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拼接干涉儀的子孔徑掃描定位系統(tǒng)
本文關鍵詞:平面子孔徑拼接的干涉測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南京理工大學》 2012年
平面拼接干涉儀的子孔徑掃描定位系統(tǒng)
吳崢瑜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光學系統(tǒng)朝著大口徑方向不斷發(fā)展,這使得大口徑光學元件面形誤差的檢測成為首要解決的任務。子孔徑拼接技術是使用小口徑、高分辨率的干涉儀檢測大口徑光學元件面形。隨著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對自動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論文設計了一種子孔徑掃描定位系統(tǒng),保持被測件不動,通過移動干涉儀來進行子孔徑圖像采集。 本系統(tǒng)的設計分為機械系統(tǒng)的設計和軟件程序的編寫兩個部分。機械部分的設計主要通過研究運動控制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分析比對其性能,結合項目提出的要求,確定需要購買的伺服電機驅(qū)動和滾珠絲杠副的型號,然后根據(jù)各項技術指標提出具體設計要求。軟件程序的編寫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PLC內(nèi)部指令的編寫,使用Ladder Master編程軟件編寫階梯圖指令;然后使用Visual C++開發(fā)平臺進行RS232串口指令的編寫;最后編寫移動控制軟件界面MOPO,該界面的編寫用到串口通信控件MSComm,該控件能大大簡化界面程序的編寫。 在子孔徑拼接測試實驗中,測試環(huán)境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振動將直接影響測試結果。本論文從環(huán)境因素到機械裝置部分再到干涉儀內(nèi)部光路,進行了詳細的振動分析,并且利用圖像處理技術進行了子孔徑的位置標定。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H744.3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中錢;平面子孔徑拼接的干涉測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士進;朱學忠;;步進電動機系統(tǒng)驅(qū)動與控制策略綜述[J];電機技術;2007年06期
2 董曉慶;黃杰賢;張順揚;;步進電機驅(qū)動器的關鍵技術研究[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2008年06期
3 褚衍起;齒輪滾刀刃磨后的簡易測量[J];工具技術;1999年12期
4 侯溪,伍凡,楊力,吳時彬,陳強;子孔徑拼接干涉測試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光學與光電技術;2005年03期
5 張蓉竹,楊春林,許喬,蔡邦維;使用子孔徑拼接法檢測大口徑光學元件[J];光學技術;2001年06期
6 張蓉竹,石琪凱,蔡邦維,許喬;子孔徑拼接干涉檢測實驗研究[J];光學技術;2004年02期
7 白劍,程上彝,楊國光;大口徑鏡面的多孔徑拼接技術[J];光學學報;1997年07期
8 白劍,程上彝;子孔徑檢測及拼接的目標函數(shù)分析法[J];光學儀器;1997年S1期
9 李鵬輝;;基于測量校正的直線導軌安裝技術[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10 甘詠梅,劉藝;基于光柵的光電測長的原理[J];湖南輕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新紅;胡艷軍;許耀華;張開風;仇樂樂;王?;高韋;丁勝建;;基于WSN的圖像采集傳輸系統(tǒng)的設計[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2 周娟;錢稷;李中勇;;基于單片機的溫室大棚智能清潔機設計[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16期
3 ;Photoelectric Inspecting of Artillery Bore[J];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2008年01期
4 王洪祥;王景賀;孫濤;張龍江;;磷酸二氫鉀晶體超精密加工存在的若干問題分析[J];兵工學報;2006年05期
5 張全中;高航;王強國;王碧玲;;磷酸二氫鉀晶體精密磨削的試驗研究[J];兵工學報;2007年12期
6 王承遇,潘玉昆,李維紅,陶瑛;鈉鈣硅酸鹽玻璃和鉛玻璃的離子濺射拋光[J];玻璃與搪瓷;2004年05期
7 王承遇;李松基;陶瑛;張咸貴;齊濟;;超光滑超精密玻璃拋光新技術[J];玻璃;2009年10期
8 李勇;武凈;;非球面超精密研磨技術的現(xiàn)狀與展望[J];才智;2010年28期
9 趙永成,周宏偉,鄧春霞;光學晶體材料的彈性各向異性對金剛石車削剪切角的影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10 尤銳;王一凡;王文革;薛育;;非球面補償器的結構設計與裝調(diào)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承遇;李松基;陶瑛;張咸貴;齊濟;;超光滑超精密玻璃拋光新技術[A];中國硅酸鹽學會玻璃分會2009年全國玻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文明;竇小明;;新穎步進電機驅(qū)動器恒流過程與高壓控制[A];全國先進制造技術高層論壇暨第九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谷巖;林潔瓊;李迎春;;非球面光學元件加工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A];第四屆十三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科技論壇暨2008海南機械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蘇志偉;陳慶川;馮春堂;韓大凱;崔茜容;石連天;;K9玻璃的離子束拋光[A];2006全國荷電粒子源、粒子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張蓉竹;許喬;楊春林;蔡邦維;;子孔徑拼接干涉檢測技術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6 付躍剛;劉智穎;張磊;李萍;王志堅;;寬光束波前測量子孔徑拼接方法研究[A];第三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張磊;鄭建平;付躍剛;劉智穎;;大口徑反射光學系統(tǒng)的支撐結構設計[A];第三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陳偉;姚漢民;伍凡;朋漢林;吳時彬;;用于圓形口徑光學元件的功率譜密度檢測[A];2006年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文集(B 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制造技術專題)[C];2006年
