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混合退化系統剩余壽命預測方法
本文選題:退化建模 + 混合退化系統 ; 參考:《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7年07期
【摘要】:針對傳統的預測方法不能同時考慮線性和非線性退化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維納過程的帶隨機參數和確定參數的混合退化模型.基于首達時間(FHT)的概念給出了剩余壽命(RUL)的解析漸進顯式形式,模型中隨機參數通過Kalman濾波技術實時更新,確定參數采用極大似然估計進行估計.最后,采用陀螺儀實驗數據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A hybrid degradation model with random and deterministic parameters based on Wiener process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degradation which can not be considered by traditional predic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irst arrival time (FHT), the analytic asymptotic explicit form of residual life (RUL) is presented. The stochastic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are updated in real time by Kalman filtering, and the parameters are estimated by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gyroscope.
【作者單位】: 火箭軍工程大學控制工程系;火箭軍工程大學信息工程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74030,61374126,61370031) 飛行器海上測量與控制聯合實驗室開放基金(FOM2014OF14)資助項目
【分類號】:O213.2;TN9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糜解;剩余壽命的若干極限性質[J];應用科學學報;1987年04期
2 趙旺初;;用概率模型估算電機的剩余壽命[J];中小型電機;1992年04期
3 彭宇;劉大同;彭喜元;;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技術綜述[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0年01期
4 陳麗;牛曉磊;賈云獻;馬志軍;白永生;;基于狀態(tài)信息的條件剩余壽命建模研究[J];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8年12期
5 任玉珊;高溫部件剩余壽命綜合評定方法[J];吉林電力技術;1996年05期
6 徐茂超,李效虎;二元反平均剩余壽命的一些性質[J];蘭州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7 胡容兵;謝君;;壽命預先維修與備件訂貨聯合模型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8 張民悅,鄭平;可靠性理論中剩余壽命函數的研究[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9 張曉東;肖翱;;海底管線剩余壽命評價方法[J];科技信息;2013年34期
10 周金宇;謝里陽;韓文欽;朱福先;;可修系統剩余壽命分析的廣義發(fā)生函數法[J];兵工學報;2014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徐宏;夏翔鳴;王印培;王志文;;改質爐高溫爐管運行損傷及剩余壽命分析[A];第五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顧紅軍;李漢秋;殷克功;;跑道剩余壽命預測[A];第六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卷)[C];1997年
3 王兆強;胡昌華;司小勝;張建勛;王慧穎;;一種基于維納過程和貝葉斯估計的獨立部件剩余壽命實時預測方法[A];第25屆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李增亮;陳猛;;基于ANSYS的外腐蝕管道強度和剩余壽命研究[A];第五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孫文靜;李永和;;在役結構的可靠性分析、剩余壽命的預測[A];沿海地區(qū)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及其設計方法科技論壇與全國第六屆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6 李永生;任彬;謝琳;;在線膨脹節(jié)剩余壽命的評估[A];第十一屆全國膨脹節(jié)學術會議膨脹節(jié)設計、制造和應用技術論文選集[C];2010年
7 張蕾;侯金保;吳素君;;DZ125合金接頭高溫疲勞裂紋擴展性能及剩余壽命試驗研究[A];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3分會場:航空發(fā)動機設計、制造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記者 錢錚;日本調查顯示:略胖者人均比瘦人多活6年[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2 修蕾 張艷;“降本”算盤打在桿管“壽命”上[N];黑龍江經濟報;2010年
3 修蕾 張艷;“降本”算盤打在桿管“壽命”上[N];黑龍江經濟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川;含腐蝕損傷金屬材料剩余壽命與剩余強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2 王忠海;比例平均剩余壽命模型若干問題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辰亮;電子系統可靠性與剩余壽命的實時預測算法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張龍龍;基于多健康狀態(tài)評估的滾動軸承剩余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肖鵬;在役聚乙烯超高壓反應管剩余壽命試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4 張兆凱;變電站在役避雷針塔受力分析與剩余壽命評估[D];天津大學;2014年
5 王艷榮;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剩余壽命評估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6 李洪;D氣田天然氣集氣系統完整性評價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年
7 閆冬;城軌列車齒輪箱故障診斷與剩余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
8 劉淺;基于動靜態(tài)參數檢測的高速鐵路接觸網剩余壽命估計[D];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
9 柯曉杰;非平穩(wěn)退化過程的剩余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10 盧曉剛;油氣長輸腐蝕管道剩余壽命(體積型)評價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019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ysx/210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