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載雷達反隱身的頻率優(yōu)選及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機載雷達反隱身的頻率優(yōu)選及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機載預警雷達 反隱身 頻率優(yōu)選 RCS起伏模型 貝葉斯-蒙特卡洛
【摘要】:現(xiàn)代信息化戰(zhàn)爭中,隱身技術已成為雷達防空系統(tǒng)的主要威脅之一,給雷達的生存和探測能力提出巨大挑戰(zhàn),因此進行反隱身技術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利用隱身目標的頻率諧振特性、極化選擇特性等是提高機載雷達反隱身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此外,提高現(xiàn)有雷達的探測能力,探索新的雷達工作模式等,也是機載雷達反隱身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課題結合某型預警機預研項目,對機載預警雷達反隱身的頻率優(yōu)選及應用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頻段為甚高頻(Very High Frequency,VHF)~X波段(即30MHz~12GHz)。首先以1GHz為界,分為高低兩個頻段分別展開頻率優(yōu)選研究,然后重點進行隱身飛機RCS起伏模型的優(yōu)化和應用研究,最后探討高低頻段結合反隱身的可能性。主要研究內(nèi)容有:1)在低頻段,采用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仿真平臺對兩種隱身飛機的雷達散射截面積(Radar Cross Section,RCS)進行采樣。利用隱身飛機RCS的頻率和極化選擇特性,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反隱身頻率優(yōu)選方案,選擇出VHF/UHF(Ultra High Frequency)波段的反隱身最優(yōu)備選頻點。2)針對低頻段選擇出的反隱身特定頻點,進行隱身飛機RCS起伏模型的優(yōu)化和應用研究。在貝葉斯框架下,對卡方分布、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和勒讓德分布模型的待估計參數(shù)進行推導,并采用馬爾科夫鏈-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算法對模型參數(shù)進行估計,從而提高三種模型的擬合精度。此外,還簡要分析了RCS起伏模型與雷達檢測量之間的應用關系。3)在高頻段,從雷達的天線增益、大氣傳輸損耗、脈沖積累時間和檢測門限四個方面推導了雷達波長與最大作用距離的關系。通過探測距離的數(shù)值仿真得到雷達探測距離與頻率的關系,并通過深層機理分析選擇出高頻段的反隱身頻點。4)對于高低頻段結合反隱身問題,提出采用智能化閉環(huán)系統(tǒng)架構解決低頻段的有源干擾問題。為提高低頻段反隱身雷達的測角精度,提出高低頻段結合的工作模式,并對雙頻段匹配跟蹤條件進行推導。簡要分析了雙頻段協(xié)同工作模式,針對雙頻自適應和超寬帶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本文針對不同頻段的特性,合理設計頻率優(yōu)選的方法,選擇出低頻段和高頻段的反隱身最優(yōu)頻點。并針對低頻段RCS起伏模型優(yōu)化和高低頻結合反隱身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對機載雷達反隱身的工程應用有一定參考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959.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慶全;反隱身雷達發(fā)展縱覽[J];電子科學技術評論;2004年01期
2 凌曉曙;;雷達隱身和反隱身技術[J];艦船電子對抗;2007年03期
3 趙培聰;;2010年隱身與反隱身技術發(fā)展情況[J];現(xiàn)代雷達;2011年04期
4 劉吉祥;;隱身技術與反隱身技術的進展[J];電訊技術;1990年02期
5 譚顯裕;;隱身、反隱身技術發(fā)展趨勢[J];激光技術;1990年04期
6 龔金楦;;隱身與反隱身技術[J];電波科學學報;1991年Z1期
7 何廣軍,張錦華,韓華亭;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系統(tǒng)反隱身技術研究[J];航天電子對抗;2000年04期
8 楊紅娟;雷達隱身與反隱身技術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J];火控雷達技術;2002年02期
9 趙純鋒,徐子聞;定量分析雷達網(wǎng)反隱身能力的方法[J];空軍雷達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羅慧玲;雷達的反隱身技術[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03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呂丹;童創(chuàng)明;鄧發(fā)升;解超旭;;淺談隱身與反隱身技術的發(fā)展[A];2005'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第三冊)[C];2006年
2 何國瑜;;隱身與反隱身技術綜述[A];1997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7年
3 夏大永;羅景青;阮懷林;;隱身與反隱身技術探析[A];第六屆全國電磁兼容性學術會議2004EMC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本報特約撰稿 郭宣;中國周邊豎起“反隱身網(wǎng)”[N];世界報;2013年
2 楊誠;反隱身技術讓你無處可藏[N];河北日報;2002年
3 本報特約記者 侯亞銘;隱身Vs反隱身[N];中國國防報;2011年
4 李大光;別美,,我知道你在“隱身”![N];中國國防報;2011年
5 高升平;各國新武器研究升溫[N];北京科技報;2001年
6 邵俊武;新武器研究升溫[N];解放軍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許占顯;基于電磁理論的隱身與探測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代小霞;機載雷達反隱身的頻率優(yōu)選及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1793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7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