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方法的恐慌人群的疏散控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8 03:01
經(jīng)濟全球化的推動,使得各國經(jīng)濟得到迅猛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群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巨增。而當前,消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動越來越豐富,尤其是節(jié)假日,大型商場、影院、體育館等場所到處都是人頭攢動。大量聚集人群組織的一系列活動給城市公共安全無形中帶來了很大的風險。近年來,很多高密度人群場所由于突發(fā)事故發(fā)生了很多踩踏事件,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生命財產(chǎn)損失。因此,如何在緊急事件下將高密度人群合理撤離危險區(qū)域,成了迫切且必要的人群疏散研究課題。實際疏散過程中人群速度的合理調(diào)控是實現(xiàn)安全疏散的重要手段,而災害下人群的心理變化和前方人群密度是影響人群速度調(diào)節(jié)的兩個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對災難發(fā)生時速度較大的恐慌人群和一般速度的普通人群進行速度調(diào)控。首先,從宏觀流體的角度入手,采用空間離散化的方法,根據(jù)兩種不同的人群分別建立人群疏散的宏觀動態(tài)模型。其次,由于反饋控制可以控制想要控制的量,在恐慌人群中引入反饋控制方法對速度進行調(diào)控,使得人群最終以低速前進,疏散過程不出現(xiàn)堵塞情況?紤]速度調(diào)節(jié)受前方人群密度影響,而分布式控制方法可以實現(xiàn)被控對象單獨控制的同時進行信息共享,因此在普通人群疏散過程中改進反饋...
【文章來源】:南京郵電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擁擠的樓道
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除了進行安全教育,握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有效提升師生應動等引發(fā)的踩踏事故尤其多,死亡人數(shù)也相對較多難。因此,我們必須把人群的安全疏散問題作為安圖 1.1 擁擠的樓道
國家社會必須要采取相關(guān)的方案去面對并解決未來將全作為重點攻克對象,把關(guān)于“公共場所的突發(fā)事件的防要務。發(fā)展過程中人們密切關(guān)注的問題。為了幫助減少突發(fā)災究學者對公共場合的人群疏散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大致算機模擬現(xiàn)實中建筑的構(gòu)造,仿真實現(xiàn)建筑中人群的疏散性;(2)通過仿真軟件設置疏散過程中人群自身的特征或據(jù)這些因素對疏散的影響程度,提出合理的疏散預案;的疏散模型,或改進現(xiàn)有模型與算法,仿真驗證提出或性;(4)人群疏散的控制研究,主要是對人群速度、密度控制器,使得疏散過程中可以實時地對人群速度、密度及行平穩(wěn)疏散,避免因擁擠造成的疏散停止,減小疏散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社會力模型的機場人員疏散建模研究[J]. 鐘少波,余致辰,楊永勝,孫超,黃全義.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18(10)
[2]連續(xù)交通流模型的有限差分近似解法分析[J]. 付立家,王亞楠. 公路交通技術(shù). 2017(02)
[3]A Fractional Micro-Macro Model for Crowds of Pedestrians Based on Fractional Mean Field Games[J]. Kecai Cao,Yang Quan Chen,Daniel Stuart.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2016(03)
[4]密度場下的短程社會力模型[J]. 紀慶革,何浩,王福川. 計算機科學. 2015(06)
[5]疏散模擬軟件STEPS與Pathfinder對比研究[J]. 杜長寶,朱國慶,李俊毅. 消防科學與技術(shù). 2015(04)
[6]交通流流體力學模型與非線性波[J]. 張鵬,王卓,黃仕進. 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 2013(01)
[7]某高層公共建筑樓梯間人員疏散研究[J]. 李自娟,劉剛,房志明. 消防科學與技術(shù). 2012(06)
[8]雙向行人流的多格子模型[J]. 傅玲,鄧敏藝,孔令江,劉海英.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2(02)
[9]基于Pathfinder和FDS的火場下人員疏散研究[J]. 徐艷秋,王振東. 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shù). 2012(02)
[10]人群疏散虛擬現(xiàn)實模擬系統(tǒng)——Guarder[J]. 王兆其,毛天露,蔣浩,夏時洪.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10(06)
博士論文
[1]室內(nèi)場景下人群疏散的若干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 朱金龍.吉林大學 2016
[2]集群運動同步與恐慌人群疏散研究[D]. 鄒游.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2016
[3]密集人群疏散行為建模與動態(tài)特性研究[D]. 屈云超.北京交通大學 2015
[4]面向軋制過程的RP-Agent分布式協(xié)同控制系統(tǒng)研究[D]. 李宏杰.太原科技大學 2013
[5]流程工業(yè)分布式控制多Agent模型及控制技術(shù)研究[D]. 張烈平.昆明理工大學 2011
[6]大型場館人員疏散仿真研究[D]. 黃希發(fā).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馬爾可夫模型的行人運動建模與疏散研究[D]. 魏成杰.北京交通大學 2018
