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傳輸?shù)挠行院涂煽啃砸恢笔窍到y(tǒng)設計的追求。為保證可靠性,信道編碼技術必不可少。在眾多信道編碼技術中,低密度奇偶校驗(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碼,憑借著有效的編碼和接近Shannon限的優(yōu)異譯碼性能,成為了一種主流信道編碼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現(xiàn)代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例如Wi-Fi、Wi-MAX、第五代移動通信(5G)系統(tǒng)等。但是,現(xiàn)有的LDPC碼編譯碼方法還存在改進的空間。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以進一步提高系統(tǒng)可靠性。在現(xiàn)代LDPC碼中,校驗矩陣普遍采用準循環(huán)(Quasi-Cyclic,QC)結構。具有這種結構的碼被稱為QC-LDPC碼。目前性能優(yōu)異的QC-LDPC碼大多由原型圖擴展構造而來。因此,這一類通過原型圖擴展構造的QC-LDPC碼又被稱為原型圖LDPC(ProtographBased LDPC,PB-LDPC)碼。為提高現(xiàn)有PB-LDPC碼的編譯碼性能,本文分別從編碼方法中校驗矩陣的構造方法與編碼結構、原型圖,以及迭代譯碼算法三個方面展開設計與優(yōu)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貢獻包括以下內容:首先,在已有原型圖的基礎上,本文分別從構造方法與編碼結構兩個方面改善擴展出的碼字性能。在構造方法方面,針對由單位循環(huán)陣構造的QC-LDPC(Single-Weight Circulant QC-LDPC,SQC-LDPC)碼在高碼率情況下面臨原型圖節(jié)點重量受限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具有多重循環(huán)陣的QC-LDPC(Multi-Weight Circulant QC-LDPC,MQC-LDPC)碼構造方法。為支持多重循環(huán)陣構造,本文在最小錯誤漸進邊生長算法中引入了防止多重循環(huán)陣產生短圈的方法。當擴展因子固定時,相比于傳統(tǒng)的SQC-LDPC碼,MQCLDPC碼能夠獲得更好的原型圖結構、碼字重量分布,以及停止集重量分布。實驗結果表明,在加性白高斯噪聲信道下,無論是在高信噪比還是低信噪比區(qū)域,相比于Wi-Fi標準以及Wi-MAX標準中的傳統(tǒng)高碼率SQC-LDPC碼,本文構造的MQC-LDPC碼擁有更好的性能。在編碼結構方面,針對低度數(shù)節(jié)點導致錯誤平層表現(xiàn)差的問題,本文為QC-LDPC碼提出了一種所有節(jié)點度數(shù)為3的塊三對角編碼校驗結構。這種沒有低度數(shù)節(jié)點的塊三對角校驗結構能夠有效改善錯誤平層性能,并且支持低復雜度編碼。本文利用這種結構和模提升(Modulo-Lifting)方法,構造了一系列可伸縮碼長的QC-LDPC碼。仿真結果表明,相比于現(xiàn)有可伸縮碼長的碼字,本文構造的碼字能夠在錯誤平層區(qū)獲得更好的性能。然后,針對5G系統(tǒng)中超可靠低延時通信應用場景下短碼長、迭代收斂快的低碼率LDPC碼設計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備碼率兼容特性的Raptor-Like結構原型圖。這些原型圖由Richardson-Urbanke(RU)給出的低碼率碼推廣獲得。在提出的原型圖中,本文應用加入迭代次數(shù)限制的原型圖外部信息轉移(Protograph-Based 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PEXIT)分析方法優(yōu)化連接度數(shù)。通過優(yōu)化得到的原型圖,構造了碼率兼容的LDPC碼并進行了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在碼長較短和譯碼迭代次數(shù)較少時,本文提出的LDPC碼相比于原始的RU低碼率碼、高通公司在5G系統(tǒng)標準化提案中給出的低碼率碼,以及傳統(tǒng)的AR4A低碼率碼,擁有顯著的性能優(yōu)勢。最后,針對傳統(tǒng)的歸一化最小和(Normalized Min-Sum,NMS)以及偏移修正最小和(Offset Min-Sum,OMS)譯碼算法在低碼率碼譯碼時誤塊率性能惡化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廣義的線性近似最小和(Linear-Approximation Min-Sum,LAMS)譯碼算法并用神經網絡優(yōu)化其中的因子。提出的LAMS算法通過為每次迭代引入乘性與加性因子,線性調整校驗節(jié)點更新和信道輸入的軟量幅度。這些因子由一個小型淺層的神經網絡利用LAMS譯碼器每次迭代產生的訓練數(shù)據(jù)優(yōu)化獲得。本文針對5G系統(tǒng)中的PB-LDPC碼優(yōu)化了LAMS譯碼器并給出了每次迭代的線性因子。仿真結果表明,LAMS算法相比于傳統(tǒng)的NMS算法以及OMS算法展現(xiàn)出了顯著的性能提升,甚至在一些高信噪比區(qū)域表現(xiàn)出了比置信傳播(Belief Propagation,BP)算法更好的性能。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N911.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向增俊;陳永彬;;一種新型的高質量低碼率波形矢量量化編碼器[J];通信技術;1989年02期
