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異構無線傳感器網絡路由分簇算法
本文選題:異構無線傳感器網絡 + 路由。 參考:《控制與決策》2017年03期
【摘要】:針對異構無線傳感器網絡簇頭節(jié)點能耗大、網絡壽命較低等問題,提出一種路由分簇算法.以均衡簇頭節(jié)點的能耗為目標,采用引力搜索算法對網絡簇頭的通信鏈路進行規(guī)劃,從而降低簇頭節(jié)點間通信的負載能耗.為同時兼顧普通節(jié)點和簇頭節(jié)點的工作時間,根據(jù)普通節(jié)點與高能節(jié)點攜帶能量的差異和簇頭節(jié)點的負載情況進行分簇.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的路由分簇算法相對于目前優(yōu)化性能較好的粒子群算法(PSO)、遺傳算法(GA)和最小距離聚類法(LDC),在不同檢測環(huán)境、不同的節(jié)點布撒比例下,能夠更好地均衡節(jié)點能耗,從而獲得更長的網絡壽命.
[Abstract]:Aiming at the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network lifetime of cluster head nodes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routing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luster head nodes, the gravity search algorithm is used to plan the communication link of the cluster head, thus reducing the load energy consumption between the cluster head nodes. The working time of the cluster head node is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energy carried by the common node and the high-energy node and the load situation of the cluster head nod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routing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relative to the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and the minimum distance clustering method (LDC), in different detection rings. Environment, different node distribution ratio can better balan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nodes, thus obtaining longer network lifetime.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基金】: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項目(20112304110009) 國際科技合作專項(KY10800150002)
【分類號】:TP212.9;TN92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衛(wèi)剛;何慶;陳浩亮;許駿;;一種基于權重的動態(tài)分簇算法[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09年01期
2 劉敏;韓繼紅;王亞弟;;戰(zhàn)術互聯(lián)網中基于信任的k跳復合度量分簇算法[J];計算機應用;2010年02期
3 馮濤;瞿競杰;郭顯;;基于概率機制的涌現(xiàn)分簇算法[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4 歐陽曉燕;;探討分簇算法在組播技術中的應用[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4年01期
5 孫雨耕,王瑞豐,楊挺;自組網絡的分簇算法[J];天津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6 蔡鑌;陳向東;李湃;韋建超;;一種新型雙簇頭分簇算法的性能研究[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9年03期
7 周玉婷;;一種基于區(qū)域劃分的分布式分簇算法[J];通信與信息技術;2009年04期
8 胡靜;沈連豐;;傳感網分簇算法研究及其進展[J];中興通訊技術;2009年05期
9 丁春利;朱敏;黃建;范量;;一種節(jié)點特征累積的自適應加權分簇算法[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齊國濤;;一種加入移動節(jié)點的完全圖分簇算法[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勇;;一種能量有效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加權分簇算法[A];2008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進展大會論文集(Ⅲ)[C];2008年
2 徐小玲;劉美;;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網絡分簇算法研究[A];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南六省(區(qū))2010年第28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晴陽;任智;陳前斌;黃勇;;基于信號強度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分簇算法建模與仿真[A];2009年全國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陳太尚;;一種基于認知無線電的組合加權分簇算法[A];2009年全國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何璇;郝群;宋勇;;無線傳感器網絡分簇算法的研究與仿真[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十一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張維勇;張芬;馬學森;;基于IEEE802.15.4的一種分簇算法研究[A];第二十六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王忠;肖留威;;無人機Ad Hoc網絡模糊綜合決策分簇算法[A];四川省通信學會Ip應用與增值電信技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馬守明;王汝傳;葉寧;;一種基于模糊聚類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分簇算法[A];第六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10)、第19屆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2010)、第6屆全國人機交互學術會議(CHCI2010)、第5屆全國普適計算學術會議(PCC2010)論文集[C];2010年
9 林志偉;許力;郭曉蓮;;無線Ad Hoc網絡分簇算法的仿真設計與性能分析[A];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新進展——2005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馮延釗;;D2D通信中基于地理位置的多播分簇算法[A];第十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閆冬梅;無線傳感器網絡節(jié)點分簇算法與調度策略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哲;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的能量均衡分簇算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紹辰;基于ZigBee分簇算法能量優(yōu)化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2015年
3 王昆鵬;基于Slepian-Wolf理論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分簇算法及改進[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4 陳紅英;智能交通誘導信息實時發(fā)布機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趙征宇;基于分簇的VANET協(xié)助下載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周星嵐;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分簇算法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7 劉越甲;車聯(lián)網路口場景下分簇算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8 潘澤中;能量采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能量預測及分簇算法[D];華東交通大學;2016年
9 肖晶;航空通信系統(tǒng)中數(shù)據(jù)鏈的研究與仿真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10 胡耀月;雷達傳感器網絡分簇算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7899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78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