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雙攝手機的圖像融合與增強
【圖文】:
圖 1-1 雙攝成像過程雙攝圖像的形成過程如圖 1-1 所示,可以發(fā)現(xiàn),彩色圖像多出紅綠藍顏色交錯的拜爾濾片用于形成各個色彩的信息,具體的光傳遞過程在圖的中間部分,其中綠色的濾片只允許綠顏色的光子通過,而黑白的則允許所有顏色的光子通過,最終形成彩色和黑白兩幅圖像。另外,該組合還有一種實現(xiàn)方案,即采用大尺寸的黑白 CMOS 和小尺寸的彩色CMOS,使用過采樣技術來模擬光學變焦,同時也可以實現(xiàn)夜間圖像增強。綜上所述,手機拍攝的黑白圖像和彩色圖像各有所長,黑白圖像獲得光照信息比較多,所以圖像相對而言具有高清晰、噪聲少以及暗光條件下高對比度等優(yōu)點,而彩色圖片由于經過拜爾濾片,獲得光照信息少,容易受到噪聲影響。所以可以結合彩色圖像的色彩信息和黑白圖像的高清晰和低噪聲的優(yōu)點融合得到低噪聲、高對比度并且更清晰的彩色圖像。本文將針對兩幅圖像的成像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對手機雙攝的圖像增強展開研究。
圖 2-1 單縫衍射現(xiàn)象把狹縫換成圓孔,衍射現(xiàn)象就變成明暗相間的圓環(huán),如圖 2-2 所示,左圖是二維的圓環(huán)圖,最里面是一個實心圓,明顯的亮度較高,右圖是三維圖,多出的一維是光照強度,可以發(fā)現(xiàn),,中心圓聚集了大部分光照能量,該圓被稱為艾里斑。圖 2-2 艾里斑模型(左:二維模型,右:三維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P391.41;TN929.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桃;侯紅英;王德賢;;數字圖像融合研究綜述[J];數碼世界;2017年08期
2 陳欣;;淺析第二代Curvelet多聚焦圖像融合算法[J];明日風尚;2017年20期
3 朱煉;孫楓;夏芳莉;韓瑜;;圖像融合研究綜述[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4年02期
4 劉志明;;數字圖像融合新進展[J];電腦與電信;2013年04期
5 扈少華;郭寧;;圖像融合方法及應用[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6 ;基于CPLD與高速DSP的雙通道光電圖像融合系統(tǒng)[J];中國計量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7 陳虎義;多種圖像融合[J];影像技術;2000年04期
8 王憶鋒,張海聯(lián),李燦文,李茜;夜視圖像融合研究的進展[J];紅外與激光工程;1998年02期
9 史敏紅;;圖像融合技術發(fā)展綜述[J];計算機時代;2019年09期
10 吳小琳;王潔;包蓉;;~(18)F-FDG PET\CT圖像融合診斷惡性腫瘤的護理配合[J];貴州醫(yī)藥;201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曲鋒;劉建卓;劉英;吳宏圣;王健;楊東軍;葉新;孫強;;基于多尺度幾何分析方法的圖像融合方法[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楊志;毛士藝;陳煒;;基于多分辨率局部峰度熵的魯棒圖像融合算法[A];中國航空學會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yè)全國第八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曲桂紅;;放射治療成像與圖像融合應用研究[A];首屆全國醫(yī)療器械學術與產業(yè)論壇論文集[C];2002年
4 王強軍;王潤生;;城市航空攝影圖像融合分割方法[A];中國圖象圖形科學技術新進展——第九屆全國圖象圖形科技大會論文集[C];1998年
5 湯志偉;王建國;趙志欽;黃順吉;;基于小波變換的圖像融合算法[A];第九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99)論文集[C];1999年
6 陸琳;張淳民;;圖像融合算法研究[A];2013年(第五屆)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潘泉;趙永強;張洪才;;基于像素層圖像融合的偏振圖像計算方法研究[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劉紅毅;王彥情;朱元國;;一種新的小波變換的圖像融合算法[A];第六屆中國青年運籌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4年
9 蔡迪明;李永忠;張瓊;于波洋;劉振華;曾浩;陳妮;張孟尼;姚晉;;MRI-US圖像融合在前列腺活檢穿刺中的應用價值[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屆全國超聲治療及生物效應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9年
10 陳鋒;張聞文;陳錢;顧國華;;基于小波變換的EMCCD微光圖像融合算法[A];第八屆華東三省一市真空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劉明霞 唐志全;圖像融合查顱內病變[N];健康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李覲麟;AI換臉技術的玩法還有很多[N];電腦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震隆;超聲圖像融合評估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jié)病變[D];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
2 趙楠;并行化航拍圖像融合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9年
3 夏顯忠;高性能彈載圖像融合導引系統(tǒng)若干計算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4 英昌盛;ICCD微光圖像處理及在圖像融合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8年
5 周金鳳;多焦面圖像融合及其在紡織品數字化檢測中的應用[D];東華大學;2018年
6 戈文艷;面向巖性信息增強的多源遙感數據融合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8年
7 王婧;基于自適應分解的圖像融合方法[D];吉林大學;2019年
8 魏春雨;超小波及其在圖像融合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8年
9 韓倩;肺癌并肺不張患者放療中MRI-CT圖像融合配準方式和劑量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8年
10 宋樂;異源圖像融合及其評價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磊;基于深度學習的視頻背景替換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江蘇科技大學;2019年
2 楊利素;基于平移不變剪切波變換與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圖像融合方法[D];山東理工大學;2019年
3 仲紅玉;光子計數圖像融合及彩色化技術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9年
4 劉歡歡;面向雙攝手機的圖像融合與增強[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5 李雪;基于多特征的圖像融合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6 張培恒;基于圖像融合的運動目標檢測算法研究[D];燕山大學;2019年
7 楊麗錦;基于環(huán)境感知的立體樹木圖像融合與評價方法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9年
8 薛驍;多視角多曝光圖像融合算法研究及質量評價[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9 梅禮曄;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融合和分割方法研究[D];云南大學;2019年
10 李肖肖;基于梯度域的多尺度PET-SPECT與MRI圖像融合算法研究[D];云南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6848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8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