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信息工程論文 >

融合子帶分析的加權(quán)廣義互相關(guān)雙聲源定位

發(fā)布時間:2018-05-11 00:00

  本文選題:雙聲源定位 + 子帶分析; 參考:《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7年11期


【摘要】:為提高混響環(huán)境下雙聲源定位系統(tǒng)的性能,提出基于子帶分析的加權(quán)廣義互相關(guān)雙聲源定位算法。利用語音信號在頻域的稀疏性,將語音信號頻域分為8個不同的子帶,將基于平均幅度差函數(shù)加權(quán)的廣義互相關(guān)算法投影到濾波器子帶空間中,通過加權(quán)平均的方式融合各子帶的時間延遲信息,結(jié)合四元陣得到聲源三維位置估計。仿真結(jié)果表明,在兩個聲源同時發(fā)聲并存在混響的情況下,相對于傳統(tǒng)的全頻帶廣義互相關(guān)算法,基于子帶分析的算法在定位準確率上有顯著提高,與基于廣義互相關(guān)的子帶分析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混響情況下有較好的定位精度。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ual-source localization system in reverberation environment, a weighted generalized cross-correlation dual-source 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ub-band analysis is proposed. Using the sparsity of speech signal in frequency domain, the speech signal frequency domain is divided into eight different sub-bands, and the generalized cross-corre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verage amplitude difference function is projected into the filter subband space. The time delay information of each subband is fused by weighted averaging,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 estimation of the sound source is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quaternion matrix.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ull-band generalized cross-correlation algorithm, the localization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based on sub-band analysis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two sound sources are simultaneously audible and reverberating. Compared with the subband analysis algorithm based on generalized cross-correlat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tter positioning accuracy in reverberation case.
【作者單位】: 太原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371193、61303109)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4021022-6)
【分類號】:TN912.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陽生;;聲源定位及立體聲的實現(xiàn)[J];音響技術(shù);2008年05期

2 沈常宇;郭寶金;姜守軍;蔣坤軍;;小區(qū)域高精度實時三維聲源定位系統(tǒng)[J];聲學技術(shù);2007年05期

3 鄭珍珍;馮華君;沈常宇;丁馳竹;李奇;;基于坐標系變換的三維聲源定位算法[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8年02期

4 楊杰;張明路;;一種改進的聲源目標成型波定位方法的研究[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5 袁余民;廖海龍;;可移動聲源定位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0年01期

6 趙立業(yè);李宏生;;噪聲與共振環(huán)境下的數(shù)字助聽器魯棒聲源定位法(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10年02期

7 李彥翔;劉慶華;;基于粒子濾波的聲源定位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0年30期

8 陳益如;王博;鄔楊波;;基于聲音導引的聲源定位系統(tǒng)設計[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10年10期

9 張志勇;高寶成;;一種分布式的聲源定位系統(tǒng)[J];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2010年S1期

10 雷斌;孫舟;;分布式聲源定位算法實現(xiàn)[J];西安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增福;劉克輝;王東;韓文善;;基于聲壓幅度比的聲源定位[A];200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1年

2 饒丹;謝菠蓀;;聲源指向性對雙耳可聽化質(zhì)量的影響[A];2005年聲頻工程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劉紅云;劉桂禮;羅倩;;基于改進時延估計的聲源定位方法實現(xiàn)[A];2011年通信與信息技術(shù)新進展——第八屆中國通信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朱勝佳;任海鵬;;基于混沌共軛梯度法的二維聲源定位方法研究[A];2010振動與噪聲測試峰會論文集[C];2010年

5 劉肖靜;孫超;;一種利用語音激勵源信息定位的聲源跟蹤方法[A];2009年西安-上海聲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楊了;呂偉濤;張陽;劉華楠;高彥;張義軍;;改進互功率譜相位法在雷聲聲源定位中的應用[A];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 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屆防雷減災論壇[C];2013年

7 段文鋒;何培宇;徐自勵;任燕;;一種基于麥克風陣列的聲源定位方案[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shù)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8 張成鎖;肖熙;;一個實用的麥克風陣列聲源定位系統(tǒng)[A];第九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解德鵬;景新幸;楊海燕;高珊;;基于聲源定位和盲源分離的語音提取技術(shù)[A];中國聲學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陳澤為;;頸部對近場頭相關(guān)傳輸函數(shù)定位信息的影響[A];中國聲學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志國;馬爾可夫狀態(tài)—空間模型下的聲源定位與跟蹤[D];浙江大學;2013年

2 周成;人耳聲源定位與編碼技術(shù)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3 劉松;基于相位共軛方法進行聲源識別和定位[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張承云;虛擬聽覺環(huán)境實時繪制系統(tǒng)平臺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陳韶華;海洋聲源信息獲取與傳輸技術(shù)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湯永清;空間聽覺特征提取與3D音頻再現(xiàn)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賀;基于波束形成算法的聲源定位研究及DSP實現(xiàn)[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2 劉慧珠;基于麥克風陣列的聲源方位估計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肖駿;基于麥克風陣列的實時聲源定位技術(shù)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4 劉茜茜;基于人耳聽覺系統(tǒng)的盲聲源分離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李哲;聲源定位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6 楊博元;傳感器聲源目標定位算法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倪成春;逆向捕獲時間差的Voronoi聲源定位機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凌煜;聲源定位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9 霍靜茹;聲源定位系統(tǒng)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10 王宜童;分布式陣列聲源定位方法的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18714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8714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b14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