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過程中天氣雷達強度與衰減關系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暴雨過程中天氣雷達強度與衰減關系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微波鏈路 暴雨 天氣雷達 衰減訂正 k-Z關系
【摘要】:為提高天氣雷達定量估測暴雨雨量的能力,利用一條沿X波段天氣雷達徑向的微波鏈路獲得路徑總衰減,使用改進的最小殘差法,對一次暴雨過程中衰減系數(shù)(k)與X波段天氣雷達反射率因子(Z)關系k=aZb中的系數(shù)a、b進行了計算,同時實現(xiàn)了相應徑向反射率因子的衰減訂正。實驗結果表明,最優(yōu)系數(shù)a的平均值為5.2×10-5,標準差為2.9×10-5,b的平均值為1.068,標準差為0.118。與已有文獻相關結論相比,系數(shù)a值較小,而系數(shù)b值較大。聯(lián)合微波鏈路對雷達相應徑向實施衰減訂正,可以有效避免常規(guī)逐庫訂正方法中不穩(wěn)定問題,訂正結果合理,訂正后雨強估計結果更加接近雨量計實測值。所得結論可供天氣雷達反射率因子衰減訂正和定量估測暴雨雨量時參考應用。
【作者單位】: 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海洋學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關鍵詞】: 微波鏈路 暴雨 天氣雷達 衰減訂正 k-Z關系
【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基于雙頻微波鏈路的天氣雷達衰減訂正技術研究”(BK20150708) 江蘇省氣象探測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開放基金項目“聯(lián)合天氣雷達的毫米波測云雷達回波衰減訂正方法研究”(KDXS1306)
【分類號】:TN959.4
【正文快照】: 2.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1引言隨著全球性氣候變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劇,極端性暴雨事件更加頻繁,由于暴雨而造成的洪水災害給城市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威脅[1]。天氣雷達以其較高的時空分辨率和準確性而成為當前降水監(jiān)測的有效手段。近年來,較短波長(如X波段)天氣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高太長;宋X;劉西川;印敏;劉磊;姜世泰;;基于微波鏈路的路徑雨強反演方法及實驗研究[J];物理學報;2015年17期
2 吳舉秀;魏鳴;周杰;;非球形冰晶的毫米波k-Z_e關系研究[J];遙感學報;2013年06期
3 陳洪濱;李兆明;段樹;李忱;陸建兵;;天氣雷達網(wǎng)絡的進展[J];遙感技術與應用;2012年04期
4 王振會,張培昌;小旋轉橢球粒子群的微波衰減系數(shù)與雷達反射率因子之間的關系[J];氣象學報;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鵬;李兆明;薛楊;宋X;;暴雨過程中天氣雷達強度與衰減關系的研究[J];遙感技術與應用;2016年06期
2 馮永會;王金虎;葛俊祥;;毫米波測云雷達回波的衰減訂正研究[J];微波學報;2016年05期
3 李思騰;陳洪濱;馬舒慶;李兆明;邢峰華;車云飛;;網(wǎng)絡化天氣雷達協(xié)同自適應觀測技術的實現(xiàn)[J];氣象科技;2016年04期
4 吳舉秀;竇芳麗;安大偉;陳慶亮;黃磊;涂愛琴;;非球形冰晶在94/220 GHz毫米波的散射特性模擬計算[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16年03期
5 印敏;高太長;劉西川;姜世泰;宋X;孫梯全;梁妙元;;微波鏈路測量降水研究綜述[J];氣象;2015年12期
6 宋X;高太長;劉西川;印敏;薛楊;;基于支持向量機的微波鏈路雨強反演方法[J];物理學報;2015年24期
7 董慧杰;王振會;郭麗君;王云;;ANALYSIS AND CASE STUDY ON THE GENERATION OF RADAR ECHO BRIGHT BAND[J];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15年03期
8 李思騰;馬舒慶;高玉春;楊玲;蒲曉虎;陶法;;毫米波云雷達與激光云高儀觀測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J];氣象;2015年02期
9 印敏;姜世泰;高太長;劉西川;梁妙元;戈書睿;曹承X;;微波雨衰特性在降雨測量中的應用[J];氣象科技;2015年01期
10 吳迪;王振會;楊通曉;王蕙瑩;;強降雨區(qū)傳播效應對雙基地系統(tǒng)輔站雷達探測能力的影響[J];熱帶氣象學報;2013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西川;劉磊;高太長;任景鵬;;不同類型降水對毫米波傳播特性的影響研究[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13年04期
2 姜世泰;高太長;劉西川;劉磊;劉志田;;基于微波鏈路的降雨場反演方法研究[J];物理學報;2013年15期
3 劉西川;高太長;劉磊;楊樹臣;;大氣中冰水兩相粒子的電磁散射特性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3年01期
4 王振會;滕煦;紀雷;趙鳳環(huán);;球形粒子毫米波k-Z關系研究[J];氣象學報;2011年06期
5 王振會;紀雷;黃興友;滕煦;趙鳳環(huán);;機載W波段測云雷達回波強度衰減訂正仿真研究[J];高原氣象;2011年02期
6 劉西川;高太長;秦健;劉磊;;降雨對微波傳輸特性的影響分析[J];物理學報;2010年03期
7 仲凌志;劉黎平;葛潤生;;毫米波測云雷達的特點及其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地球科學進展;2009年04期
8 程子光;甘少武;萬新敏;吳寧生;;雷達網(wǎng)絡控制系統(tǒng)框架與功能研究[J];空軍雷達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郄秀書;呂達仁;陳洪濱;王普才;段樹;章文星;王鑫;宣越健;王勇;霍娟;白建輝;杜睿;;大氣探測高技術及應用研究進展[J];大氣科學;2008年04期
