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高階累積量的正交空時分組碼盲識別方法
本文關(guān)鍵詞: 空時分組碼 高階累積量 信號識別 出處:《電子學報》2016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全盲條件下正交空時分組碼(OSTBC)的正交性識別問題,提出一種基于高階累積量的OSTBC識別方法.通過對接收信號白化,在不需要信道估計的情況下,消除信道對識別結(jié)果的干擾,既減少了算法復(fù)雜度,又提高了低信噪比條件下OSTBC的識別概率;考慮實際系統(tǒng)中噪聲對識別結(jié)果的影響,利用高階累積量(階數(shù)大于2)的去噪聲特性,消除噪聲對于STBC正交特性識別的影響;分析了兩種四階累積量的OSTBC識別特性,選取了適用于OSTBC識別的四階累積量作為特征參數(shù).仿真結(jié)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對于OSTBC識別問題區(qū)分性能較好.
[Abstract]:Aiming at orthogonal recognition of 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s (OSTBCs) under all-blind condition, a OSTBC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high-order cumulants is proposed. By whitening the received signals, the channel estimation is not required. By eliminating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channel to the recognition results, the complexity of the algorithm is reduced, and the recognition probability of OSTB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is improved, and the effect of noise on the recognition results is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noise on the recognition of STBC orthogonal characteristics is eliminated by using the de-nois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order cumulants (order > 2), and the OSTBC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o kinds of fourth-order cumulants are analyzed. The fourth order cumulant which is suitable for OSTBC recognition is selected as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istinguish the OSTBC recognition problem well.
【作者單位】: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海軍航空工程學院融合所;海軍裝備部;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61102167) 泰山學者工程專項經(jīng)費資助
【分類號】:TN919.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趙知勁;謝少萍;胡偉康;王海泉;沈雷;;基于高階累積量的正交空時分組碼盲識別[J];電波科學學報;2014年03期
2 趙知勁;謝少萍;王海泉;;OSTBC信號累積量的特征分析[J];電路與系統(tǒng)學報;2013年01期
3 趙知勁;陳林;王海泉;沈雷;;基于獨立分量分析的實正交空時分組碼盲識別[J];通信學報;2012年11期
4 趙知勁;陳林;沈雷;王海泉;;一種正交空時分組碼盲識別方法[J];壓電與聲光;2012年01期
5 趙錚,殷勤業(yè),張紅;空時分組碼系統(tǒng)的盲信道估計[J];電子學報;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閆文君;張立民;凌青;孔東明;;一種基于高階累積量的正交空時分組碼盲識別方法[J];電子學報;2016年05期
2 張立民;閆文君;凌青;孔東明;;一種單接收天線下的空時分組碼識別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5年11期
3 閆文君;張立民;凌青;孔東明;;空時分組碼的二階循環(huán)平穩(wěn)特性分析[J];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學報;2015年05期
4 閆文君;張立民;凌青;孔東明;;空時分組碼盲識別技術(shù)綜述[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15年09期
5 盧廣闊;魏平;甘露;李劍濤;;通信信號的單通道盲分離和碼元序列盲估計[J];電波科學學報;2015年06期
6 盧中寧;初元紅;;基于負熵的隨機雙梯度算法[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4年06期
7 李艷武;卓東風;司秉楠;倪紅艷;;一種新的計算OFDM系統(tǒng)誤碼率的方法[J];現(xiàn)代電子技術(shù);2008年05期
8 喬登宇;陳芳炯;韋崗;;基于子空間法的空時分組碼系統(tǒng)信道盲估計[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年20期
9 劉義;王玲;劉輝;;準正交空時分組碼系統(tǒng)的一種盲信道估計方法[J];電訊技術(shù);2007年03期
10 劉義;王玲;劉輝;;正交空時分組碼系統(tǒng)的一種新的盲信道估計算法[J];計算機應(yīng)用;2006年1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路平;王建新;;MIMO信號調(diào)制方式盲識別[J];應(yīng)用科學學報;2012年02期
2 黃振川;楊小牛;張旭東;;基于獨立分量分析的通信偵察復(fù)信號盲分離[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3 黃磊,吳順君,張林讓;最小Rayleigh熵恒模信號分離算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5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濤,李祥明,樂光新;萊斯衰落下的正交空時分組碼[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2 趙琰;何晨;蔣鈴鴿;;四天線準正交空時分組碼的設(shè)計和性能分析[J];電子學報;2005年12期
3 王磊,朱世華,王君;一種基于矩陣旋轉(zhuǎn)的正交空時分組碼[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5年03期
4 郭永亮;朱世華;張國梅;;基于正交空時分組碼的酉空時碼設(shè)計[J];電子學報;2006年01期
5 鄧單;朱近康;;基于隨機旋轉(zhuǎn)的準正交空時分組碼研究[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09期
6 劉義;王玲;劉輝;;一種新的準正交空時分組碼設(shè)計[J];微計算機信息;2007年12期
7 王超;李雅珍;肖麗萍;;一種新的準正交空時分組碼的設(shè)計[J];通信技術(shù);2008年08期
8 竇俊輝;胡榮玉;;一種新的差分準正交空時分組碼[J];襄樊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9 谷平反;畢建忠;葛勇;;一種改進的準正交空時分組碼設(shè)計方案[J];無線電工程;2009年04期
10 于莉娜;王瑩;高凱;;準正交空時分組碼性能仿真與分析[J];信息化研究;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孫峰;李正權(quán);潘立兵;;正交空時分組碼和準正交空時分組碼及其對比[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孫婷;岳殿武;;相位反饋與擴展正交空時分組碼[A];無線傳感器網(wǎng)及網(wǎng)絡(luò)信息處理技術(shù)——2006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孫峰;李正權(quán);潘立兵;李琳;王子剛;;一種坐標交織超正交空時分組碼的研究[A];第一屆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妍;岳殿武;;具有部分反饋的四天線準正交空時分組碼及其性能分析[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shù)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李巧玲;許宗澤;;一種基于隨機相位旋轉(zhuǎn)的準正交空時分組碼[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shù)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luò)編碼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6 劉浩然;穆道生;王松;;發(fā)射分集系統(tǒng)中正交空時分組碼的研究[A];第三屆全國嵌入式技術(shù)和信息處理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戴清杰;徐友云;蔡躍明;;基于閉環(huán)控制的四發(fā)天線發(fā)射分集方案[A];無線傳感器網(wǎng)及網(wǎng)絡(luò)信息處理技術(shù)——2006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巧玲;隨機相位旋轉(zhuǎn)的準正交空時分組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2 楊超;準正交空時分組碼構(gòu)造與性能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3 駱家驥;基于閉環(huán)準正交空時分組碼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倪英俊;準正交空時分組碼及其譯碼算法[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顧鮮婷;準正交空時分組碼的改進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2年
6 陳林;空時碼盲識別方法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7 馬存力;MIMO無線系統(tǒng)下編碼調(diào)制技術(shù)的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周達;正交空時分組碼的FPGA設(shè)計與實現(xiàn)[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9 孫峰;MIMO系統(tǒng)中空時分組編碼技術(shù)及性能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10 賈明儒;MIMO系統(tǒng)中準正交空時分組碼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318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3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