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的低復雜度偏移最小和算法
發(fā)布時間:2022-07-14 13:48
為了提高低密度奇偶校驗(LDPC)碼偏移最小和(OMS)算法的誤碼性能,基于5G NR標準提出了一種5G LDPC碼的低復雜度OMS算法。針對傳統(tǒng)算法中偏移因子值計算不夠準確問題,使用密度進化獲取更加精準的偏移因子值,用于校驗節(jié)點更新,以增強OMS算法的性能;并使用線性近似方法對獲得的偏移因子值進行近似處理,在保證譯碼性能的情況下降低了算法的復雜度。針對變量節(jié)點振蕩現(xiàn)象對譯碼的影響,將節(jié)點更新前后的對數(shù)似然比(LLR)消息值加權處理,削減變量節(jié)點的振蕩性,提高了譯碼器收斂速度。仿真結果表明,與歸一化最小和(NMS)算法和OMS算法相比,在誤比特率(BER)為10-5時所提算法譯碼性能可以獲得0. 3~0. 5 dB的增益,平均迭代次數(shù)分別降低了48. 1%和24. 3%,同時與對數(shù)似然比-置信傳播(LLR-BP)算法也只相差近0. 1 dB。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LDPC碼的Tanner圖表示
偏移因子與迭代次數(shù)的關系
不同算法的誤比特率性能對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anner圖中基于矩陣運算的短環(huán)分布高效計算方法[J]. 朱慶,吳樂南,楊永標,李捷,徐石明. 通信學報. 2017(04)
[2]突發(fā)錯誤信道下的多元LDPC碼設計與性能分析[J]. 張博,林偉,劉春元,白寶明. 通信學報. 2013(07)
[3]基于整數(shù)運算的LDPC碼最小和譯碼算法[J]. 野曉東,馬林華,王衛(wèi)民,李森. 通信學報. 2010(06)
[4]基于Matlab的LDPC碼的研究[J]. 王冬梅,王秀芳,浦曉威,路敬祎.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0(10)
本文編號:366124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LDPC碼的Tanner圖表示
偏移因子與迭代次數(shù)的關系
不同算法的誤比特率性能對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anner圖中基于矩陣運算的短環(huán)分布高效計算方法[J]. 朱慶,吳樂南,楊永標,李捷,徐石明. 通信學報. 2017(04)
[2]突發(fā)錯誤信道下的多元LDPC碼設計與性能分析[J]. 張博,林偉,劉春元,白寶明. 通信學報. 2013(07)
[3]基于整數(shù)運算的LDPC碼最小和譯碼算法[J]. 野曉東,馬林華,王衛(wèi)民,李森. 通信學報. 2010(06)
[4]基于Matlab的LDPC碼的研究[J]. 王冬梅,王秀芳,浦曉威,路敬祎.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0(10)
本文編號:36612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66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