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N的LTE與WLAN異構網絡中單基站的節(jié)能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N929.5;TN925.93
【圖文】: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蜂窩網絡出現(xiàn)了移動數(shù)據(jù)流量呈指數(shù)級增長的趨勢。在地區(qū),智能手機的流量在 2018 年期間同比增長約 140%,該地區(qū)目前用戶月量達到了 7.3GB[1]。有報告預測,到 2022 年,全球數(shù)據(jù)流量將達到每月 396節(jié),高于 2017 年每月 122.4 艾字節(jié),而移動數(shù)據(jù)流量將占全球流量的 20%[2圖 1.1 所示,為了更好地提供數(shù)據(jù)流量服務,運營商密集部署了大量的基站P(Access Point)構成了 LTE 與 WLAN 異構網絡[3],其中 AP 作為 LTE 的補充流蜂窩網絡中承載的流量,其具有低功耗、高數(shù)據(jù)速率的特點[4]。但由于冗余的原因,這些 AP 有 20%到 80%經常處于空閑狀態(tài)沒有被充分利用[5]。根據(jù)文4]和歐洲 EARTH 項目[6]可知,在保證相同用戶 QoS 服務質量條件下,除去電固定能耗,基站單位負載能耗約為 2.88W/Mbps[6],而 AP 單位負載能耗約.0291W/Mbps[4]。因此可通過 WiFi 流量卸載,即將用戶流量卸載到 AP,以此低基站的負載從而實現(xiàn)基站的節(jié)能[7]。
重慶郵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場景。在熱點地區(qū)中大量用戶的吞吐量需求使基站處于高負載狀態(tài),此時基站休眠與功率控制技術都不能關閉基站或降低發(fā)射功率來節(jié)省基站能耗,并且用戶的QoS需求不能充分保證,節(jié)能效果是不佳的。雖然傳統(tǒng) WiFi 卸載能節(jié)省基站的能耗,但傳統(tǒng)的 WiFi 卸載由于單連接的限制,將用戶流量完全卸載到 WLAN 中可能會降低用戶的網絡服務質量,不能有效保證用戶的 QoS 需求。因此,如何決策用戶流量在基站與 AP 之間的分配是基站節(jié)能的同時保證用戶 QoS 需求的主要問題。
Release 13 和 3GPP Release 14 中,已經引入了通過 運營商部署的 WLAN 網絡)網絡的無線電級別聚合,輸是不支持聚合的,而在版本 14 擴展了上行鏈路的準化了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即 LTE-WLAN 聚合(LWA)和 LTE-WLAN 通過 IPsec 隧道方式聚合(LTE WLh IPsec Tunnel,LWIP)。在 3GPP Release 13 與 14 中以與 eNB 進行共址和非共址部署兩種方案,LWA 網z、5GHz 或 60GHz 的頻段上運行。其中非共址方案允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 WLAN 網絡部署的 AP,它依賴于與高容量和低延遲回程的可用性,而共址方案中則將 W LWA 非共址部署場景[45]如圖 2.1 所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憲玲;姜晗;;SDN框架下不良數(shù)據(jù)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應用[J];科技傳播;2019年06期
2 張斌益;;SDN在通信網絡中的應用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年12期
3 王一蓉;王艷茹;張榮博;武志棟;;基于SDN構建高性能、易擴展的電力通信網[J];中國電力;2016年10期
4 劉露;楊秀云;郭磊;王玉軍;劉正;;基于SDN的異地校區(qū)云數(shù)據(jù)中心的整合[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7年02期
5 劉淼;;基于SDN架構的網絡安全方法研究[J];通訊世界;2017年04期
6 桂興亮;張曉如;程偉;;基于園區(qū)網的SDN控制器設計研究[J];信息技術;2017年02期
7 李志立;;基于SDN的數(shù)據(jù)中心網絡技術[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7年08期
8 張志廣;;對基于SDN的接入網安全技術的幾點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7年12期
9 李寧;楊紅偉;李艷;王永欣;王靜;李俊;;基于SDN的網絡虛擬化仿真研究[J];無線電工程;2017年08期
10 王小東;田野;;SDN網絡虛擬化研究[J];網絡新媒體技術;201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笑;雷為民;趙金峰;馬杰;;基于SDN無線異構網絡研究[A];面向5G的LTE網絡創(chuàng)新研討會(2016)論文集[C];2016年
2 黃宏光;趙曉靜;宿慧娟;;SDN技術對數(shù)字化變電站網絡的影響分析[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3 黃晉;李素云;許昀;;SDN技術在城域網中的應用前景[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15年年會論文集[C];2015年
