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V-BLAST性能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4-03 23:40
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是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無線通信用戶無限增多而帶寬有限的問題。文章對MIMO通信系統(tǒng)的信道編碼V-BLAST原理進行分析,對V-BLAST采用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檢測算法和迫零(zero-forcing,ZF)檢測算法進行性能分析,并且在Matlab中仿真,選取大量不同參數(shù)詳細分析誤碼率(symbol error rate,SER)和比特誤碼率(bit error rate, BER),并對仿真結果進行對比。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V-BLAST概述
1.1 V-BLAST介紹
1.2 V-BLAST工作原理
2 V-BLAST誤碼檢測算法
2.1 最大似然檢測算法
2.2 迫零檢測算法
3 V-BLAST算法仿真
3.1 V-BLAST仿真模型原理
3.2 最大似然檢測算法仿真結果
(1) V-BLAST(1 000,‘ML’,‘QPSK’,1,0.5或0)。
(2) V-BLAST(5 000,‘ML’,‘QPSK’,1,0.5、0.8或0)。
(3) V-BLAST(10 000,‘ML’,‘QPSK’,1,0.5、0.8或0)。
3.3 迫零檢測算法仿真結果
3.4 V-BLAST仿真結果分析
4 結 論
本文編號:3781369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V-BLAST概述
1.1 V-BLAST介紹
1.2 V-BLAST工作原理
2 V-BLAST誤碼檢測算法
2.1 最大似然檢測算法
2.2 迫零檢測算法
3 V-BLAST算法仿真
3.1 V-BLAST仿真模型原理
3.2 最大似然檢測算法仿真結果
(1) V-BLAST(1 000,‘ML’,‘QPSK’,1,0.5或0)。
(2) V-BLAST(5 000,‘ML’,‘QPSK’,1,0.5、0.8或0)。
(3) V-BLAST(10 000,‘ML’,‘QPSK’,1,0.5、0.8或0)。
3.3 迫零檢測算法仿真結果
3.4 V-BLAST仿真結果分析
4 結 論
本文編號:37813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7813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