9 孫紅曉;吳曉鳴;寧擁民;;多透鏡膠合、中空、非對稱、高精度薄片成像物鏡制造技術[A];2006年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文集(B 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制造技術專題)[C];2006年
10 俞敏;楊力;;實例推理在光學加工參數(shù)優(yōu)化中的研究與應用[A];2006年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文集(B 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制造技術專題)[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柴京富;集群磁流變效應研磨刷研拋工具加工機理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王小鵬;大口徑非球面數(shù)字刀口儀測試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3 丁凌艷;非球面相位恢復檢測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4 李兆澤;磨料水射流拋光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5 路家斌;電磁流變協(xié)同效應微磨頭加工機理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夏明亮;高精度人眼像差哈特曼探測器的研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滿玉春;基于數(shù)字莫爾條紋的非球面檢測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楊林;極紫外太陽望遠鏡的檢測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9 羅霄;采用平轉動應力盤技術加工超大口徑非球面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崔天剛;WolterⅠ型反射鏡面形檢測及成像性能檢測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泉;基于光纖傳感的細紗小張力檢測技術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吳仕平;油位傳感器功能測試自動化設計[D];蘇州大學;2010年
3 駱永潔;非球面部分補償干涉檢測方法的誤差分析及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李雪麗;高精度形狀測量儀測控系統(tǒng)硬件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1年
5 趙鵬;用于射擊、射箭訓練的無線心電反饋系統(tǒng)[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安占國;3MW風機變槳距驅(qū)動系統(tǒng)設計[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郝健;基于PZT擠壓光纖式偏振控制器的偏振態(tài)發(fā)生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韓大勇;果樹挖坑定量施肥機的研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9 王雁飛;金剛石車削創(chuàng)成光學自由曲面幾何形貌評價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孫婉婷;金剛石飛切最小切削厚度預測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月珠;田義;李洪玉;鞠有倫;;基于標記點的子孔徑全局優(yōu)化拼接檢測法[J];光電工程;2009年05期
2 侯溪,伍凡,楊力,吳時彬,陳強;子孔徑拼接干涉測試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光學與光電技術;2005年03期
3 張蓉竹,楊春林,許喬,蔡邦維;使用子孔徑拼接法檢測大口徑光學元件[J];光學技術;2001年06期
4 田秀云,吳時彬,伍凡,陳強,吳永前;高精度大口徑平面鏡瑞奇康芒定量檢測方法研究[J];光學技術;2004年04期
5 李新南;張明意;;大口徑光學平面的子孔徑拼接檢驗研究[J];光學技術;2006年04期
6 何勇;王青;尚博;陳磊;朱日宏;;子孔徑拼接技術在長平晶計量中的應用研究[J];光學技術;2006年S1期
7 郭紅衛(wèi),陳明儀;圓柱坐標下多孔徑掃描拼接技術的迭代方法[J];光學學報;2000年08期
8 徐新華;王青;宋波;傅英;;基于子孔徑拼接技術的大尺寸光學材料均勻性檢測系統(tǒng)[J];光學學報;2012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善勇;非球面子孔徑拼接干涉測量的幾何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傅英;光學材料折射率均勻性的子孔徑拼接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2 王朝暄;大口徑光學平面干涉檢測的子孔徑拼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3 季波;子孔徑拼接干涉檢測非球面光學元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高航;陶夏新;陳憲麥;;城軌交通引起的環(huán)境振動問題綜述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8年01期
2 王宗培,孫寶奎,程智,任雷;論步進電動機產(chǎn)品的格局(統(tǒng)一步進電動機相數(shù)和齒數(shù)的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1999年04期
3 ;精密設備的振動隔離分析[J];電子工業(yè)專用設備;1998年04期
4 付大金,楊玉波,王秀和;單相自起動永磁同步電動機綜述[J];電機技術;2003年01期
5 黃戰(zhàn)華,蔡懷宇,李賀橋,黃孟懷;大功率步進電機高低壓驅(qū)動技術[J];電力電子技術;2000年04期
6 董蕾;伺服電動機需求分析[J];電氣時代;2005年08期
7 程良鴻;位置檢測系統(tǒng)中數(shù)據(jù)處理改進設計的研究[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1998年03期
8 董莉莉,熊經(jīng)武,萬秋華;光電軸角編碼器的發(fā)展動態(tài)[J];光學精密工程;2000年02期
9 張蓉竹,楊春林,許喬,蔡邦維;使用子孔徑拼接法檢測大口徑光學元件[J];光學技術;2001年06期