4 張鋮;曹振;鄧輝;;SDN控制器系統(tǒng)部署方案分析和設計初探[A];2013年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齊忠厚;謝旭東;張乃斌;;淺議SDN發(fā)展對網絡安全的影響[A];第29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6 張淑娟;王穎;邱雪松;何其超;;基于負載均衡的SDN數(shù)據(jù)平面故障恢復方法[A];2016年全國通信軟件學術會議程序冊與交流文集[C];2016年
7 ;紀念國際電信聯(lián)盟成立150周年內蒙古通信學會舉辦SDN技術報告會[A];《內蒙古通信》2015年第4期[C];2015年
8 王鑫;高能;馬存慶;薛聰;;分布式SDN控制器的規(guī)則沖突解決方案[A];第29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9 黃孫亮;袁崢;;SDN對能源互聯(lián)網的影響分析[A];2016電力行業(yè)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16年
10 周蘇靜;;淺析SDN安全需求和安全實現(xiàn)[A];2013年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逢丹;中興通訊SDN上演“速度與激情”[N];通信產業(yè)報;2017年
2 本報記者 譚倫;云杉網絡:淘金SDN[N];通信產業(yè)報;2017年
3 本報記者 王萬隆 通訊員 王昕;上海電信自主研發(fā)新型SDN網關[N];人民郵電;2019年
4 佚名;山鋼日照公司 SDN助力網絡架構升級和改造[N];中國信息化周報;2018年
5 賽迪出版?zhèn)髅绞紫浾?郭濤;浪潮思科一年考 SDN成核心[N];中國計算機報;2017年
6 范麗詩;SDN改變路由器技術發(fā)展路徑[N];人民郵電;2017年
7 記者 陳珊;全球首個基于SDN的5G SA預商用網絡落地浙江[N];人民郵電;2019年
8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 徐云斌;5G承載網管控SDN化 助力端到端網絡協(xié)同[N];人民郵電;2019年
9 本報記者 逄丹;北京電信以SDN革新IDC[N];通信產業(yè)報;2014年
10 李貴華;華為敏捷網絡踏著SDN步伐華麗轉身[N];電腦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朱樹永;軟件定義網絡(SDN)數(shù)據(jù)平面帶狀態(tài)轉發(fā)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2 高強;基于SDN的動態(tài)多播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大學;2017年
3 馮濤;軟件定義網絡(SDN)網絡管理關鍵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4 胡曦;無線SDN穩(wěn)定性擁塞控制算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5 高明;SDN的ForCES實現(xiàn)及服務部署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6 馬歡;云環(huán)境下基于SDN的網絡服務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6年
7 蔣健;可信可控網絡域間路由路徑不一致問題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8 陸悠;可信可控網絡中用戶行為控制關鍵技術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倩;基于SDN的數(shù)據(jù)中心網絡大象流檢測與調度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年
2 張鑫剛;SDN流規(guī)則輕量探測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3 鄧運輝;基于FPGA的SDN多控制器負載均衡方法研究與實現(xiàn)[D];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4 廉騰飛;基于SDN的車聯(lián)網邊緣計算及協(xié)作分載機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9年
5 申少杰;基于本體的SDN網絡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6 周凱恒;多控制器SDN網絡負載均衡算法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8年
7 葉二偉;基于SDN的多路徑負載均衡方案的研究和設計[D];重慶郵電大學;2018年
8 趙勇;SDN下C-RAN負載均衡的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8年
9 安融通;基于SDN的LTE與WLAN異構網絡中單基站的節(jié)能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9年
10 秦至希;機動通信場景中基于SDN的動態(tài)路由管理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7881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8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