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四足機器人單腿跳躍步態(tài)規(guī)劃
本文關鍵詞:液壓四足機器人單腿跳躍步態(tài)規(guī)劃 出處:《哈爾濱理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運動學 動力學 步態(tài)規(guī)劃 聯(lián)合仿真
【摘要】:步態(tài)規(guī)劃是實現(xiàn)液壓四足機器人在復雜環(huán)境中穩(wěn)定運動的前提,影響著機器人的環(huán)境適應性、穩(wěn)定性、功耗、動態(tài)性等。而跳躍步態(tài)作為一種典型的動步態(tài),對其進行研究對于改進機器人的結構以及提高機器人越障性、環(huán)境適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以實驗室自主設計研發(fā)的液壓四足機器人單腿為研究平臺,對其進行跳躍步態(tài)規(guī)劃的研究。首先,采用D-H法對液壓四足機器人單腿進行正逆運動學求解分析,建立液壓四足機器人單腿運動學模型,研究各個關節(jié)間相對運動關系;采用拉格朗日功能平衡法對機器人單腿進行動力學建模,研究力與機器人單腿運動間的關系,為后續(xù)聯(lián)合仿真提供理論依據(jù)。其次,參照動物實際跳躍情況,根據(jù)仿生學理論,對實驗室自主研發(fā)的液壓四足機器人單腿跳躍步態(tài)進行軌跡規(guī)劃。通過運動分析、軌跡規(guī)劃以及關節(jié)空間和驅動空間的轉換關系,推導出各關節(jié)液壓缸的驅動函數(shù),完成機器人單腿跳躍步態(tài)規(guī)劃。再則,利用MATLAB與ADAMS進行跳躍步態(tài)的聯(lián)合仿真,獲取機器人單腿各關節(jié)液壓缸、各關節(jié)以及足端的位移和速度波動等重要參數(shù),并進行分析。驗證本文所做跳躍步態(tài)規(guī)劃方法的有效性及正確性,為后續(xù)物理實驗奠定基礎。最后,搭建液壓四足機器人物理樣機實驗臺,設計進行機器人單腿跳躍實驗,對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驗證機器人腿部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及單腿跳躍步態(tài)規(guī)劃的正確性。本文以實驗室自主研制的液壓四足機器人單腿模型為對象,對其進行跳躍步態(tài)規(guī)劃,并利用MATLAB與ADAMS聯(lián)合進行仿真分析,并對所設計的步態(tài)規(guī)劃方法在物理樣機上進行實驗驗證。通過仿真及實驗來驗證機器人單腿跳躍步態(tài)規(guī)劃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Abstract]:Gait planning is the premise to realize the stable movement of hydraulic quadruped robot in complex environment, which affects the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stability, power consumption and dynamics of the robot. As a typical dynamic gait, jump gait is a typical dynamic gai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the robot, improve the robot obstacl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single leg of hydraulic quadruped robot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the laboratory is used as the research platform, and the hopping gait planning is studied. First of all. The D-H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and analyze the forward and inverse kinematics of the single leg of the hydraulic quadruped robot, and the kinematics model of the single leg of the hydraulic quadruped robo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lative kin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oints is studied. The Lagrangian function balance method is used to model the dynamics of the robot with one le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ce and the motion of the robot is studied, 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joint simulation. Secondly, referring to the actual jumping situation of the animal.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bionics, trajectory planning of single-legged jump gait of hydraulic quadruped robot developed by laboratory is carried out. Through motion analysis, trajectory plann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joint space and drive space. The driving function of each joint hydraulic cylinder is deduced, and the robot jumping gait planning is completed. Furthermore, the joint simulation of jump gait with MATLAB and ADAMS is carried out.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such as displacement and velocity fluctuation of each joint hydraulic cylinder, joint and foot of the robot a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and the valid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jump gait planning method are verified. Finally, build a hydraulic quadruped robot physical prototype test bench, design the robot single-leg jump experiment, and analyze the experimental data.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leg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correctness of one-leg jumping gait plann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single leg model of hydraulic quadruped robot developed by laboratory as the object, and carries on the jump gait planning to it. MATLAB and ADAMS are us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designed gait planning method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on the physical prototype, and the valid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robot jumping gait planning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P2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宗全;岳明;;球形機器人的發(fā)展概況綜述[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6年03期
