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極化金屬過孔加載縫隙天線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三極化金屬過孔加載縫隙天線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三極化 縫隙天線 金屬過孔加載 多輸入多輸出 小型化
【摘要】: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是提高頻譜利用率的一種有效技術,而極化MIMO作為MIMO技術的一種,具有空間利用率的特點,已被成功應用在微波、衛(wèi)星通信中。三極化天線是三極化MIMO系統(tǒng)的關鍵部件。尤其是基于共址三極化天線的三極化MIMO,可以獲得了相對于單極化系統(tǒng)三倍的系統(tǒng)容量,而且所占空間小。但共址三極化天線的小型化、隔離和交叉極化一直是難點,尤其是有體積限制要求的情況下。本文研究了三極化金屬過孔加載縫隙天線,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種金屬過孔加載的槽線傳輸線,該傳輸線在槽縫的兩側(cè)有兩排周期性金屬過孔,此金屬過孔可以減低槽線的特性阻抗和減低槽線主模的相速,為天線的小型化奠定基礎。(2)提出來一種金屬過孔加載雙頻帶縫隙天線。該天線組合了金屬過孔加載槽線和普通槽線,形成階躍阻抗縫隙天線,并在縫隙周圍導體面上加入了周期性的短截縫,不僅實現(xiàn)了天線的小型化,同時使得天線雙頻帶工作。研制的小型化金屬過孔加載雙頻帶縫隙天線,其實測的外框長寬分別為35mm和30mm,中心縫隙長寬分別為30mm和2mm。工作頻點分別為2.43GHz和4GHz,帶寬分別為114MHz和439MHz。各端口之間的隔離度最大值分別為-22dB和-27dB。此外,2.45GHz的E面的主極化與交叉極化差值大于12dB;4GHz的E面的主極化與交叉極化差值大于17dB。此小型化天線可以應用于對體積有限制的場景。(3)提出了微帶饋電的三極化共址金屬過孔加載縫隙天線,此三極化天線結(jié)構(gòu)對稱。仿真分析了金屬過孔位置、短截縫尺寸等參數(shù)對天線性能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優(yōu)化出了一組尺寸,設計制作了微帶饋電三極化共址金屬過孔加載縫隙天線,仿真和實測結(jié)果基本吻合,三極化天線的工作頻帶為2.432GHz-2.505GHz,帶寬為70MHz,天線各端口間的隔離度最大值為-25.1dB。在E面全向上,主極化與交叉極化的差值均大于13dB,單片天線的主極化與交叉極化的差值大于16.5dB。此天線在極化純度和隔離度要求較高的場景中比較適用,尤其是散射較為豐富的環(huán)境中的極化分集應用。上述天線的研制,擴展了多極化MIMO系統(tǒng)的可應用性。
【關鍵詞】:三極化 縫隙天線 金屬過孔加載 多輸入多輸出 小型化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823.2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8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1-16
- 1.2.1 多極化天線的研究現(xiàn)狀11-13
- 1.2.2 縫隙天線的研究現(xiàn)狀13-16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6-18
- 第二章 天線的基本原理18-33
- 2.1 引言18
- 2.2 多極化天線的參數(shù)18-23
- 2.2.1 天線S參量18-19
- 2.2.2 線性偶極子天線19-23
- 2.3 縫隙天線的基本原理23-25
- 2.4 階躍阻抗諧振器25-27
- 2.4.1 均勻阻抗諧振器25
- 2.4.2 階躍阻抗諧振器25-27
- 2.5 金屬過孔加載(POST-WALL)槽線27-30
- 2.5.1 加載過孔的低阻抗槽線27-28
- 2.5.2 低阻抗槽線的特性阻抗28-29
- 2.5.3POST-WALL階躍阻抗槽線諧振器29-30
- 2.6 MIMO天線的互耦30-32
- 2.6.1 互耦概念30-31
- 2.6.2 天線的互耦對方向圖的影響31-32
- 2.7 本章小結(jié)32-33
- 第三章 微帶耦合饋電的縫隙天線33-53
- 3.1 引言33
- 3.2 縫隙天線33-37
- 3.2.1 縫隙天線的饋電33-34
- 3.2.2 縫隙天線單元結(jié)構(gòu)34-35
- 3.2.3 單元的S參數(shù)和方向圖35-37
- 3.2.4 縫隙天線的介質(zhì)37
- 3.3 金屬過孔加載縫隙天線37-40
- 3.3.1 短截縫縫隙天線37
- 3.3.2 金屬過孔縫隙天線的結(jié)構(gòu)37-39
- 3.3.3 金屬過孔縫隙天線實物圖39
- 3.3.4 金屬過孔縫隙天線單元的S參數(shù)和方向圖39-40
- 3.4 金屬過孔位置及短截縫對天線性能影響的分析40-48
- 3.4.1 金屬過孔的位置對天線性能的影響41-42
- 3.4.2 金屬過孔的周期和直徑對天線性能的影響42-44
- 3.4.3 短截縫的長度對天線性能的影響44-45
- 3.4.4 短截縫的周期對天線性能的影響45-47
- 3.4.5 短截縫的寬度與周期比對天線性能的影響47-48
- 3.5 小型化的雙頻帶金屬過孔加載縫隙天線48-51
- 3.5.1 小型化的雙頻帶金屬加載天線結(jié)構(gòu)48-49
- 3.5.2 小型化的雙頻帶金屬加載天線的實物圖49
- 3.5.3 小型化的雙頻帶天線單元的S參數(shù)和方向圖49-51
- 3.6 本章小結(jié)51-53
- 第四章 三極化縫隙天線53-62
- 4.1 引言53
