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信息工程論文 >

超寬帶及OFDM信號仿真軟件模塊人機接口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09-03 03:32

  本文關鍵詞:超寬帶及OFDM信號仿真軟件模塊人機接口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超寬帶 正交頻分復用 人機交互 MVP


【摘要】:射頻(Radio Frequency,RF)仿真軟件是一種信號波形仿真軟件,可以以數(shù)字方式合成被調制基帶信號、IF(Intermediate Frequency)信號和RF信號,支持廣泛的調制方案,允許使用各種標準的調制和跳頻方式產(chǎn)生標準波形以及自由定制波形,還可以添加損傷、失真或干擾等。超寬帶(Ultra Wide Band,UWB)和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號生成插件作為射頻仿真軟件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以模擬超寬帶和OFDM信號,產(chǎn)生相應的信號數(shù)據(jù)以及波形。本項目通過分析UWB和OFDM信號生成插件,研究人機交互模型以及圖形界面,實現(xiàn)了快速模擬UWB和OFDM信號,生成波形的功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信號生成插件的人機接口模塊的框架設計。在對UWB和OFDM信號仿真軟件的插件需求進行分析后,采用模型-界面-表示器(Model View Presenter,MVP)設計模式為信號生成插件設計通用框架,達到了提高插件模塊的可擴展性、復用性和可測性的目標。2.UWB/OFDM信號模塊的參數(shù)分析與設計。通過對UWB/OFDM插件的功能和信號生成參數(shù)的需求分析,確定人機接口模塊所需的所有參數(shù)。3.UWB/OFDM信號模塊插件的人機交互設計。通過對UWB/OFDM插件的參數(shù)關系以及數(shù)據(jù)類型的分析,對界面的數(shù)據(jù)進行結構設計。再應用信號生成插件的通用框架,完成超寬帶/OFDM信號模塊插件的人機交互設計。4.對本項目中使用的列表控件進行綁定設計。由于列表控件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的高,列表控件的顯示與功能也較為復雜,并且需要實現(xiàn)不同界面間的列表控件同步更新的功能。所以本文設計實現(xiàn)了可以通用于大部分列表控件綁定的方法,解決了列表控件數(shù)據(jù)同步的問題。本文最后對所設計的超寬帶和OFDM信號仿真軟件模塊人機接口進行測試和驗證。測試結果表明所設計的超寬帶和OFDM信號仿真插件的界面友好,操作簡便,能與平臺和后臺數(shù)據(jù)處理模塊實現(xiàn)交互產(chǎn)生信號與波形。
【關鍵詞】:超寬帶 正交頻分復用 人機交互 MVP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929.53;TN925;TP391.9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11-14
  • 1.3 論文主要內容及章節(jié)安排14-16
  • 第二章 軟件需求分析及設計方案16-29
  • 2.1 總體需求分析16-19
  • 2.1.1 信號生成插件的需求分析16-17
  • 2.1.2 插件設計需求分析17-19
  • 2.2 人機交互接口模塊的總體設計19-28
  • 2.2.1 插件的總體設計方案19-21
  • 2.2.2 人機交互模型的選擇21-23
  • 2.2.3 開發(fā)工具的選擇23-25
  • 2.2.4 人機交互接口模塊的框架設計25-28
  • 2.3 本章小結28-29
  • 第三章 UWB模塊插件的人機交互接口設計與實現(xiàn)29-46
  • 3.1 需求分析29-36
  • 3.1.1 仿真功能需求分析29-30
  • 3.1.2 仿真數(shù)據(jù)需求分析與參數(shù)設置30-36
  • 3.2 數(shù)據(jù)結構設計36-38
  • 3.3 界面設計與實現(xiàn)38-45
  • 3.4 本章小結45-46
  • 第四章 OFDM模塊插件的人機交互及接口設計與實現(xiàn)46-61
  • 4.1 需求分析46-50
  • 4.1.1 仿真功能需求分析46-47
  • 4.1.2 仿真數(shù)據(jù)需求分析與參數(shù)設置47-50
  • 4.2 數(shù)據(jù)結構設計50-53
  • 4.3 設計與實現(xiàn)53-60
  • 4.3.1 界面的繪制與布局53-55
  • 4.3.2 列表綁定的實現(xiàn)55-60
  • 4.4 本章小結60-61
  • 第五章 軟件的測試與驗證61-91
  • 5.1 單元測試61-62
  • 5.2 界面測試62-84
  • 5.2.1 UWB信號模塊插件界面測試63-74
  • 5.2.2 OFDM信號模塊插件界面測試74-84
  • 5.3 插件與平臺的交互測試84-87
  • 5.4 插件人機交互接口與后臺數(shù)據(jù)處理模塊交互測試87-90
  • 5.5 本章小結90-91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91-92
  • 致謝92-93
  • 參考文獻93-9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94-9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Rafael Kolic;超寬帶——走近無線自由[J];電子與電腦;2004年04期