2 海丹;張輝;韓大鵬;鄭志強;;一種全方位爬纜機器人的設計與分析[J];機電工程;2009年01期
3 唐建華;周曉燕;;機器人技術在中餐菜肴生產中的發(fā)展和應用研究[J];食品科技;2009年12期
4 彭朔;王磊;;核電站檢修機器人的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9年S2期
5 劉海波;;國外機器人技術的發(fā)展背景、模式、現(xiàn)狀分析及其前景展望[J];機械與電子;1985年04期
6 張關富;;機器人概述[J];控制工程;1985年03期
7 陸際聯(lián);李根深;;機器人發(fā)展史[J];機器人情報;1994年01期
8 劉安心,楊廷力;用連續(xù)法求一類混合鏈機器人機構的全部位置正解[J];機器人;1995年03期
9 齊伯文,崔巖,林彬;建筑業(yè)中應用機器人的前景[J];黑龍江電子技術;1995年03期
10 李元宗,史貴柱,武利生;管內步伐式行走機器人[J];機器人;199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琳;張鐵;葉凱麟;謝存禧;;比賽用手動機器人機構的設計與制作[A];第11屆粵港機械電子工程技術與應用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馬書根;;中國有必要用機器人嗎?——多關節(jié)機器人的開發(fā)[A];信息科學與微電子技術: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3 李立;張登材;劉朝暉;陳永;;周期信號擾動法應用于機器人機構混沌運動的控制[A];第十四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海峽兩岸機構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凱軍;應鴻;魯守銀;;高壓帶電作業(yè)機器人的開發(fā)背景及技術動向[A];浙江電力科學發(fā)展[C];2005年
5 董亞超;秦余新;劉青松;錢建華;向文元;;福島核事故后核電站救援機器人研發(fā)現(xiàn)狀和特征[A];中國核學會核能動力分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6 芮執(zhí)元;許巍;;電解質一級清理機器人的運動學分析與仿真[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姜瑩;郭小萍;趙娟平;;一種全方位移動型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制[A];第十一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中國汽車產業(yè)集聚區(qū)發(fā)展與合作論壇論文集(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分冊)[C];2014年
8 賈磊;李貽斌;王孝紅;揚超英;隋青美;吳耀華;張承進;;第十七篇 自動化工程[A];2007-2008山東省學科發(fā)展報告[C];2008年
9 徐勇明;張培仁;鄭旭東;;四輪F180型機器人的設計與控制方法[A];2004中國機器人足球比賽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徐禮鉅;吳朝彬;雷勇;吳江;;七重修正四面體變幾何桁架機器人的間接位置分析[A];第十三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將輝;機器人需求逐年增長 產業(yè)化需多方合力[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9年
2 談大龍 盧桂章 賈培發(fā);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機器人[N];科技日報;2000年
3 記者 胡斌;哈工大機器人“走”出實驗室[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4 鄭東鴻 于海;機器人 工業(yè)生產的“生力軍”[N];國際經貿消息;2002年
5 本報記者 夏杰生 王慶;中國機器人 構筑新生活[N];中國冶金報;2001年
6 記者 朱偉光 通訊員 劉培香;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在哈工大誕生[N];光明日報;2005年
7 ;給機器人插上理想[N];徐州日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楊曉東;云南智能型煙葉開包機實現(xiàn)多項突破[N];云南科技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王彥;給機器人以靈性[N];黑龍江日報;2005年
10 記者 熊燕;智能型煙葉開包機在滇研發(fā)成功[N];云南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閻宏偉;氣動單足機器人垂直跳躍動態(tài)特性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趙偉;面向月球應用的球型機器人的越障能力分析與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3 王猛;仿青蛙跳躍機器人的研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楊清梅;基于數(shù)據(jù)融合的拱泥機器人檢測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5 張忠林;“穿地龍”機器人轉向機構與位姿檢測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6 薛頌東;面向目標搜索的群機器人協(xié)調控制及其仿真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7 張連存;布設式機器人抗過載機構及差異化的人機交互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8 項宏偉;便攜式可變形履帶式機器人的機構設計與運動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卜遲武;風機葉片打磨機器人的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10 毛世鑫;輻射對稱仿生柔體機器人協(xié)同推進機理及實現(xiàn)技術[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左輝;軍用球形機器人的概念研究及工作特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2 宋巖;一種尺蠖式爬行機器人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3 鞏喜然;爬樓梯載人輪椅機器人技術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4 王曉蕓;輪腿復合式救援機器人機構分析與仿真[D];燕山大學;2015年
5 王玉博;下肢步態(tài)康復訓練機器人的設計與分析[D];燕山大學;2015年
6 范澤峰;床式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結構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7 張臣;基于嵌入式技術的移動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8 何笑寒;核電站救災機器人軌跡規(guī)劃與跟蹤[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9 李思齊;基于ODE的四足機器人動力學仿真平臺研究與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15年
10 趙龍;獨輪機器人動力學建模及力矩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817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38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