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偏振短距激光雷達測量生物戰(zhàn)劑/氣溶膠
發(fā)布時間:2023-04-29 19:41
基于激光誘導熒光(LIF)原理和彈性散射作用于非球形粒子上產(chǎn)生的偏振特性,設計研制了短距測量熒光和偏振激光雷達:采用了三個激光光源、兩個接收望遠鏡、一個退偏組件和一個熒光光譜特征分析光譜儀,設計遙測探測距離為200 m至數(shù)千米。熒光測量采用了Nd:YAG激光器的三倍頻355 nm和4倍頻266 nm輸出,激光束脈沖寬度約為6 ns,重復頻率為20 Hz,熒光接收光學及光譜分析子系統(tǒng)由25.0 mm口徑的f/4牛頓望遠鏡,車爾尼特納光譜儀和32通道的光電倍增管(PMT)等組件組成;偏振和彈性散射信號由孔徑12.5 mm的卡塞格林望遠鏡接收。熒光測量的信噪比仿真計算表明:以最小SNR=10作為參照,在1 km距離上,白天探測不到數(shù)濃度為10 000個/升的戰(zhàn)劑云團,但在夜間則可以獲得較好的信號強度;偏振測量結果初步分析表明:(1)退偏比表現(xiàn)出較強的波長依賴性;(2)多波長退偏比測量可以顯著提高生物戰(zhàn)劑的鑒別能力。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激光誘導熒光測量原理
1.1 生物粒子的激光誘導熒光特性分析
1.2 熒光截面
2 激光雷達系統(tǒng)
2.1 激光雷達結構設計
2.2 熒光激光雷達探測距離估計
3 偏振測量技術
3.1 原理
3.2 近場測量與討論
3.3 外場測量與討論
4 結論
本文編號:3805619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激光誘導熒光測量原理
1.1 生物粒子的激光誘導熒光特性分析
1.2 熒光截面
2 激光雷達系統(tǒng)
2.1 激光雷達結構設計
2.2 熒光激光雷達探測距離估計
3 偏振測量技術
3.1 原理
3.2 近場測量與討論
3.3 外場測量與討論
4 結論
本文編號:38056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8056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