2 裁徐涌;跨越斷層,邁向超寬帶[J];通信世界;2004年45期

3 談敏超 ,田振麗 ,傅海陽;超寬帶——下一代的無線技術[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05年04期

4 張冬梅;劉延申;;兩種標準下的超寬帶體系分析比較[J];中國水運(學術版);2006年04期

5 劉洋;王樹勛;孫曉穎;;基于多種調制方式的超寬帶空時網(wǎng)格編碼[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7年01期

6 肖尚輝;江毅;;一種超寬帶信道估計算法及其特性[J];信息與電子工程;2007年02期

7 李新苗;李有明;徐鐵峰;;一種改進型低復雜度的超寬帶信道估計算法[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09年04期

8 楊海波;王艷芬;張傳祥;;認知超寬帶與IEEE 802.11aWLAN的共存研究[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9 焦春雨;常文革;;超寬帶SAR圖像道路提取算法適應性研究[J];雷達科學與技術;2012年06期

10 劉富國;;一種S型的超寬帶左手結構設計[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尋覓;歐陽繕;鄧洪高;;一種超寬帶穿墻雷達的目標信號檢測方案[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2 王旭輝;;超寬帶網(wǎng)絡技術研究[A];寬帶中國戰(zhàn)略與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30)論文集[C];2012年

3 明艷杰;;超寬帶定位技術在礦井下的應用[A];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第21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術會議暨第3屆中國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層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1年

4 周先軍;胡修林;張?zhí)N玉;;基于有噪模板的超寬帶快速捕獲算法[A];2005年全國超寬帶無線通信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肖尚輝;江毅;;一種低采樣率的超寬帶信道估計算法及其性能分析[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6 孟凡寶;;高功率超寬帶電磁脈沖產(chǎn)生和輻射[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9)[C];1999年

7 宋朝暉;劉志惠;張勝輝;邱景輝;;一種低剖面超寬帶巴倫的研究[A];2003'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3年

8 江瑛;楊宏春;王雄;;新型超寬帶均勻漸變巴倫的設計與研究[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9 何玉娟;王德強;劉丹譜;;超寬帶室內多徑信道統(tǒng)計特性[A];第九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何玉娟;王德強;劉丹譜;;超寬帶室內多徑信道統(tǒng)計特性[A];第九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巍 李宏宇;203所 超寬帶捷變頻技術國際領先[N];中國航天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曾婭;“超寬帶”將以從未想象的方式連接世界[N];人民郵電;2014年

3 本報記者 曾婭;華為領導超寬帶產(chǎn)業(yè):面向未來的路從腳下開始[N];人民郵電;2014年

4 記者 高遠心;更多超寬帶產(chǎn)品加速問世[N];電子資訊時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盧子月;“超寬帶、無邊界”助運營商應對數(shù)據(jù)洪流[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13年

6 中新;超寬帶新技術助您隔墻長眼[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0年

7 朱新亞;超寬帶踏上漫漫征途[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8 記者 劉純友;新技術“剪掉”電視機信號線[N];安徽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姚春鴿;面向商業(yè)成功 釋放超寬帶潛能[N];人民郵電;2013年

10 朱新亞;超寬帶命運未定[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林杰;隨機投影的觀測方法及其在超寬帶信號采樣中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李邦宇;超寬帶生物雷達成像及生命信號檢測關鍵問題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晉良念;超寬帶穿墻雷達成像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4 陳列尊;超寬帶中紅外光參量放大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5 張偉軍;UWB-HPM空間目標探測雷達實驗系統(tǒng)及其相關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6 李衍忠;超寬帶脈壓雷達信號產(chǎn)生系統(tǒng)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7 周時鳳;超寬帶光放大用新型發(fā)光材料的設計,制備和光學性能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倩穎;超寬帶電磁場傳播特性模擬與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6年

2 曹煜;微波通信系統(tǒng)中六端口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3 陳培哲;超寬帶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4 馬瑞霞;超寬帶混沌穿墻雷達的成像研究和抗干擾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5 黃博;低剖面平面模塊化超寬帶陣列天線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6 MORANDY Yohann Georges Emile;一款超寬帶慣性定位系統(tǒng)[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7 劉咸陽;低剖面超寬帶電小天線設計[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

8 王一帆;超寬帶寬波束天線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9 王瑞振;基于SIW的超寬帶端射天線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10 羅明藝;超寬帶及OFDM信號仿真軟件模塊人機接口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78263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78263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b11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