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信息工程論文 >

多源融合導航技術綜述

發(fā)布時間:2019-09-20 11:10
【摘要】:隨著定位與導航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基于位置的服務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好的用戶體驗。但是單一的導航源往往達不到用戶的精度要求,同時也不具備足夠好的魯棒性和可靠性。多源融合導航基于信息融合技術,將來自不同導航源的同構或者異構的導航信息按照相應的融合算法進行融合,從而得到最佳的融合結果。相對于傳統(tǒng)的單一導航源,多源融合導航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個導航源的優(yōu)勢,從而提供最好的定位與導航服務。對多源信息融合以及多源融合導航技術進行分析和概述,同時闡述常用的多源融合算法及多源融合導航的性能評估。
【圖文】:

慣性導航,基本原理


·56·趙萬龍等,多源融合導航技術綜述第37卷第6期的特點,在未來可以共同為全球提供穩(wěn)定的衛(wèi)星導航服務。2.2.2慣性導航慣性導航技術是通過陀螺和加速度計測量目標的角速率和加速度,然后通過積分運算計算出目標的位置信息以及速度信息[17]。慣性導航的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在x軸和y軸方向上分別對分項加速度求積分,從而得到速度信息。然后在已知初始速度的情況下再次求積分,得到測量目標的位置坐標(x,y)。圖1慣性導航基本原理Fig.1Schematicdiagramofinertialnavigation2.2.3光/聲學導航光學導航主要為可見光通信定位[18],可見光通信定位將配備信號控制裝置的LED燈發(fā)光的明暗變化作為ID信號發(fā)送,接收到ID信號的便攜終端將其轉換成位置信息。該技術的定位精度約為1m。聲學導航系統(tǒng)主要應用于水下潛艇的定位。與其他導航系統(tǒng)相比,聲學導航具有以下優(yōu)點:既可以用于水面,也可以用于水下導航;能夠實時準確地測量載體的速度、艏向等信息。2.2.4重力/磁力導航重力導航是在重力測量、重力異常及垂線偏差的測量和補償?shù)幕A上發(fā)展起來的。磁力導航則是根據(jù)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地磁場各不相同,首先采用地磁傳感器測量地磁矢量數(shù)據(jù)庫,然后在線定位時根據(jù)匹配算法,將實時測量的地磁場與地磁矢量數(shù)據(jù)庫進行比對,從而獲取當前用戶位置信息。重力/磁力導航的基本原理都屬于模型匹配定位。首先離線構造重力/磁力場模型,然后在線進行匹配定位。其基本原理如圖2所示。2.2.5典型室內(nèi)定位方法得益于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存在,室外定位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定位導航服務的要求。但是由于室內(nèi)環(huán)境中可見星的遮擋問題,衛(wèi)星導航無法使用。目前室內(nèi)定位方法主要包括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定位、超寬帶定位、藍牙定位、WLAN定位等等。其中WLAN定位具有?

磁力,重力,基本原理


比,,聲學導航具有以下優(yōu)點:既可以用于水面,也可以用于水下導航;能夠實時準確地測量載體的速度、艏向等信息。2.2.4重力/磁力導航重力導航是在重力測量、重力異常及垂線偏差的測量和補償?shù)幕A上發(fā)展起來的。磁力導航則是根據(jù)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地磁場各不相同,首先采用地磁傳感器測量地磁矢量數(shù)據(jù)庫,然后在線定位時根據(jù)匹配算法,將實時測量的地磁場與地磁矢量數(shù)據(jù)庫進行比對,從而獲取當前用戶位置信息。重力/磁力導航的基本原理都屬于模型匹配定位。首先離線構造重力/磁力場模型,然后在線進行匹配定位。其基本原理如圖2所示。2.2.5典型室內(nèi)定位方法得益于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存在,室外定位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定位導航服務的要求。但是由于室內(nèi)環(huán)境中可見星的遮擋問題,衛(wèi)星導航無法使用。目前室內(nèi)定位方法主要包括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定位、超寬帶定位、藍牙定位、WLAN定位等等。其中WLAN定位具有定位成本低、實現(xiàn)方便的特點,被認為是最具有前景的定位手段[19]。WLAN室內(nèi)定位主要有基于匹配算法的指紋定位和基于接收信號強度RSS(ReceivedSignalStrength)測距的無線定位[20]。2.3多源融合導航架構圖2重力/磁力導航基本原理Fig.2Schematicdiagramofgravityandmagnetismnavigation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基金】:國家重大專項子課題(NO.2014ZX03004003)
【分類號】:TN9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扶曉;李東旭;劉勁;;現(xiàn)代信息融合技術的哲學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年10期

2 馮偉斌;梁榮光;王惜慧;;應用于發(fā)動機的信息融合技術概述[J];機電工程技術;2010年08期

3 張文炬,蘇清祖;多通道信息融合技術的研究[J];江蘇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4 胡玉峰,尹項根,陳德樹,張哲;信息融合技術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一)——基本原理與方法[J];繼電器;2002年12期

5 劉檳,朱睿;信息融合技術在機務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民航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6 金敬強;武富春;;信息融合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展望[J];電腦開發(fā)與應用;2006年01期

7 劉林芝;;信息融合技術在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2006年24期

8 魯紅英;肖思和;宋弘;;信息融合技術的方法與應用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9 王愛文;逄玉俊;高巍;;信息融合技術發(fā)展與融合算法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年19期

10 李成;畢篤彥;;信息融合技術的信息化作戰(zhàn)體系[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胡良梅;高雋;;信息融合技術[A];全國第十四屆計算機科學及其在儀器儀表中的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2 鄒斌陽;倪國強;;淺談信息融合技術在典型船舶避碰系統(tǒng)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嵌入式技術和信息處理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魏剛;;面向海戰(zhàn)場的信息融合技術綜述[A];2010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五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康中尉;羅飛路;;基于信息融合技術的多傳感器系統(tǒng)[A];湖南省電工技術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紀伯公;王加;;基于信息融合技術的電力系統(tǒng)故障診斷研究[A];第六屆全國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6 李斌;唐永哲;;信息融合技術在伺服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A];全國自動化新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論文集(一)[C];2005年

7 張婷;;信息融合技術在SINS/GPS系統(tǒng)的應用[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李啟本;李志斌;;基于信息融合技術的變壓器多層次故障診斷[A];智能化電站技術發(fā)展研討暨電站自動化2013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司剛全;曹暉;張彥斌;賈立新;;基于信息融合技術的雙層優(yōu)化控制策略在火電廠制粉系統(tǒng)中的應用[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丁大勇;信息融合技術的研究及其在視像內(nèi)容分析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07年

2 姜建國;分布式入侵檢測系統(tǒng)與信息融合技術的研究與實踐[D];四川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益彬;AFL信息融合技術的研究及其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柳超;基于IEC61970的多系統(tǒng)信息融合技術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3 王文志;信息融合技術的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4 趙營豪;基于模態(tài)分析和信息融合技術的轉子運動形態(tài)分析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5 張河翔;信息融合技術在煤礦安全監(jiān)控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6 李龍飄;多傳感器系統(tǒng)中信息融合技術的研究[D];中北大學;2009年

7 姜洪廣;基于多信息融合技術的汽車故障診斷系統(tǒng)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年

8 王艷英;基于信息融合技術的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9 張旭婧;多傳感信息融合技術在液壓系統(tǒng)故障診斷中的應用[D];太原科技大學;2012年

10 王瑞陽;信息融合技術在系統(tǒng)故障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3878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3878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2fd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