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中鉛痕量的光波導高靈敏探測
本文選題:導波光學 + 鉛離子; 參考:《傳感技術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提出了一種基于雙面金屬包覆波導結構的高靈敏光學傳感器,利用入射激光在小角度入射時所激發(fā)的超高階導模為探針,并結合鉛離子與苯肼硫碳酰偶氮苯的特異性顯色機理,對飲水中鉛離子痕量進行低濃度探測。理論與實驗結果研究表明,該光學傳感器的檢測極限可達到1μg/L,該方法是一種需樣少、耗時短、實時性好、穩(wěn)定性高和價格低廉的在線檢測新技術,預計可為我國環(huán)境保護和食品安全領域提供一種全新的重金屬離子檢測路線。
[Abstract]:A highly sensitive optical sensor based on double-side metal-coated waveguide structure is proposed. The ultra-high order guided mode excited by incident laser at a small angle is used as a probe, and the specific color reaction mechanism of lead ion and thiocarbazobenzene is combined.Trace lead ion in drinking water was detected with low concentration.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optical sensor can reach 1 渭 g / L, and this method is a new on-line detection technique with less sample requirement, shorter time consuming, better real-time performance, higher stability and lower price.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new detection route for heavy metal ion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food safety in China.
【作者單位】: 宜春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664043,61168002)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2BAB201048)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落地計劃項目(KJLD14089) 宜春市產學研科技合作項目(YCSKJJ2014001)
【分類號】:TP2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侯玉娥;;鉛離子選擇電極測定氰戊菊酯廢水中的硫酸根[J];化學傳感器;1993年03期
2 杜建中;丁玉蓉;;鉛離子選擇電極測定部分固體飲料中磷酸根[J];化學傳感器;1993年04期
3 車化龍;胡靜巍;宋振洋;;鉛Pb~(2+)在自由流電泳芯片(μ-FFE)中運動軌跡的仿真[J];價值工程;2014年19期
4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錢功明;李茂林;劉濤;陳鐵軍;;羥基磷灰石去除水溶性鉛離子作用機理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陳永貴;張可能;鄒銀生;葉為民;;粘土固化注漿帷幕吸附鉛離子的影響因素[A];第二屆全國環(huán)境巖土與土工合成材料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8年
3 方盧秋;;施用鉀肥對鉛離子在三峽庫區(qū)消落帶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響[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五卷)[C];2013年
4 聶丹丹;吳海燕;鄭琪珊;葉培榮;郝艷麗;郭良洽;付鳳富;陳國南;;基于脫氧核酶檢測鉛離子的熒光方法研究[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5 王勇;楊秀榮;;基于單分子模擬過氧化氫脫氧核酶比色檢測鉛離子[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9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郭陽;劉越;唐艷麗;;基于DNAzyme重金屬離子的檢測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4分會:納米生物傳感新方法[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靈芳;等離子強化碳納米管及其復合物電極電容去除鉛離子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2 鄒衛(wèi)華;錳氧化物改性過濾材料對銅和鉛離子的吸附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3 Syed Mazhar Shah;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用于重金屬離子的富集和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世秀;基于DNAzyme和石墨烯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云南民族大學;2015年
2 趙紅;碘和鉛離子刺激性作用靶點發(fā)現(xiàn)和機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張龍強;鋼渣處理含鉛、鎘廢水的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4 李非非;共同暴露納米ZnO和鉛離子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肝臟毒性[D];山東大學;2015年
5 鄧大慶;新型檢測重金屬汞、鉛離子的生物傳感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6 李云靜;基于鉛離子催化光度特性的氡輻射檢測新方法[D];南華大學;2015年
7 趙鍵;改性甘蔗渣對鉛離子的吸附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5年
8 葛華麗;基于功能化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在電化學分析中的應用[D];揚州大學;2015年
9 許永杉;殼聚糖接枝聚合物的制備及其在聚丙烯非織造布上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5年
10 楊婷茹;有機—無機復合離子交換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51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75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