[2]基于模糊決策的建筑內(nèi)人員疏散行為建模與仿真[D]. 趙雪.北京建筑大學 2016
[3]基于滑模方法的人群疏散控制與仿真研究[D]. 戴亞萍.南京郵電大學 2014
[4]改進的社會力模型在綜合客運樞紐設施效率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 田小川.吉林大學 2012
[5]基于Multi-Agent的人群疏散仿真模型的研究[D]. 魏超.中南大學 2011
[6]基于多格子格子氣模型的人群疏散仿真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 李青.中山大學 2011
[7]基于多智能體的建筑物內(nèi)疏散仿真研究[D]. 黃華.華中科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84138
【文章來源】:南京郵電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擁擠的樓道
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除了進行安全教育,握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有效提升師生應動等引發(fā)的踩踏事故尤其多,死亡人數(shù)也相對較多難。因此,我們必須把人群的安全疏散問題作為安圖 1.1 擁擠的樓道
國家社會必須要采取相關(guān)的方案去面對并解決未來將全作為重點攻克對象,把關(guān)于“公共場所的突發(fā)事件的防要務。發(fā)展過程中人們密切關(guān)注的問題。為了幫助減少突發(fā)災究學者對公共場合的人群疏散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大致算機模擬現(xiàn)實中建筑的構(gòu)造,仿真實現(xiàn)建筑中人群的疏散性;(2)通過仿真軟件設置疏散過程中人群自身的特征或據(jù)這些因素對疏散的影響程度,提出合理的疏散預案;的疏散模型,或改進現(xiàn)有模型與算法,仿真驗證提出或性;(4)人群疏散的控制研究,主要是對人群速度、密度控制器,使得疏散過程中可以實時地對人群速度、密度及行平穩(wěn)疏散,避免因擁擠造成的疏散停止,減小疏散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社會力模型的機場人員疏散建模研究[J]. 鐘少波,余致辰,楊永勝,孫超,黃全義.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18(10)
[2]連續(xù)交通流模型的有限差分近似解法分析[J]. 付立家,王亞楠. 公路交通技術(shù). 2017(02)
[3]A Fractional Micro-Macro Model for Crowds of Pedestrians Based on Fractional Mean Field Games[J]. Kecai Cao,Yang Quan Chen,Daniel Stuart.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2016(03)
[4]密度場下的短程社會力模型[J]. 紀慶革,何浩,王福川. 計算機科學. 2015(06)
[5]疏散模擬軟件STEPS與Pathfinder對比研究[J]. 杜長寶,朱國慶,李俊毅. 消防科學與技術(shù). 2015(04)
[6]交通流流體力學模型與非線性波[J]. 張鵬,王卓,黃仕進. 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 2013(01)
[7]某高層公共建筑樓梯間人員疏散研究[J]. 李自娟,劉剛,房志明. 消防科學與技術(shù). 2012(06)
[8]雙向行人流的多格子模型[J]. 傅玲,鄧敏藝,孔令江,劉海英.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2(02)
[9]基于Pathfinder和FDS的火場下人員疏散研究[J]. 徐艷秋,王振東. 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shù). 2012(02)
[10]人群疏散虛擬現(xiàn)實模擬系統(tǒng)——Guarder[J]. 王兆其,毛天露,蔣浩,夏時洪.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10(06)
博士論文
[1]室內(nèi)場景下人群疏散的若干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 朱金龍.吉林大學 2016
[2]集群運動同步與恐慌人群疏散研究[D]. 鄒游.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2016
[3]密集人群疏散行為建模與動態(tài)特性研究[D]. 屈云超.北京交通大學 2015
[4]面向軋制過程的RP-Agent分布式協(xié)同控制系統(tǒng)研究[D]. 李宏杰.太原科技大學 2013
[5]流程工業(yè)分布式控制多Agent模型及控制技術(shù)研究[D]. 張烈平.昆明理工大學 2011
[6]大型場館人員疏散仿真研究[D]. 黃希發(fā).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馬爾可夫模型的行人運動建模與疏散研究[D]. 魏成杰.北京交通大學 2018
[2]基于模糊決策的建筑內(nèi)人員疏散行為建模與仿真[D]. 趙雪.北京建筑大學 2016
[3]基于滑模方法的人群疏散控制與仿真研究[D]. 戴亞萍.南京郵電大學 2014
[4]改進的社會力模型在綜合客運樞紐設施效率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 田小川.吉林大學 2012
[5]基于Multi-Agent的人群疏散仿真模型的研究[D]. 魏超.中南大學 2011
[6]基于多格子格子氣模型的人群疏散仿真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 李青.中山大學 2011
[7]基于多智能體的建筑物內(nèi)疏散仿真研究[D]. 黃華.華中科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841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9841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