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棒位法測量控制棒總價值
本文關鍵詞: 恒定反應性法 反應性 本底電流 控制棒價值 動態(tài)刻棒 出處:《原子能科學技術》2017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控制棒價值測量的準確度與效率對核電廠的安全性與經(jīng)濟性具有重要影響。在動態(tài)刻棒等反應性測量工作中,本底與中子源對探測器有顯著影響,致使根據(jù)實測電流計算得到的反應性顯著偏離真實值;邳c堆逆動態(tài)方程,通過對本底與中子源影響的分析,利用固定棒位狀態(tài)下的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反應性并得到控制棒總價值,給出了一種不受本底與中子源影響的簡便的控制棒總價值測量計算方法,并在零功率實驗裝置上進行驗證。結果表明,該方法可有效避免本底和中子源組件對反應性探測的影響,并簡化了離線理論計算,其與周期法計算結果的相對偏差在1%以內(nèi)。
[Abstract]: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control rod value measurement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afety and economy of nuclear power plant. The reactivity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current deviates significantly from the real value. Based on the point reactor inverse dynamic equation, the influence of background and neutron source is analyzed. The reactivity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measurement data at fixed rod position and the total value of the control rod is obtained.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total value of the control rod is presented,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background and neutron sour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influence of background and neutron source assembly on reactivity detection and simplify the off-lin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he relative deviation from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periodic method is less than 1%.
【作者單位】: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程技術研究部;
【分類號】:TL362.6
【正文快照】: 反應堆在初裝料和每次換料后均需進行控制棒價值刻度。20世紀末從美國西屋公司發(fā)展起來的動態(tài)刻棒法在控制棒連續(xù)快速下插過程中進行價值刻度,通過離線程序的計算進行空間效應修正,大幅縮減了測量時間,并減少了人因失誤的可能性[1]。但動態(tài)刻棒法需要反應堆物理及中子動力學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光明;落棒法測量所有控制棒全插時的棒價值[J];核科學與工程;2005年02期
2 黃勇;王濤;;粗網(wǎng)節(jié)塊法中控制棒尖端效應研究[J];核科學與工程;2013年01期
3 馬大園 ,A.D'angelo;控制棒計算的輸運效應[J];核動力工程;1985年05期
4 郭海兵;李潤東;牛偉力;;臨界外推中對控制棒價值非線性的修正[J];原子能科學技術;2013年01期
5 陳雄月 ,錢紀生;鈾水柵上硼溶液微分、積分價值測量及控制棒效率對比[J];核動力工程;1984年04期
6 趙晶;李富;劉志宏;石秀安;;高溫氣冷堆控制棒硼燃耗特性分析[J];原子能科學技術;2011年12期
7 田和春;;多層圓柱形控制棒參數(shù)的計算方法和計算程序[J];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1989年00期
8 袁履正 ,夏延齡 ,王里玉;控制棒效率的測量[J];核動力工程;1981年04期
9 劉永康,劉漢剛,單文志;熱中子研究堆薄板型控制棒價值計算[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1年04期
10 王國華,唐錫定;HFETR控制棒價值刻度實驗[J];核動力工程;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周雪梅;劉桂民;趙漢財;陳志軍;黃國慶;;核反應堆中控制棒價值的研究[A];第三屆全國核技術與應用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文集[C];2012年
2 蔡光明;;落棒法測量ARI控制棒價值[A];第二屆全國反應堆物理與核材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黃勇;控制棒尖端效應及時空動力學方程剛性限制法求解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2 唐松乾;控制棒尖齒效應修正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689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46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