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量輸入合并單元無同步信號校驗技術
本文關鍵詞:模擬量輸入合并單元無同步信號校驗技術
更多相關文章: 數字化變電站 模擬量輸入合并單元 點對點通信 固定延時 無同步信號校驗系統(tǒng) 數據同步
【摘要】:為了實現使用固定延時法校驗模擬量輸入合并單元的測量準確度,提升新一代數字化變電站檢測技術水平,設計了一種基于高精度數據采集卡的無同步信號校驗系統(tǒng)。在系統(tǒng)的結構設計中,利用合并單元嚴格的工作時序,數據處理方面研究了基于小二乘擬合的數據同步方法。分析了校驗系統(tǒng)的測量不確定度,并使用所設計的校驗系統(tǒng)測試了模擬量輸入合并單元。將測試結果與采用同步脈沖法校驗的結果相比較,結果顯示兩種方法所得的比差的差異0.02%,角差的差異最大約為4′,與已有的相關測試結果相符合。這表明該設計方案是可行的,所設計的校驗系統(tǒng)可以滿足無同步信號校驗模擬量輸入式合并單元的需求。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基金】: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52100113058M)~~
【分類號】:TM63;TP274
【正文快照】: 0引言1電子式互感器近年來被大量應用于智能電網,但是在實際運行中暴露出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問題使其不能滿足工程應用要求,尤其是計量要求[1-6]。針對這一實際情況,采用傳統(tǒng)互感器和模擬量輸入合并單元相結合的方式逐漸受到重視。在江蘇等地,對傳統(tǒng)變電站的數字化改造及部分新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曉晟;;合并單元檢測技術探討[J];浙江電力;2012年04期
2 劉海濤;黃鳴宇;趙旭陽;;智能變電站合并單元時間性能測試問題的研究[J];華東電力;2013年01期
3 沈健;陸志浩;潘勇偉;畢曉亮;張桐;;合并單元技術條件及測試規(guī)范[J];電力系統(tǒng)通信;2010年12期
4 黃未;周家旭;張武洋;;智能變電站合并單元現場測試技術研究[J];東北電力技術;2014年01期
5 周捷;楊永標;沈健;謝黎;何昭輝;;一種基于交流信號的模擬合并單元[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09年02期
6 劉曦;朱繼紅;;關于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應用模式的探討[J];浙江電力;2011年03期
7 彭澄;周勇;王天鍔;;智能變電站中合并單元采樣值的抖動測試[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3年02期
8 朱建斌;宋一丁;趙應兵;;一種基于合并單元開關量采集的設計與實現[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14年03期
9 陳曉明;葉國雄;余春雨;劉彬;毛安瀾;;合并單元數字輸出接口的研究與設計[J];電測與儀表;2009年03期
10 束娜;任萬榮;孫鵬;張濤;;智能變電站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功能整合的可行性研究及效益分析[J];電氣應用;2013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國慶;吳小云;郭志忠;;一種基于FPGA考慮同步時延實現合并單元同步的新方法[A];2009全國虛擬儀器大會論文集(二)[C];2009年
2 楊永標;;基于IEC61850標準的合并單元性能測試[A];2006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學術交流研討大會論文集[C];2006年
3 李曉;彭定敏;華琴;;新型數字化電子式電流互感器的設計與實現[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瑞;基于Intel EP80579-VxWorks的互感器合并單元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2 夏婕;智能變電站合并單元現場測試技術及應用[D];南昌大學;2015年
3 洪捷;數字化變電站合并單元測試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4 李家怡;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合并單元的研究與設計[D];鄭州大學;2012年
5 王亞慶;數字化變電站合并單元硬件設計與實現[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6 李玲;數字化變電站合并單元軟件設計與實現[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7 李鵬;數字化變電站中光電互感器及其合并單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包繼剛;基于IEC61850-9-2標準合并單元的研究與設計[D];蘭州理工大學;2014年
9 李鶴;基于IEC61850標準合并單元的研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10 王新華;基于IEC61850的合并單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502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15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