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納秒時域信號源設計與研制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N95
【圖文】:
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規(guī)定將3.1-10.6 GHz 這一無需政府執(zhí)照的帶寬分給UWB系統(tǒng)使用,美國開始了超寬帶通信技術研究。概括來講,我們的超寬帶技術經(jīng)歷了從寬帶到窄帶再到寬帶最后發(fā)展成為超寬帶的過程,如圖1-1所示。圖1-1 無線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因此超寬帶信號顯然具備著一定的優(yōu)勢。它有著較低的功率密度、較高的分辨率、較高的帶寬。其一,相對于窄帶接收機而言,超寬帶信號的功率密度近似于窄帶接收機感受到的噪聲信號;其二,一些超寬帶信號的時域波形脈寬非常窄,通常為納秒甚至亞納秒量級,這使得使超寬帶系統(tǒng)的分辨率可以達到厘米甚至毫米量級;其三,超寬帶信號具有極寬的帶寬,這使得采用超寬帶信號的局域無線網(wǎng)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可以達到吉字節(jié)。超寬帶信號具備如此多且實用的優(yōu)點,也正是這些優(yōu)點使得它發(fā)展如此迅速、使用如此普遍、更加的造福于人類,我們對于它的研究也更加的迫切且勢在必得。
是變相的提升了我們發(fā)射機中雷達或者天線的中心頻率了,這就使得天線的有效頻帶得以拓展,這樣一來我們的天線就更加容易小型化制作了。圖1-2 超寬帶穿墻雷達基本工作原理框圖因此,作為時域雷達技術中的關鍵部分,超寬帶時域脈沖源的研究的工程價值信號控制系統(tǒng)Encoder 延時電路 信號源 發(fā)射天線延采集電路低噪放限幅濾波接收天線時電路A/D 轉(zhuǎn)換 Decoder數(shù)據(jù)處理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濤;吳云峰;王勝利;戴磊;胡波洋;鄭天策;苗玲;;基于功率MOSFET的高壓納秒脈沖源研究[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5年12期
2 張迪;李家存;吳中海;鐘若飛;田婷婷;張鐸;劉曉東;;探地雷達在探測玉樹走滑斷裂帶活動性中的初步應用[J];地質(zhì)通報;2015年01期
3 張曉龍;劉英;孫強;;高精度非致冷長波紅外熱像儀的輻射標定[J];中國光學;2012年03期
4 劉豪民;朱云成;;基于特斯拉線圈的LC諧振電路能量傳遞探析[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1年S1期
5 劉忠山;楊勇;馬紅梅;劉英坤;崔占東;;超快速高壓雪崩三極管器件研制[J];微納電子技術;2009年06期
6 郭山紅;孫錦濤;謝仁宏;芮義斌;李鵬;;電磁波穿透墻體的衰減特性[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9年01期
7 袁雪林;梁步閣;呂波;袁乃昌;;探地雷達高功率高穩(wěn)定度脈沖源設計[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7年10期
8 王黨衛(wèi);王少剛;關鑫璞;馬興義;粟毅;;超寬帶雷達及目標識別技術研究進展[J];空軍雷達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趙君喜;UWB無線電脈沖波形設計研究[J];通信學報;2005年10期
10 鄒衛(wèi)霞,趙傳華,周正;UWB脈沖的特征分析[J];無線電工程;2005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蔣俊杰;陳敏;許仙萍;;穿墻雷達系統(tǒng)中天線的設計和實現(xiàn)[A];全國第一屆信號處理學術會議暨中國高科技產(chǎn)業(yè)化研究會信號處理分會籌備工作委員會第三次工作會議專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楊;短距離超寬帶沖激成像雷達系統(tǒng)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許建軍;基于Tesla變壓器的高功率電磁脈沖發(fā)生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湯智;超寬帶穿墻雷達天線設計與研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2 陳增桂;石油鉆井雷達收發(fā)前端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3 孫春巍;基于Marx電路的PCB板電磁輻射與抑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4 黃志遠;基于固態(tài)開關器件的納秒脈沖源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石越;高幅度窄脈沖源的設計與研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6 房志斌;沖激超寬帶信號在穿墻雷達中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7 杜磊;超寬帶無線通信對公用通信系統(tǒng)干擾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王晴;高速電脈沖的產(chǎn)生與測量技術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倪秀勝;FMCW探地雷達信號發(fā)生器及其回波處理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222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2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