2 藍炳偉;單魯寧;;基于H.264的甚低碼率實時視頻傳輸[J];計算機系統(tǒng)應用;2008年10期
3 程德強,錢建生,黃書慧;甚低碼率網絡數(shù)字視頻服務器的設計[J];電視技術;2004年04期
4 甘勇;周兵;李曉強;錢德沛;;甚低碼率視頻編碼器碼率控制策略[J];計算機工程;2008年23期
5 胡棟,鄭寶玉;低碼率視頻的小波域軟閾值去方塊濾波算法的研究[J];信號處理;2003年06期
6 張旭東,王德生,彭應寧;甚低碼率視頻壓縮編碼算法研究和標準化進展[J];電子科學學刊;1997年06期
7 楊曉;楊學友;葉聲華;;低碼率下任意形狀感興趣區(qū)域編碼[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04期
8 韓文俊;任國強;吳欽章;;低碼率下實時高清視頻壓縮方案[J];電視技術;2011年01期
9 江科,章倩苓,湯庭鰲;一種極低碼率視頻壓縮編碼算法的VLSI結構[J];電子學報;1999年11期
10 陳云峰,高厚琴;低碼率活動圖像幀間預測編碼的研究[J];電視技術;199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輝柏;張春田;;用于極低碼率可視電話編碼的臉部分割技術[A];中國圖象圖形科學技術新進展——第九屆全國圖象圖形科技大會論文集[C];1998年
2 張志飛;盧晶;林志斌;;低碼率立體聲音頻傳輸方法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安治國;;數(shù)字化戰(zhàn)場中實時視頻傳輸?shù)难芯颗c實現(xiàn)[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6年
4 張明方;蔡德孚;;甚低碼率多媒體通信與模型基圖像編碼的研究[A];中國圖象圖形科學技術新進展——第九屆全國圖象圖形科技大會論文集[C];1998年
5 許鵬飛;羅建書;;率控制自組織矢量量化及在視頻編碼中的應用[A];第十二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羅曉崗;;CAI中低碼率音頻壓縮格式的適用性研究[A];計算機與教育:理論、實踐與創(chuàng)新——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涂衛(wèi)平;胡瑞敏;艾浩軍;樂攀;;基于SIMD的低碼率語音編碼優(yōu)化[A];第三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07)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小寧;原型圖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編譯碼方法研究[D];東南大學;2019年
2 王文濤;低碼率圖像編碼與降噪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李榕;無線信道中的低碼率視頻編碼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霍穎翔;四通道甚低碼率語音動態(tài)編解碼方法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甘柳月;低碼率LDPC碼的設計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3 劉玉珍;基于甚低碼率視頻信號壓縮編碼技術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4年
4 游世軍;基于匹配追蹤的低碼率視頻編碼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5 劉艷;基于監(jiān)控場景的甚低碼率視頻壓縮[D];浙江大學;2003年
6 繆英武;低碼率語音傳輸?shù)囊环N硬件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7 李協(xié);偵率幀問技術及其在低碼率信道中的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丁旭輝;低信噪比環(huán)境下基于低碼率Turbo碼的可靠通信傳輸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9 馬艦;低碼率視頻信息隱藏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高原;基于HEVC的低復雜度與低碼率編碼技術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
2792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9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