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動力學的He-Ne激光陀螺銦封鋁-銦界面研究
本文選題:激光陀螺 + 銦封界面; 參考:《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諧振腔銦封接處漏氣導致放電條件改變是氦氖激光陀螺失效的直接原因之一。針對陰極鋁-銦封接界面,基于分子動力學方法,采用MEAM原子作用勢,依據工藝溫度與壓力條件,模擬鋁-銦界面原子擴散的物理過程,結果顯示界面層原子以一定速率進行相互擴散,形成金屬間化合物,直至擴散達到平衡;以5.0×1010應變率沿垂直界面方向對模型進行拉伸加載,得到了鋁-銦界面模型在拉伸方向的應力-應變曲線,結果表明界面屈服強度低于相同尺寸的單晶鋁和單晶銦,屈服應變介于鋁、銦兩種材料之間。相比于現有的研究成果,旨在為進一步優(yōu)化諧振腔電極銦封工藝提供理論依據。
[Abstract]:One of the direct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of He-Ne laser gyroscope is the leakage of gas in the indium seal of the resonator and the change of discharge conditions. Aiming at the cathodic Al-indium sealing interface, based on the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the atomic potential of MEAM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atomic diffusion at the Al-indium interface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acial atoms diffuse with each other at a certain rate to form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until the diffusion reaches equilibrium, and the model is subjected to tensile loading at a strain rate of 5.0 脳 1010 along the vertical interface.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Al-indium interface model in the tensile direction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acial yield strength is lower than that of single crystal aluminum and indium with the same size, and the yield strain is between aluminum and indium.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e aim i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optimizing the indium sealing process of the resonant cavity electrode.
【作者單位】: 合肥工業(yè)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真空科技與裝備研究所;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經費項目(No.JZ2015HGBZ0465)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2016M590041)
【分類號】:O647.11;TN9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姜文全;杜廣煜;巴德純;楊帆;查英英;;金屬薄膜中微裂紋萌生行為的分子動力學研究[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3年09期
2 趙菲菲;趙寶升;李偉;賽小鋒;韋永林;鄒瑋;;熱銦封技術中多層金屬薄膜的研究[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0年04期
3 程宏濤;楊建國;劉雪松;方洪淵;;銅/錫界面間擴散行為分子動力學模擬[J];焊接學報;2009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任弘毅;王慶生;王國棟;陳長琦;;He-Ne激光陀螺儀真空銦封結構應力分析與工藝優(yōu)化[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6年11期
2 韓悌信;曾祥國;黃了;肖雨果;;管道鋼微觀變形失效機理的分子動力學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4期
3 姜文全;杜廣煜;巴德純;楊帆;查英英;;沖擊載荷作用下金屬薄膜缺陷的多尺度分析[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4年09期
4 代國琴;曲文卿;莊鴻壽;;鋁合金熱管低溫擴散釬焊接頭組織性能與擴散機制研究[J];稀有金屬;2013年06期
5 韋永林;趙寶升;賽小鋒;劉永安;曹希斌;;高量子效率碲化銫紫外日盲陰極研制[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2年07期
6 李麗榮;羅龍;王寶峰;;概述經典分子動力學模擬計算[J];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12年01期
7 馮余其;羅怡;孫屹博;王曉東;張苗苗;;熱塑性聚合物熱熔接過程界面擴散行為分子動力學模擬[J];焊接學報;2011年06期
8 羅龍;王寶峰;李麗榮;;銅/鋁熱軋擴散復合界面擴散的分子動力學模擬[J];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11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晶晶;許輝;祝新發(fā);李冠群;李戈揚;;反應濺射HfC/Si_3N_4納米多層膜的微結構與力學性能[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1年05期
2 藺增;孫少妮;王永;巴德純;韓清凱;劉春明;;聯合載荷下無裂紋DLC薄膜的內應力有限元分析[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1年05期
3 徐榮鵬;曾祥國;陳華燕;范鏡泓;;裂紋尖端位錯發(fā)射與運動的分子動力學模擬[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4 張楊;張建華;文玉華;朱梓忠;;含圓孔納米薄膜在拉伸加載下變形機理的原子級模擬研究[J];物理學報;2008年11期
5 徐江濤;程耀進;師宏立;;微光器件銦封漏氣因素分析[J];真空電子技術;2008年05期
6 任德斌;王經偉;苑宏利;張廣平;;有表面微裂紋的金屬薄膜力學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沈陽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7 李良鋒;丘泰;楊建;李曉云;;(Ag-Cu_(28))_(80)-In_x-Sn_(20-x)合金焊粉的制備及熔化特性研究[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08年04期
8 金浩;馬元遠;王德苗;;鐵氧體表面無鉛焊接薄膜的磁控濺射制備研究[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08年04期
9 崔大田;王志法;姜國圣;周俊;;Au-19.25Ag-12.80Ge釬料的焊接性能研究[J];稀有金屬;2008年03期
10 馬廣才;李文;李宏;張海峰;胡壯麒;;In-Sn合金熔體在非晶和晶態(tài)Cu_(46)Zr_(45)Al_7Gd_2合金上的潤濕性及界面特性[J];金屬學報;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魯紅權;張俊乾;;基于機群的并行分子動力學裂紋模擬[J];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2 金明燦;胡長軍;李建江;李越;韓載浩;;一種高效的多細胞分子動力學算法[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13年04期
3 龔新高,鄭慶祺,何怡貞;硅原子集團結構的分子動力學研究[J];計算物理;1992年S2期
4 張景琳,王繼海,楊淑霞;材料微噴射和動態(tài)損傷的分子動力學研究[J];計算物理;1993年03期
5 韓旭;田建輝;龍述堯;吳恒安;謝根全;;有限元和分子動力學結合的納米梁研究方法[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6 劉援農;;分子動力學在納米機械加工技術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yè);2013年18期
7 R.R.恩斯特;唐亞林;;在分子結構及動力學研究方面的NMR方法學新進展[J];化學通報;1993年08期
8 張立書;王陽剛;吳剛;吳絲竹;張立群;;小分子氣體在烯烴共聚膜中擴散行為的分子動力學研究[J];科技導報;2008年12期
9 王麗娜;王海霞;牛r,
本文編號:19675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96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