10 金江;董鵬曙;費太勇;;分布式網(wǎng)絡雷達的區(qū)域防御模式探討[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06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瑾;甘泉;鄧小麗;宋小明;;天氣雷達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電子設計工程;2011年16期
2 郭文遠;;714S天氣雷達主控分機常見故障檢查[J];氣象水文海洋儀器;2011年03期
3 羅更強;天氣雷達資料的共享[J];電子技術應用;1991年11期
4 徐燦;地市天氣雷達的選擇[J];成都氣象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5 盛磊;日本機場使用的多卜勒天氣雷達[J];現(xiàn)代電子;1997年01期
6 石林;雙偏振天氣雷達的探測原理[J];現(xiàn)代電子;1997年04期
7 周能,梁岱云;區(qū)域天氣雷達拼圖的應用[J];廣西氣象;2001年02期
8 劉海;寧新紅;;西寧新一代多譜勒天氣雷達系統(tǒng)簡介[J];青海氣象;2003年04期
9 靳世強;黨永秀;錢有海;;西寧天氣雷達定量估測降水量的方法及誤差分析[J];青海科技;2006年03期
10 馬傳成;楊崇靜;郭海濤;;數(shù)字化713C型天氣雷達天控故障的分析與檢測[J];山東氣象;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暉;譚劍波;曹俊武;汪旭東;;天氣雷達終端軟件的系統(tǒng)設計[A];全國第22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CACIS·2011)暨全國第3屆安全關鍵技術與應用(SCA·2011)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齊本強;;711數(shù)字化天氣雷達故障檢修[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3 田程;雷登林;鐘健;彭茜;;貴陽天氣雷達基本業(yè)務系統(tǒng)的設計和簡介[A];S9 雷達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C];2012年
4 韓東鑫;王洪愷;;天氣雷達綜合保障一體化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應用[A];第三屆長三角氣象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李英華;顧春平;;相控陣天氣雷達波束掃描特性及影響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六屆信息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李錫山;;天氣雷達主要探測性能的檢定方法[A];首屆氣象儀器與觀測技術交流和研討會學術論文集[C];2001年
7 鄭希明;黃濤;范暉;;雙偏振天氣雷達信號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8 徐八林;郝建明;和偉;高攸綱;;云南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業(yè)務系統(tǒng)防雷[A];第六屆全國電磁兼容性學術會議2004EMC論文集[C];2004年
9 程明虎;;中國天氣雷達網(wǎng)運行和發(fā)展的一些想法[A];中國氣象學會雷達氣象學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10 劉俊;黃興友;何雨芩;王振會;王金虎;;相控陣天氣雷達回波數(shù)據(jù)的對比分析[A];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 氣象雷達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通訊員 喻萬勤;樂山投資六百萬元建設天氣雷達[N];中國氣象報;2010年
2 通訊員 木美麗;杭州專題研究天氣雷達建設項目[N];中國氣象報;2010年
3 通訊員 張曉榮;雅安市政府推進天氣雷達建設[N];中國氣象報;2010年
4 記者 蔡玉冰 通訊員 董永春;珠澳共建天氣雷達項目奠基[N];廣東科技報;2012年
5 記者 郭軍 通訊員 楊艷;我省首個移動天氣雷達系統(tǒng)建成使用[N];陜西日報;2013年
6 王玲玲;第三次全國天氣雷達工作會議召開[N];中國氣象報;2004年
7 中國氣象局監(jiān)測網(wǎng)絡司;中國民用天氣雷達的現(xiàn)狀與展望[N];國際商報;2001年
8 記者 劉曉雷;我市天氣雷達建設項目獲批準[N];平頂山日報;2008年
9 王蕊;我國天氣雷達的發(fā)展近況[N];中國氣象報;2010年
10 崔奕;“常州天氣雷達”助陣世博觀云測天[N];常州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志強;相控陣天氣雷達強度探測與評估方法研究[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11年
2 張子良;相控陣天氣雷達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3 郭志梅;利用天氣雷達網(wǎng)監(jiān)測神七返回艙試驗及基于精細風場的神七傘降軌跡預測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4 江源;天氣雷達觀測資料質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其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霍紅;天氣雷達的電磁輻射環(huán)境影響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2 曹威伍;天氣雷達及探空雷達工作狀態(tài)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吳,
本文編號:9890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98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