )
( 本文編輯 : 劉 淑萍)
本文關(guān)鍵詞:病毒載量對(duì)不同病變階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紅細(xì)胞參數(shù)的影響及其臨床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hào):1588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5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