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電離層網(wǎng)格輔助的衛(wèi)星快跳頻信號快速捕獲算法
本文選題:電離層色散 + 衛(wèi)星通信 ; 參考:《計算機應用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衛(wèi)星抗干擾通信系統(tǒng)中,采用相干快速跳頻信號能有效提高信號抗轉(zhuǎn)發(fā)式干擾和抗截獲能力。由于電離層色散的存在,快跳頻信號捕獲時需要搜索電離層TEC值以消除電離層傳播延遲。地面站采用全球電離層垂直電子總數(shù)(VTEC)網(wǎng)格信息輔助跳頻信號捕獲,利用衛(wèi)星仰角信息得到傳播路徑上TEC值及各頻點傳播延遲,據(jù)此調(diào)整各頻點內(nèi)積分結(jié)果實現(xiàn)多頻點相干積分,降低捕獲搜索維度。推導出電離層VTEC網(wǎng)格精度誤差導致的捕獲能量損失,克服了電離層色散對相干BPSK跳頻信號相干累積的影響,分析了本算法相對搜索TEC算法的簡化效益,研究結(jié)果對不同頻帶的衛(wèi)星跳頻信號同步具有參考價值。
[Abstract]:In the satellite anti-jamm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oherent fast frequency hopping signa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ignal anti-forwarding interference and anti-interception ability.Due to the existence of ionospheric disper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earch the ionospheric TEC value to eliminate the ionospheric propagation delay when fast hopping signals are captured.The earth station uses the global ionospheric vertical electron total number (VTEC) grid information to assist the frequency hopping signal capture, and uses the satellite elevation information to obtain the TEC value on the propagation path and the propagation delay at each frequency point.The multi-frequency coherent integral is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integral result of each frequency point, and the dimension of capture and search is reduced.The loss of capture energy caused by the precision error of ionospheric VTEC mesh is deduced, which overcomes the influence of ionospheric dispersion on coherent accumulation of coherent BPSK frequency hopping signals, and analyzes the simplified benefits of this algorithm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earch TEC algorithm.The results are valuable for the synchronization of satellite frequency hopping signals in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作者單位】: 解放軍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91338201,91438109,61571464,61401507)
【分類號】:TN92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溪,裴昌幸 ,陳南 ,易運暉;跳頻信號的時域加權(quán)技術(shù)[J];山東電子;2004年02期
2 蔡溪,裴昌幸,陳南,易運暉;跳頻信號的時域加權(quán)技術(shù)[J];現(xiàn)代電子技術(shù);2004年08期
3 宋長寶;竺小松;楊景曙;;一種新的跳頻信號檢測算法[J];微計算機信息;2006年33期
4 朱衛(wèi)國;白皓;;寬帶跳頻信號捕獲分析技術(shù)[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shù);2010年12期
5 王輝;王斌;;基于示向圖分割投影的短波跳頻信號檢測算法[J];信號處理;2012年12期
6 張叔英;脈內(nèi)跳頻信號研究[J];聲學學報;1982年05期
7 余莉,楊景曙,竺小松,朱慶龍;跳頻信號的仿真模擬[J];電訊技術(shù);2001年04期
8 劉榮科,張曉林;基于時頻表示的跳頻信號分析[J];航空學報;2001年S1期
9 金報春,干學仁,萬國金;基于小波變換的跳頻信號分析仿真[J];南昌大學學報(工科版);2001年01期
10 周運偉,趙榮黎,李承恕;差分跳頻信號的存在性檢測[J];鐵道學報;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蘇澤友;周志江;陳慧青;熊志剛;;跳頻信號預處理器研究[A];開創(chuàng)新世紀的通信技術(shù)——第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汪鄉(xiāng)城;黃國慶;宋家友;;基于FPGA的某電臺檢測儀的擴跳頻信號源[A];2008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周明;葉明;;一種DSP+FPGA構(gòu)架的擴跳頻信號源的實現(xiàn)[A];第十六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C];2011年
4 隋丹;葛臨東;;一種周期圖與總體最小二乘結(jié)合的差分跳頻信號頻率估計方法[A];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新進展——2005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張仕超;邵懷宗;;基于STFT算法的跳頻信號盲檢測與參數(shù)盲估計[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劉絮;于長軍;;基于隨機跳頻信號的高頻地波雷達實時選頻[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shù)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黃起成 本報記者 侯耀清;走近九江第一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N];九江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沙志超;單/多通道跳頻信號偵察處理關鍵技術(shù)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3年
2 陳利虎;跳頻信號的偵察技術(shù)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9年
3 朱文貴;基于陣列信號處理的短波跳頻信號盲檢測和參數(shù)盲估計[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超會;非協(xié)作跳頻信號的跳周期估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齊昶;跳頻信號非合作接收技術(shù)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3 閆酉聲;快速跳頻系統(tǒng)同步方法改進及性能分析[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4 陳麗;跳頻體制下基于盲分離的抗干擾技術(shù)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許浩;基于壓縮感知的跳頻信號檢測與參數(shù)估計技術(shù)[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王璐;跳頻信號參數(shù)盲估計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7 武少豪;基于欠定盲分離的跳頻信號恢復與分選技術(shù)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彭營;脈沖噪聲下跳頻信號的參數(shù)估計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呂晨杰;基于時頻分析的跳頻信號檢測與參數(shù)估計技術(shù)[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10 古培;短波跳頻信號盲檢測技術(shù)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680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76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