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寬帶天線和雙通帶濾波器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印制寬帶天線和雙通帶濾波器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雙極化 圓極化 微帶天線 雙通帶濾波器 寬頻帶 小型化
【摘要】:在微波毫米波通信系統(tǒng)中,天線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天線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對天線的小型化、寬頻帶、高增益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圓極化和雙極化天線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性,在民用基站和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中具有廣泛應用。因此,研究和設計此類天線是目前的研究熱點之一。濾波器在微波毫米波通信系統(tǒng)中起到連接天線與后端放大電路的重要作用,其選頻特性對接收系統(tǒng)性能具有較大影響。多通帶濾波器可有效濾除干擾信息,在多個通帶內(nèi)實現(xiàn)信號傳輸,可用于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系統(tǒng)中。因此,研究高性能、小型化、多頻帶的濾波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主要研究了兩款圓極化與雙極化天線,并分別基于并聯(lián)諧振方式和階梯阻抗諧振(Stepped Impedance Resonator,SIR)方式設計了兩款可覆蓋WLAN系統(tǒng)工作頻段的雙通帶濾波器。首先,將兩個貼片振子垂直交叉耦合,并在天線底部利用相位差為90°的微帶功分網(wǎng)絡饋電,設計了一款圓極化天線。該天線可在1.75~2.5 GHz頻段內(nèi)實現(xiàn)天線軸比小于3dB,相對帶寬達35%,有效拓展了天線軸比帶寬。其次,對該圓極化天線進行改進,通過在其頂部增加寄生貼片,設計了一款3dB軸比帶寬為1.1~1.7 GHz的新型圓極化天線,其相對帶寬可達42.8%,同時降低了天線剖面。再次,根據(jù)Vivaldi天線原理,設計了一款可覆蓋S波段的雙極化天線,該天線可在1.5~3.6 GHz頻段內(nèi)實現(xiàn)S11小于-15 dB,相對帶寬可達82.3%。最后,通過對微帶濾波器理論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并設計了兩款不同結(jié)構(gòu)的雙通帶濾波器。分別為:并聯(lián)諧振器型雙通帶濾波器(通帶為2.35~2.50 GHz和5.05~5.35 GHz)與改進型SIR雙通帶濾波器(通帶為2.35~2.56 GHz和5.11~5.33 GHz)。這兩種雙通帶濾波器均可覆蓋WLAN通信系統(tǒng)的2.4 GHz和5.2 GHz工作頻段,并可實現(xiàn)信號在兩通帶內(nèi)的良好傳輸。另外,本文還對以上設計成果進行了實驗研究,完成了器件的實物加工與測試。其實驗結(jié)果與仿真結(jié)果良好吻合,進一步驗證了結(jié)果的正確性與有效性。
【關鍵詞】:雙極化 圓極化 微帶天線 雙通帶濾波器 寬頻帶 小型化
【學位授予單位】:華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713;TN821.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緒論8-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8-10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0-16
- 1.2.1 微帶天線研究現(xiàn)狀10-14
- 1.2.2 微帶濾波器研究現(xiàn)狀14-16
- 1.3 研究內(nèi)容及創(chuàng)新點16-17
- 1.4 論文結(jié)構(gòu)安排17-19
- 第2章 基本原理19-32
- 2.1 微帶天線基本原理19-24
- 2.1.1 微帶天線結(jié)構(gòu)及分析方法19-20
- 2.1.2 微帶天線極化理論20-24
- 2.2 微波濾波器基本原理24-28
- 2.2.1 單通帶濾波器基本理論24-26
- 2.2.2 雙通帶濾波器基本理論26-28
- 2.3 仿真軟件基本原理28-31
- 2.4 本章小結(jié)31-32
- 第3章 圓極化天線設計32-54
- 3.1 圓極化微帶天線理論分析32-34
- 3.1.1 圓極化天線單元分析32-33
- 3.1.2 圓極化天線綜合分析33-34
- 3.2 圓極化微帶天線仿真設計34-47
- 3.2.1 天線單元仿真設計34-42
- 3.2.2 饋電網(wǎng)絡仿真設計42-44
- 3.2.3 圓極化天線綜合仿真設計44-47
- 3.3 圓極化天線實驗研究47-53
- 3.3.1 圓極化天線測試方法47-48
- 3.3.2 圓極化天線測試結(jié)果48-53
- 3.4 本章小結(jié)53-54
- 第4章 S波段雙極化VIVALDI天線設計54-66
- 4.1 VIVALDI天線理論分析54-56
- 4.1.1 脊線理論分析54-55
- 4.1.2 饋線理論分析55-56
- 4.2 VIVALDI天線仿真設計56-60
- 4.2.1 單極化Vivaldi天線仿真設計56-57
- 4.2.2 雙極化Vivaldi天線仿真設計57-60
- 4.3 VIVALDI天線實驗研究60-64
- 4.4 本章小結(jié)64-66
- 第5章 雙通帶濾波器設計66-78
- 5.1 基于奇偶模諧振器的雙通帶濾波器設計66-70
- 5.1.1 奇偶模諧振器理論分析66-69
- 5.1.2 奇偶模諧振器雙通帶濾波器仿真設計69
- 5.1.3 奇偶模諧振器雙通帶濾波器實驗研究69-70
- 5.2 基于SIR諧振器的雙通帶濾波器設計70-77
- 5.2.1 SIR諧振器理論分析72-73
- 5.2.2 SIR諧振器雙通帶濾波器仿真設計73-75
- 5.2.3 SIR諧振器雙通帶濾波器實驗研究75-77
- 5.3 本章小結(jié)77-78
- 第6章 結(jié)論與展望78-80
- 參考文獻80-86
- 致謝86-88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8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良玉;李勝先;;微波雙通帶濾波器多項式綜合技術[J];空間電子技術;2011年02期
2 韋柳泰;;一種雙通帶微帶濾波器的設計[J];電子科技;2012年06期
3 張德斌;鄧園平;凌天慶;;通帶內(nèi)雙臺階響應濾波器的分析與研究[J];微波學報;2012年S1期
4 周正,劉澤民;通帶衰減最大平坦型通用參數(shù)濾波器[J];通信學報;1984年04期
5 賴鑫;;一種采用階梯阻抗諧振器和缺陷地面結(jié)構(gòu)共同實現(xiàn)的三通帶濾波器(英文)[J];電訊技術;2013年05期
6 安婷婷;張文梅;;雙通帶帶通濾波器的分析與設計[J];測試技術學報;2009年04期
7 孫晨霞;馮立營;;第二通帶可調(diào)的雙通帶濾波器設計[J];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8 李平輝;趙亮;崔志富;謝鍇;;一種新型寄生通帶抑制結(jié)構(gòu)[J];微波學報;2008年04期
9 郁高峰;;阻帶具有衰減極點的雙通帶濾波器[J];通信技術;2010年05期
10 范彥;董宇亮;;T型支節(jié)加載的雙模雙通帶微帶濾波器[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2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東;王凱;王東亞;章新華;;通帶無失真空域預濾波設計[A];2009年全國水聲學學術交流暨水聲學分會換屆改選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張文梅;藥春暉;張冰;;基于環(huán)形結(jié)構(gòu)的雙通帶濾波器[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3 鐘良玉;李勝先;;微波雙通帶濾波器技術研究[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1年
4 朱鋒杰;周浩淼;肖英;夏哲雷;;一種磁電可調(diào)雙通帶濾波器[A];浙江省電子學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劉海文;張智,
本文編號:719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71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