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扭轉(zhuǎn)準零剛度的振動角度傳感系統(tǒng)
本文關鍵詞:新型扭轉(zhuǎn)準零剛度的振動角度傳感系統(tǒng) 出處:《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7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振動角度 傳感系統(tǒng) 準零剛度 非線性動力學
【摘要】:針對工程實踐中絕對振動角度難以直接測量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帶有凸輪滾珠裝置的新型扭轉(zhuǎn)準零剛度的振動角度傳感系統(tǒng)。依據(jù)傳感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特點,分析了其測量機理;在靜力學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傳感系統(tǒng)的非線性動力學模型;采用諧波平衡法研究了壓簧預壓縮量、阻尼比和被測信號幅值對動態(tài)測量性能的影響。數(shù)值仿真結(jié)果表明,即使壓簧預壓縮量有4%的誤差,對于相應線性系統(tǒng)固有頻率0.3倍頻以上的小幅振動,實時測量誤差仍然可以控制在3%以內(nèi)。該系統(tǒng)可以為諸多振動控制問題提供一個方便、廉價、直接、精確的扭振狀態(tài)測量方案。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absolute vibration angle is difficult to be measured directly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 new vibration angle sensing system with torsional quasi zero stiffness with cam ball device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ing system. The measuring mechanism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static analysis, th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the sens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effects of pre-compression shrinkage, damping ratio and amplitude of measured signal on the dynamic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are studied by using harmonic balance metho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even the pre-compression shrinkage of the spring is 4% error. The real-time measurement error can still be controlled within 3% for the small vibr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linear system whose natural frequency is more than 0. 3 times. The system can provide a convenient, cheap and direct method for many vibration control problems. Accurate measurement scheme of torsional vibration state.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汽車工程學院;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噪聲振動和安全技術(shù)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高技術(shù)研究發(fā)展計劃資助項目(2012AA111803) 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項目(NVHSKL-201502)
【分類號】:TP212
【正文快照】: 動力學系統(tǒng)的狀態(tài)測量是系統(tǒng)辨識[1-2]、振動控制[3-4]等諸多工程實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大量的振動平臺(車載光學平臺、船用精密儀器、無人機平臺等)需要依賴于實時準確的絕對狀態(tài)反饋才能獲得良好的主動振動控制效果[5-7]。在動力學系統(tǒng)中通常采用加速度計/陀螺儀來測量絕對加速度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董光旭;羅亞軍;嚴博;張希農(nóng);;基于正負剛度并聯(lián)的低頻隔振器研究[J];航空學報;2016年07期
2 袁國平;史小平;李隆;;航天器姿態(tài)機動的自適應魯棒控制及主動振動抑制[J];振動與沖擊;2013年12期
3 劉興天;黃修長;張志誼;華宏星;;激勵幅值及載荷對準零剛度隔振器特性的影響[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06期
4 江浩;龍新華;孟光;;銑削主動減振平臺設計及控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妥吉英;鄧兆祥;張河山;黃偉;楊攀;何劍鋒;;新型扭轉(zhuǎn)準零剛度的振動角度傳感系統(tǒng)[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7年08期
2 唐銳;黃海;黃舟;;基于準零剛度技術(shù)的微重力模擬懸吊裝置設計與試驗研究[J];航天器環(huán)境工程;2017年02期
3 周自寶;;基于ADAMS的正負剛度機構(gòu)仿真研究[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4 孫煜;宮島;周勁松;孫文靜;夏張輝;;低地板有軌電車準零剛度二系懸掛系統(tǒng)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17年08期
5 劉海平;孫鵬飛;從強;史文華;王耀兵;;新型恒力末端執(zhí)行機構(gòu)力學特性研究[J];噪聲與振動控制;2016年06期
6 Yi-Qiang Sun;Meng-Shi Jin;Han-Wen Song;Jian Xu;;Time-delay identification for vibration systems with multiple feedback[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6年06期
7 高雙;朱翔;諶宗琦;李天勻;;基于歐拉梁的準零剛度隔振系統(tǒng)動力特性分析[J];中國機械工程;2016年21期
8 劉海平;楊建中;羅文波;錢志英;;新型歐拉屈曲梁非線性動力吸振器的實現(xiàn)及抑振特性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6年11期
9 袁秋帆;劉延芳;馬明陽;齊乃明;;集成壓電元件的撓性太陽帆板振動抑制控制系統(tǒng)[J];振動與沖擊;2016年09期
10 王勇;李舜酩;程春;江星星;;立方速度反饋控制的準零剛度隔振器動力學特性分析[J];振動工程學報;2016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道臨;成傳望;周加喜;;屈曲板型準零剛度隔振器的設計和特性分析[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8期
2 聶帥;王文瑞;張佳明;;斯特林制冷機漸開線型中渦旋柔性彈簧強度研究[J];低溫工程;2014年03期
3 劉興天;孫靖雅;肖鋒;華宏星;;準零剛度微振動隔振器的原理和性能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3年21期
4 高雪;陳前;滕漢東;;液固混合介質(zhì)隔振系統(tǒng)的主共振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12年15期
5 朱春艷;邵濟明;那帥;唐國安;;太陽電池翼調(diào)姿后殘余振動抑制的整形器設計[J];振動與沖擊;2012年08期
6 馬天兵;裘進浩;季宏麗;朱孔軍;;基于魯棒模型參考控制器的智能結(jié)構(gòu)振動主動控制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2年07期
7 袁重雨;陳曦;劉穎;祁影霞;;三種不同型線柔性彈簧的有限元分析及對比研究[J];低溫與超導;2011年07期
8 肖斌;李彪;夏春艷;劉文帥;劉志剛;;基于功率流法雙層隔振系統(tǒng)振動傳遞[J];機械工程學報;2011年05期
9 路純紅;白鴻柏;;新型超低頻非線性被動隔振系統(tǒng)的設計[J];振動與沖擊;2011年01期
10 李洋;仇原鷹;張軍;彭福軍;;一種撓性航天器的自適應姿態(tài)控制與振動控制[J];振動與沖擊;2009年12期
,本文編號:14012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40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