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信息工程論文 >

可見光通信中自適應空間調(diào)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12 13:31

  本文關鍵詞:可見光通信中自適應空間調(diào)制研究 出處:《半導體光電》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可見光通信 空間調(diào)制 最大似然算法 Fischer算法


【摘要】:針對可見光通信中MIMO系統(tǒng)的信道干擾問題,采用自適應空間調(diào)制技術,即發(fā)送端任一時刻只有一個發(fā)光LED處于工作狀態(tài)來傳輸數(shù)據(jù),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算法恢復原始信號,同時為優(yōu)化誤碼率性能,加入自適應Fischer算法,發(fā)送端能夠根據(jù)信道狀態(tài)信息對各個子載波分配不同的比特,降低誤碼率。實驗結果表明:在傳輸速率和發(fā)送功率一定的情況下,結合Fischer算法的空間調(diào)制技術能有效降低系統(tǒng)誤碼率,改善可見光通信系統(tǒng)的通信性能。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channel interference problem of MIMO system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adaptive spatial modulation technique is adopted, that is, only one luminous LED is in operation at any time at the transmitter to transmit data. The receiver uses the maximum likelihood algorithm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signal, and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it error rate (BER), an adaptive Fischer algorithm is added. The transmitter can allocate different bits to each subcarrier according to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o reduce the bit error ra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mission rate and transmission power are constant. The spatial modul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Fischer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it error rate of th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作者單位】: 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上海市現(xiàn)代光學系統(tǒng)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1501296) 復旦大學電磁波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EMW201507)
【分類號】:TN929.1
【正文快照】: 0引言可見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VLC)技術是一種利用LED傳輸數(shù)據(jù)的光通信技術[1-3]。但通常LED的調(diào)制帶寬低、高頻衰減嚴重,數(shù)據(jù)高速傳輸時容易引起符號間干擾(ISI)。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通過將高速數(shù)據(jù)轉換成并行的低速數(shù)據(jù)并調(diào)制到各個子信道進行傳輸,能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鵬程;關勝勇;許拔;;空間調(diào)制技術及發(fā)展[J];通信技術;2014年04期

2 龔麗莎;尹露;龔賽丹;李磊;何旭;肖悅;;基于空間調(diào)制的天線選擇和能效優(yōu)化算法[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3 劉文龍;王楠;金明錄;;廣義空間調(diào)制系統(tǒng)的稀疏檢測算法[J];信號處理;2013年09期

4 宋茂忠;許宗澤;劉渝;;一種基于二維微波空間調(diào)制的通信跟蹤系統(tǒng)[J];宇航學報;2008年01期

5 郭明喜;賈沖;沈越泓;魏以民;侯興康;;空間調(diào)制技術及其性能仿真[J];軍事通信技術;2009年03期

6 郝金星;王勁濤;潘長勇;;發(fā)射天線數(shù)可變的擴展空間調(diào)制[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11期

7 林少晶;杜二峰;管新榮;;有限字符集下采用空間調(diào)制的物理層網(wǎng)絡編碼方案[J];電訊技術;2014年02期

8 何旭;唐騫;肖麗霞;但黎琳;肖悅;李慧蕾;;低復雜度的空間調(diào)制IFDMA信號檢測方法[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9 王洪寬;趙宇;;RS編碼空間調(diào)制系統(tǒng)[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3年10期

10 劉安;光通信技術新動向[J];光通信技術;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都明;堯長青;馮濤;;淺談40G光通信[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李明宇;閻春生;胡海洋;;光通信實習教學改革建議[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張阿平;高少銳;何賽靈;;光通信技術課程教學探討[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及協(xié)作委員會2010年全體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毛謙;;光通信技術和網(wǎng)絡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A];武漢市首屆學術年會通信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韋樂平;;40G光通信技術與下一代干線光纖的發(fā)展[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3年有線通信技術交流會資料匯集[C];2003年

6 李番;鄔雙陽;張文平;;星地光通信地面接收技術研究[A];魯豫贛黑蘇五省光學(激光)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蔣麗娟;朱道偉;;無纖光通信技術及其應用[A];全國第十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一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1)論文集[C];2001年

8 韋樂平;;光通信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和展望[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9 謝征;吳國鋒;;移動大氣光通信新慨念[A];2007年全國第十六屆十三。ㄊ校┕鈱W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鄭大永;樂彤惠;;光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概述[A];四川省通信學會199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方新洲;日本利用航標燈實施可見光通信[N];中國船舶報;2008年

2 安吉;貝爾實驗室最新成果助力未來光通信發(fā)展[N];科技日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姚傳富;光通信技術依然朝霞滿天[N];人民郵電;2013年

4 記者 葉青 通訊員 羅廷;廣東率先成立聯(lián)盟 攻關可見光通信技術[N];廣東科技報;2014年

5 記者 葉青 通訊員 羅廷;可見光通信技術可減少人體電磁損害[N];廣東科技報;2014年

6 劉霞;可見光通信技術有望取代無線保真技術[N];科技日報;2011年

7 杞人;廣東加快推進可見光通信技術產(chǎn)業(yè)化[N];科技日報;2014年

8 ;寬帶時代光通信技術加速創(chuàng)新[N];人民郵電;2014年

9 曹強;國外專家熱議光通信技術未來[N];人民郵電;2014年

10 維佳;光通信技術網(wǎng)絡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N];人民郵電;2010年

,

本文編號:141448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41448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1d1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