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波測速雷達信標測量模式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
【圖文】:
連續(xù)波測速雷達誤差分布示意圖
a) 某次試驗 1#副站接收多普勒頻率 b) 某次試驗主站接收多普勒頻率圖 2-5 某次試驗連續(xù)波測速雷達的多普勒頻率圖 2-5 a)為連續(xù)波測速雷達 1#副站記錄的約為火箭起飛前 30s 的多普勒頻率,圖 2-5 b)為主站記錄的約為火箭起飛前 55s 的多普勒頻率,,從以上兩圖可以看出,由于頻率源不穩(wěn),應答機信標測量模式下多普勒頻率已經漂移至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N9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辭勇;陳民鈾;王平;何為;;電阻抗成像交叉測量模式的抗噪聲性能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2009年01期
2 張嘉偉;;隨鉆核磁共振測井測量模式及脈沖序列設計與分析[J];硅谷;2014年09期
3 路琦;;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研究——印證風險評估測量模式[J];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5年01期
4 蔣南飛;;“刑事偵查學”多元化教學測量模式應用研究[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5 譚立新;余志明;蔡一湘;;島津離心粒度分析儀測量模式的比較[J];中國粉體技術;2009年04期
6 徐立;;高速鐵路工程測量精度和測量模式[J];鐵道勘察;2006年01期
7 許國平,徐立;鐵路測量模式改革方案研究[J];鐵道勘察;2004年01期
8 趙慶平;;地籍測繪的精度要求及測量模式探析[J];科技視界;2013年11期
9 王化祥;黃文瑞;范文茹;;三維電阻抗成像的測量模式[J];天津大學學報;2012年08期
10 王海忠;;不同品牌資產測量模式的關聯(lián)性[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徐立;;高速鐵道工程測量精度和測量模式[A];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2 于小平;張廷玉;楊化超;;GPS在礦區(qū)開采沉降監(jiān)測中的研究[A];《測繪通報》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摘要集[C];2008年
3 沈云中;許厚澤;;衛(wèi)—衛(wèi)跟蹤重力衛(wèi)星測量模式的模擬與精度分析[A];《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進展》論文集[C];2004年
4 譚立新;余志明;蔡一湘;;島津離心粒度分析儀測量模式的比較試驗[A];中國顆粒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5 盛楠;;微波毫米波綜測儀多測量模式軟件設計[A];201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7年
6 汪大勛;高旭亮;涂冬波;;一種非參數(shù)化的Q矩陣估計方法:ICC-IR方法開發(fā)[A];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心理學與國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7 胡帆;陳正一;;自動氣象站地表溫度測量方式的改進[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二卷)[C];2010年
8 張清華;李偉;;RTK技術實際應用優(yōu)劣簡析[A];中國航海學會航標專業(yè)委員會測繪學組學術研討會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婧;量子多單播網絡可解性理論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7年
2 蔣川東;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其陣列式地面探測系統(tǒng)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琪;連續(xù)波測速雷達信標測量模式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劉晶;基于COMSOL的電容層析成像激勵測量模式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6年
3 彭琳;全球定位系統(tǒng)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D];武漢大學;2004年
4 王斐;基于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老年人手機界面設計[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4年
5 夏英輝;EM38在奇臺荒地鹽分測量中的應用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6 陳穎昭;嵌入式遠程心電血壓儀的研究[D];福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6013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0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