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均概率和停止準則的多元LDPC碼加權(quán)符號翻轉(zhuǎn)譯碼算法
本文選題: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切入點:加權(quán)符號翻轉(zhuǎn)譯碼 出處:《通信學報》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提高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驗(LDPC,low density parity-check)碼符號翻轉(zhuǎn)譯碼算法的性能并降低譯碼的復雜度,提出了基于平均概率和停止準則的多元LDPC碼加權(quán)符號翻轉(zhuǎn)譯碼(APSCWSF,average probability and stopping criterion weighted symbol flipping)算法。該算法將校驗節(jié)點鄰接符號節(jié)點的平均概率信息作為權(quán)重,使翻轉(zhuǎn)函數(shù)更加有效,提高符號的翻轉(zhuǎn)效率,進而改善譯碼性能。并且通過設置迭代停止準則進一步加快算法的收斂速度。仿真結(jié)果顯示,在加性高斯白噪聲信道下,誤符號率為10-5時,相比WSF算法、NSCWSF算法(Osc=10)和NSCWSF算法(Osc=6),APSCWSF算法(Osc=10)分別獲得約0.68 d B、0.83 d B和0.96 d B的增益。同時,APSCWSF算法(Osc=6)的平均迭代次數(shù)也分別降低78.60%~79.32%、74.89%~75.95%和67.20%~70.80%。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mbol flip decoding algorithm for multivariate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low 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Based on the average probability and stop criterion, an algorithm of weighted symbol flipping decoding for multivariate LDPC codes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takes the average probability information of the adjacent symbol nodes as the weight to make the flipping function more efficient. By setting the iterative stop criterion,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algorithm is further acceler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additive Gao Si white noise channel, the symbol error rate is 10-5. Compared with the WSF algorithm and the NSCWSF algorithm, the gain of 0.68 dB 0.83 dB and 0.96 dB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average number of iterations of the WSF algorithm was also reduced by 78.60 / 79.324.89 / 75.95% and 67.2070.80 respectively.
【作者單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LY16F010013) 浙江省重點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基金資助項目(No.2013TD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61471152,No.61401130,No.61001133) 浙江省公益性技術(shù)應用研究計劃基金資助項目(No.2015C31103) 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資助項目(No.2014D02)~~
【分類號】:TN911.2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楷,鄒盛唐,史治平,張雪竹;雙向監(jiān)督復轉(zhuǎn)碼的譯碼算法改進[J];通信技術(shù);2003年04期
2 王冬梅;王秀芳;路敬yN;浦曉威;;LLR-BP算法的簡化譯碼算法研究[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0年12期
3 曹艷;王紅星;;基于維特比算法的VMSK/2譯碼方式研究[J];遙測遙控;2010年06期
4 唐元元;張德民;劉哲哲;李小文;;TD-LTE系統(tǒng)中軟輸出球形譯碼檢測算法研究[J];電子技術(shù)應用;2012年11期
5 周曉邁,王新梅;用譯碼算法優(yōu)化一類{1,-1}~n上的二次函數(shù)[J];通信學報;1992年04期
6 劉光亮,胡正名;一種新的軟輸出譯碼算法[J];電子科學學刊;1998年04期
7 白玉潔;呂吉賀;白鳳山;;一種Nonbinary-Turbo-DFH方案及譯碼算法[J];通信技術(shù);2013年09期
8 龐臣;徐家品;;多進制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的擴展最小和譯碼算法研究[J];微型機與應用;2014年05期
9 付永慶,劉雅琴,杜海明;一種短時延的Turbo碼并行譯碼算法[J];信號處理;2004年04期
10 鄧林江;陳黎明;;基于BM算法的BCH碼的譯碼硬件實現(xiàn)[J];山西電子技術(shù);200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海勇;畢光國;;聯(lián)合檢測的均衡譯碼算法[A];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新進展——2005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劉海濤;程型清;李道本;;低復雜度復球譯碼檢測算法[A];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新進展——2005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梁棟;李冬霞;;一種改進的Turbo碼Log-MAP譯碼算法[A];2006通信理論與技術(shù)新進展——第十一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張穎;岳殿武;;幾何Goppa碼的譯碼[A];第一屆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周朝霞;王大勇;;一種高速并行的Turbo碼譯碼算法[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shù)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6 童勝;王鵬;王單;王新梅;;LDPC碼量化和積譯碼的高效實現(xiàn)[A];現(xiàn)代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進展——2003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盧而輝;賴信q;謝德望;李肇嚴;;可運用于線性區(qū)塊碼之新式軟式判定譯碼算法[A];2005年海峽兩岸三地無線科技學術(shù)會論文集[C];2005年
8 路成業(yè);孫蓉;王新梅;;Turbo碼幾種譯碼算法中的量化分析[A];開創(chuàng)新世紀的通信技術(shù)——第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9 朱敏;孟慶民;高西奇;;球形譯碼在MIMO-OFDM系統(tǒng)中的應用[A];第九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劉釗;李會勇;何子述;劉本永;;VBLAST的一種新的非線性譯碼算法[A];2006通信理論與技術(shù)新進展——第十一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偉;多元LDPC碼:設計、構(gòu)造與譯碼[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崔俊云;LDPC碼的構(gòu)造及其譯碼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3 黃海藝;低密度奇偶校驗(LDPC)碼改進譯碼算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4 羅天放;通信系統(tǒng)中的Turbo碼及Turbo均衡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5 王單;LDPC碼編譯碼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6 陳曉剛;現(xiàn)代編碼的性能分析與簡化譯碼算法[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7 劉原華;LDPC碼的代數(shù)構(gòu)造及譯碼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8 胡樹楷;LDPC碼構(gòu)造及低復雜度譯碼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9 徐朝軍;RS碼譯碼算法及其實現(xiàn)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10 趙傳鋼;LDPC碼及迭代接收系統(tǒng)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6438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64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