10 張蓉竹,石琪凱,蔡邦維,許喬;子孔徑拼接干涉檢測實驗研究[J];光學技術;2004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羨一民;雙頻激光干涉儀的原理與應用(二)[J];工具技術;1996年05期
2 程曉輝,趙洋,李達成;光學納米測量方法及發(fā)展趨勢[J];光學技術;1999年03期
3 溯舟;JDG—1型激光多用干涉儀[J];工具技術;1981年03期
4 林蓉薇;;導彈被動導引系統(tǒng)[J];飛航導彈;1985年S8期
5 ;光學細分干涉儀與鍍膜平面標準經(jīng)鑒定通過[J];計量技術;1986年05期
6 楊成龍;激光干涉測速技術[J];爆炸與沖擊;1989年04期
7 羨一民;雙頻激光干涉儀的原理與應用(四)[J];工具技術;1996年07期
8 李孟超,鄭剛,莊松林,包學誠;半導體激光干涉儀在信號倍頻處理中的應用[J];光學儀器;2000年05期
9 洪媛,鄭玉甫;WDM中馬赫-澤恩德干涉儀(MZI)應用及其性能分析[J];甘肅科技;2005年01期
10 向淑蘭,張杰儒;干涉儀對兩點源信號測向的分析[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青;;干涉原理與干涉儀標準的思考[A];2008年江蘇省計量測試學術論文集[C];2008年
2 方智恒;王偉;王琛;孫今人;傅思祖;顧援;王世績;;馬赫-貞德爾干涉儀的調(diào)節(jié)[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3)[C];2003年
3 別業(yè)廣;熊俊松;;德布羅意波及原子波干涉儀[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李志超;陳慧余;何正明;富紹軍;;四通照明布里淵散射測試系統(tǒng)[A];第一屆全國光散射會議會議指南[C];1981年
5 楊慶華;周仁魁;趙葆常;;高分辨率時間調(diào)制傅氏變換成像光譜儀的關鍵技術[A];2009年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齊永岳;趙美蓉;林玉池;;納米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7 鄧路;阮德金;楊春;;少模光纖干涉儀中光纖對準偏差的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張杰儒;;雷達誘餌對反輻射導彈的影響及對策[A];中國雷達行業(yè)協(xié)會航空電子分會暨四川省電子學會航空航天專委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9 馬洪濤;韓冰;張曉輝;;非球面單鏡檢測熱試驗研究[A];2009年全國測繪儀器綜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欒竹;劉立人;章磊;周煜;;實驗調(diào)整對橫向雙剪切Jamin型干涉儀的影響[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小龍;[N];科技日報;2010年
2 信息產(chǎn)業(yè)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研究中心 邱惠君;[N];中國電子報;2001年
3 曉科;[N];西安日報;2002年
4 滕繼濮;[N];科技日報;2007年
5 通訊員 胡勝友 記者 李凝;[N];科技日報;2006年
6 胡勝友;[N];大眾科技報;2006年
7 李釗;[N];科技日報;2008年
8 毛文波;[N];科技日報;2004年
9 ;[N];電子報;2008年
10 馬京生;[N];中國人事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學田;下一代光網(wǎng)絡中的全光信息處理技術[D];北京郵電大學;2005年
2 陳立武;CE-1成像光譜儀工程化光學技術理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6年
3 何勇;數(shù)字波面干涉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4 梁藝軍;光纖聲發(fā)射檢測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5 朱峰;錐結構光纖傳感器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黎永前;納米精度測量與校準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7 楊慶華;高光譜分辨率時間調(diào)制傅氏變換成像光譜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9年
8 陳青山;光纖低相干干涉測量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9 陳國霖;單模光纖應力雙折射及干涉型光纖傳感器器件的研究[D];清華大學;1989年
10 王金海;光電集成加速度地震檢波器信號處理理論分析及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志剛;三分量全光纖加速度地震檢波器數(shù)字信號處理系統(tǒng)的研制[D];天津大學;2003年
2 滕建成;合成孔徑激光雷達中激光線性調(diào)頻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3 吳仁安;移相式紅外泰曼干涉儀的研究與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4 嵇芳;二維橫向剪切干涉儀的研制及在氣動光學中的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5 于毅;Zygo干涉儀及其應用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6 張常飛;馬赫—曾德爾干涉儀瞬態(tài)干涉條紋采集技術及其在激光等離子體測試中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7 孫鴿;干涉儀的儀器傳遞函數(shù)檢測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8 樊凱婕;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中干涉儀近場測向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9 金霞;數(shù)字波面干涉儀及其標準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10 楊俊麒;40G DPSK模塊平衡接收的研究[D];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2010年
本文關鍵詞:平面子孔徑拼接的干涉測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25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9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