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線陣列中子集選擇的物理層安全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天線陣列中子集選擇的物理層安全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陣列天線 天線子集選擇 相位噪聲 參數(shù)估計 誤差向量幅度
【摘要】:陣列天線技術的基本特征是通過在發(fā)射端及接收端配置多個發(fā)射天線及接收天線,從而獲得比傳統(tǒng)的天線系統(tǒng)更為精確的波束控制能力的一種技術,作為5G中的一項關鍵技術,其充分利用了空間資源,使得在不增加天線發(fā)射功率及頻譜資源的情況下,利用多個天線的接收與發(fā)送,成倍的提高了天線系統(tǒng)的信道容量,從而改善了通信質量并提高了天線傳輸中的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在如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的高速傳輸是用戶的一個需求,而信息傳輸?shù)闹邪踩彩怯脩粜枨蟛豢珊鲆暤囊粋關鍵問題。本文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研究了陣列天線中利用天線子集選擇及智能算法等來實現(xiàn)信息安全傳輸?shù)谋C芗夹g,并對基于天線子集選擇進行安全傳輸?shù)男阅苓M行理論分析,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給出可行的攻擊步驟,最后從誤差向量幅度的角度,量化相位噪聲對陣列的信息的安全性能。本文所做工作如下:首先討論如何利用天線子集選擇算法來提高線性陣列中的信息傳輸?shù)陌踩约袄闷涮岣呦到y(tǒng)安全性的理論依據(jù),并將結果推廣至平面天線陣列,同時利用遺傳算法對陣列天線的方向圖的綜合進行干預,生成低旁瓣的陣列天線綜合方向圖,從而降低旁瓣中信息泄露的風險。其次,從理論上研究了利用天線子集選擇算法來進行信息傳輸這一方法中所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如何利用這些缺陷,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實現(xiàn)對天線子集選擇算法中關鍵參數(shù)的估計,從而實現(xiàn)對該系統(tǒng)的攻擊。并在該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給出天線子集選擇算法進一步優(yōu)化的方向。最后,對誤差向量幅度進行量化推導,分析相位噪聲對陣列天線中信息傳輸?shù)挠绊?并在此基礎上指導提出如何利用相位噪聲來為天線陣列中信息傳輸?shù)陌踩峁┓⻊?為陣列天線系統(tǒng)的安全性研究提供另一個角度的研究方向。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82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世龍,尹成友;實現(xiàn)短波天線陣列亟需解決的問題[J];艦船電子工程;2003年03期
2 ;天線與天線陣[J];電子科技文摘;2003年12期
3 張偉軍;吳鋒濤;張光甫;梁步閣;袁乃昌;;時域天線陣的測試及其結果分析[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5年12期
4 張偉軍;張光甫;吳鋒濤;李毅;梁步閣;袁乃昌;;時域開槽天線陣輻射特性的實驗研究[J];微波學報;2007年02期
5 高乙月;姚克友;周杰;;圓形天線陣的兩種空間相關性模型分析[J];無線電通信技術;2007年02期
6 ;金納米天線陣列可獲取更多的太陽能[J];金屬功能材料;2009年02期
7 張海墨;;天線陣原理分析及應用[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8 ;天線與天線陣[J];電子科技文摘;2000年06期
9 黃致中;數(shù)字陣列信息處理測向技術中的天線陣列[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10 張志軍,馮正和;天線陣列方向圖的一種數(shù)值綜合算法[J];電子學報;1998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玉春;張光生;周軍;;方向回溯天線陣研究[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2 李賀;趙飛;洪家財;閆書明;;密度加權的稀疏天線陣列研究[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3 楊周炳;孟凡寶;陸巍;馬弘舸;;超寬帶天線陣列頻譜分布[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1)[C];2001年
4 陳麗娜;郭慶功;;一種可重構的半導體等離子體串饋天線陣的設計[A];“第十四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暨“2009年微波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易觀理;胡飛;董健;靳榕;;用于被動毫米波末制導的綜合孔徑天線陣列研究[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6 王魁;馬東堂;王欣;王海紅;;任意多極化天線陣列的相關性研究[A];2011全國無線及移動通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7 黃朝暉;姜興;;定向超寬帶平面天線陣列設計[A];2010年全國電磁兼容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盧中昊;王暉;菅春曉;何建國;;瞬態(tài)極化實驗雷達收發(fā)八木天線陣列設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9 程海榮;郭玉春;史小衛(wèi);陳小群;陳蕾;;一種應用于方向回溯天線陣的分形雙極化天線[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10 關燕芝;何征宇;;輻射電磁波按等比級數(shù)排列的裂縫天線陣列[A];1997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馮衛(wèi)東;韓國科學家開發(fā)出智能皮膚天線[N];科技日報;2008年
2 遼寧 梅艷;新穎奇特的通信天線[N];電子報;2001年
3 何文仲;內(nèi)置電調將主導LTE天線選型[N];人民郵電;2014年
4 ;MIMO技術體系結構與應用[N];人民郵電;2008年
5 韓旭東(山東省信息產(chǎn)業(yè)廳) 曹建海(山東省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MIMO:無線技術革命[N];計算機世界;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全江;空時四維天線陣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馬靜;地表下近場磁感通信傳播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6年
3 李鋼;空時四維天線陣的理論分析與信號處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朱華;無線通信中新型天線及天線陣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5 郭玉春;方向回溯天線陣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6 王甲池;基于天線陣的直擴系統(tǒng)多維快速捕獲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陳客松;稀布天線陣列的優(yōu)化布陣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8 張建華;天線陣方向圖綜合的智能優(yōu)化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9 趙軍;武漢中頻雷達總體設計與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10 陳杰;采用智能天線陣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研究和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鑫;大規(guī)模寬帶天線陣列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蔣琪;毫米波寬帶高效背腔天線陣列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3 劉傳;四維天線陣的高效優(yōu)化及空間譜估計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王朗;負向媒質天線陣的分析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陳鵬飛;K波段T/R組件及天線陣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田永康;WiFi/WiMAX雙頻天線陣及合路器設計[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7 方偉;基于緊耦合結構的天線陣列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王佳;機載超寬帶天線陣列布局及耦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9 李峻松;緊湊型MIMO天線陣列空間衰落相關性模型分析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
10 黃應翔;天線陣列中子集選擇的物理層安全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1964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9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