- 4.2 三極化縫隙天線的結(jié)構(gòu)53-54
- 4.3 三極化縫隙天線的S參數(shù)和方向圖54-56
- 4.4 三極化金屬過孔縫隙天線的S參數(shù)和方向圖56-58
- 4.5 三極化雙頻帶天線的S參數(shù)和方向圖58-60
- 4.6 本章小結(jié)60-62
- 第五章 總結(jié)與展望62-64
- 參考文獻64-67
- 附錄1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申請的專利67-68
- 致謝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海濤;朱國強;熊燁;;介質(zhì)覆蓋導電球上縫隙天線的輻射[J];電波科學學報;2005年06期
2 孫艷芬;王小軍;劉云;;新型H形寬帶縫隙天線設計[J];中國新通信;2009年11期
3 晏源;曹群生;;帶反射背腔的圓形縫隙天線的仿真與設計[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11年03期
4 楊歡歡;曹祥玉;姚旭;劉濤;李文強;郭威武;;基于完美吸波超材料的縫隙天線設計[J];微波學報;2012年05期
5 姚旭;曹祥玉;高軍;楊歡歡;趙一;;一種具有增益改善的低散射縫隙天線設計[J];電波科學學報;2012年06期
6 葉春飛;;應用等效原理求縫隙天線場分布[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7 王均宏,任朗,,簡水生;V形縫隙天線的研究[J];電子學報;1996年12期
8 陳偉強;丁桂甫;黎濱洪;;單向?qū)拵Ш撩撞ㄆ矫婵p隙天線的設計與仿真[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9 周永明;賴曉錚;賴聲禮;;射頻識別標簽用非對稱縫隙天線設計[J];微波學報;2009年03期
10 任凌云;黃河;;小型寬帶開口縫隙天線設計[J];電子元器件應用;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嵩松;李興國;;直線漸變縫隙天線的設計[A];2003'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周永明;;射頻標簽用非對稱縫隙天線優(yōu)化設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3 關福宏;孫曉瑋;;帶有輻射增強結(jié)構(gòu)的毫米波窄邊直線漸變微帶縫隙天線研究[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4 王軍勝;;基于盒式喇叭的縫隙天線及子陣列[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5 舒亮;陳其科;張永鴻;;W波段直線漸變縫隙天線的研究[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6 馬漢清;褚慶昕;;一種寬帶低輪廓高增益背腔縫隙天線[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7 成丹;鄭宏興;孫程光;馮立營;馬興兵;;梯形波導縫隙天線的研究[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8 楊彩田;王哲;邱景輝;;一種展寬波導縫隙天線帶寬的方法[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1年
9 胡佳旺;王建;;窄邊平板縫隙天線設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10 蔡志堅;吳文;李興國;婁國偉;;漸變微帶縫隙天線的分析[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袁博;多頻帶縫隙天線設計與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特;船舶雷達天線的設計與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6年
2 竇為偉;時域近場測量中超寬帶天線的應用及優(yōu)化[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3 楊力;基于超介質(zhì)的高增益射頻天線技術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4 高陳強;三極化金屬過孔加載縫隙天線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5 陳駿馳;小型化三極化階躍阻抗縫隙天線[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6 吳振華;三極化電容加載縫隙天線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7 樂永波;印制縫隙天線的設計與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8 馬寧;彈載微帶縫隙天線的設計與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李曉峰;平面縫隙天線的研究與設計[D];蘭州大學;2006年
10 陶嘯;長槽漏波波導縫隙天線的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770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577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