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guī)模天線陣列波束賦形關鍵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1 17:06
大規(guī)模天線陣列(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 MIMO)波束賦形技術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5th generation,5G)物理層的關鍵技術,也是未來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支撐性技術。作為大幅度提升無線通信系統(tǒng)物理層性能的重要手段,massive MIMO波束賦形技術的研究既是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學術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無線通信產業(yè)重點關注的研究方向。隨著5G標準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無線通信理論的快速發(fā)展,massive MIMO波束賦形技術己成為研究熱點,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本文圍繞massive MIMO波束賦形技術開展研究。首先考察信號模型與信道建模,考慮到massive MIMO物理層無線信道的特殊性,由于傳統(tǒng)無線通信研究所使用的信道模型難以精確刻畫massive MIMO無線信道,因而需要基于新型信道模型研究波束賦形技術。另外,無線多播(wireless multicast)波束賦形技術相比傳統(tǒng)波束賦形技術可以成倍提升頻譜效率和能源效率,但針對該技術在5G場景下的研究尚未深入。針對這些問題,首先采用massive MIM...
【文章來源】: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1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1?Massive?MIMO復合型波束賦形系統(tǒng)模型??典型的5G網絡接入網由宏基站和若干低功率節(jié)點(low?power?node,?LPN)??
為了驗證本章所提出的linear?precoding與multicast組成的復合型波統(tǒng)的性能,使用MATLAB搭建了鏈路級仿真平臺對模型進行驗證,所數如表2-1所示。???表2-1?Massive?MIMO波束賦形仿真平臺參數表???變量?數值?變量?數值???N,?64?K?32??QAM階數?4-QAM?發(fā)送幀數?10000??天線間距J?天線間距d??0.3波長?0.3波長??(線形天線陣)?(矩形天線陣)???Za?5〇12?Zl?50?Q???Zm?10^2?SNR?范圍?-10dB-25dB??載波頻率?2.2GHz??10??用戶距離?50m?入射角分布?均勻分布??線型天線陣?矩形天線陣??4〇r——.7?——r——,?3〇n--,————-——-——,??
波束賦形方案。設計仿真平臺時側重于驗證信道模型并給出波束賦形方案的對比??分析。對于multicast用戶,其性能參數按各組平均值計算。所得到的頻譜效率??仿真結果如圖2-2所示。圖例標注的“互阻抗”字樣表示該曲線采用了互阻抗信??道模型,未標注該字樣則使用了瑞利衰落模型。頻譜效率的計算按照當前波束賦??形方案達到的數據吞吐量除以占用的空口帶寬計算得出。結果表明,隨著信噪比??的提升,各波束賦形方案、各形態(tài)天線陣列、各信道模型所達到的頻譜效率均不??斷提升,而采用了互阻抗信道模型后,各波束賦形方案、各形態(tài)天線陣列的性能??均有微小的下降,這是由于互阻抗信道模型在相鄰天線引入相關性,降低了空間??子信道的獨立性,因而比瑞利衰落信道對信號的衰減作用更大;但由方向矩陣的??表達式可知,在天線數量較大、矩陣尺寸較大時,二者差別不明顯,因此其性能??下降幅度不明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DP-Based Network Selection with Reward Optimization in HetNets[J]. CHEN Xin,LI Zhuo,WANG Kai,XING Lei.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8(01)
本文編號:3113680
【文章來源】: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1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1?Massive?MIMO復合型波束賦形系統(tǒng)模型??典型的5G網絡接入網由宏基站和若干低功率節(jié)點(low?power?node,?LPN)??
為了驗證本章所提出的linear?precoding與multicast組成的復合型波統(tǒng)的性能,使用MATLAB搭建了鏈路級仿真平臺對模型進行驗證,所數如表2-1所示。???表2-1?Massive?MIMO波束賦形仿真平臺參數表???變量?數值?變量?數值???N,?64?K?32??QAM階數?4-QAM?發(fā)送幀數?10000??天線間距J?天線間距d??0.3波長?0.3波長??(線形天線陣)?(矩形天線陣)???Za?5〇12?Zl?50?Q???Zm?10^2?SNR?范圍?-10dB-25dB??載波頻率?2.2GHz??10??用戶距離?50m?入射角分布?均勻分布??線型天線陣?矩形天線陣??4〇r——.7?——r——,?3〇n--,————-——-——,??
波束賦形方案。設計仿真平臺時側重于驗證信道模型并給出波束賦形方案的對比??分析。對于multicast用戶,其性能參數按各組平均值計算。所得到的頻譜效率??仿真結果如圖2-2所示。圖例標注的“互阻抗”字樣表示該曲線采用了互阻抗信??道模型,未標注該字樣則使用了瑞利衰落模型。頻譜效率的計算按照當前波束賦??形方案達到的數據吞吐量除以占用的空口帶寬計算得出。結果表明,隨著信噪比??的提升,各波束賦形方案、各形態(tài)天線陣列、各信道模型所達到的頻譜效率均不??斷提升,而采用了互阻抗信道模型后,各波束賦形方案、各形態(tài)天線陣列的性能??均有微小的下降,這是由于互阻抗信道模型在相鄰天線引入相關性,降低了空間??子信道的獨立性,因而比瑞利衰落信道對信號的衰減作用更大;但由方向矩陣的??表達式可知,在天線數量較大、矩陣尺寸較大時,二者差別不明顯,因此其性能??下降幅度不明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DP-Based Network Selection with Reward Optimization in HetNets[J]. CHEN Xin,LI Zhuo,WANG Kai,XING Lei.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8(01)
本文編號:31136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11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