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調制二元Turbo編碼傳輸系統(tǒng)中的軟比特檢測技術及其定點數譯碼
本文關鍵詞:高階調制二元Turbo編碼傳輸系統(tǒng)中的軟比特檢測技術及其定點數譯碼
更多相關文章: Turbo LLR Log-MAP Max-Log-MAP 定點數譯碼
【摘要】:Turbo碼自1993年被提出以后,它因接近香農極限的優(yōu)異性能已被廣泛運用在各類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Turbo編碼傳輸系統(tǒng)是把二元Turbo碼與高階調制(M-PSK/M-QAM)簡單組合在一起。由于該系統(tǒng)中的Turbo碼譯碼端輸入信息需要軟比特信息,因此本文研究對象是軟比特檢測算法,仿真驗證不同軟比特檢測算法在Turbo編碼傳輸系統(tǒng)中的性能。首先,本文對數字通信系統(tǒng)模型和信道編碼的發(fā)展做了一個簡單介紹,其中重點介紹了二元Turbo碼和比特檢測算法的研究現狀和研究意義。其次介紹了二元Turbo編碼基帶傳輸系統(tǒng)原理。然后,本文詳細地闡述基于對數似然比(LLR)的Log-MAP算法、簡化的Max-Log-MAP算法和針對8PSK、16PSK、16QAM、64QAM調制方式各自特殊的軟比特檢測算法。Turbo編譯碼仿真分析了這些軟比特檢測算法對BER/FER'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針對8PSK、16PSK、16QAM、64QAM調制方式的特殊的軟比特檢測算法的Turbo譯碼BER/FER'性能明顯優(yōu)于基于最大后驗概率對數似然比的Log-MAP軟比特檢測算法且它們的計算復雜度甚至優(yōu)于Max-Log-MAP軟比特檢測算法。最后,本文對二元Turbo編碼傳輸系統(tǒng)中的定點數Turbo譯碼進行了研究,詳細介紹了定點數表示方法和確定定點數Turbo譯碼數據位寬,仿真實現了定點小數位寬和定點整數位寬的數取值在Turbo編碼傳輸系統(tǒng)中的性能,通過Turbo編譯碼仿真分析了不同的定點數二進制位寬(包括小數部分和整數部分位寬)對譯碼性能的影響,從而得出推薦的位寬值,即整數位寬值可以取3到4位,小數位寬值可以取4到6位。
【關鍵詞】:Turbo LLR Log-MAP Max-Log-MAP 定點數譯碼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911.2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緒論10-15
- 1.1 數字通信系統(tǒng)與信道編碼10-11
- 1.2 二元Turbo碼與高階調制軟比特檢測技術的研究現狀及意義11-14
- 1.2.1 二元Turbo碼的研究現狀11-13
- 1.2.2 比特檢測技術的發(fā)展與研究現狀13
- 1.2.3 論文的研究意義13-14
- 1.3 論文主要內容和結構14-15
- 第2章 高階調制二元Turbo傳輸系統(tǒng)原理15-28
- 2.1 二元Turbo碼編譯碼原理15-23
- 2.1.1 二元Turbo碼編碼原理15-18
- 2.1.2 二元Turbo碼譯碼原理18-23
- 2.2 高階調制方法及比特檢測23-25
- 2.2.1 高階調制23-24
- 2.2.2 調制信號的硬判決信息與軟判決信息24
- 2.2.3 軟比特檢測技術24-25
- 2.3 基于IT++仿真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25-27
- 2.3.1 二元Turbo碼編碼器和譯碼器設計與實現25-26
- 2.3.2 高斯信道和衰落信道設計26-27
- 2.3.3 調制與解調模塊設計27
- 2.4 本章小結27-28
- 第3章 多種軟比特檢測算法及性能仿真分析28-48
- 3.1 基于高階調制下的Log-MAP軟比特檢測算法28-33
- 3.1.1 M-PSK調制下的Log-MAP軟比特檢測算法28-30
- 3.1.2 M-QAM調制下的Log-MAP軟比特檢測算法30-33
- 3.2 基于高階調制簡化的Max-Log-MAP軟比特檢測算法33-35
- 3.2.1 M-PSK調制下簡化的Max-Log-MAP軟比特檢測算法33-34
- 3.2.2 M-QAM調制下簡化的Max-Log-MAP軟比特檢測算法34-35
- 3.3 Log-MAP與Max-Log-MAP軟比特檢測算法性能仿真驗證35-42
- 3.4 多種調制方式下特殊軟比特檢測算法42-44
- 3.5 不同調制方式下的特殊軟比特檢測算法仿真與分析44-47
- 3.6 本章小結47-48
- 第4章 高階調制二元Turbo碼定點數譯碼算法仿真48-63
- 4.1 定點數譯碼48-50
- 4.1.1 定點數表示方法48-49
- 4.1.2 定點數Turbo譯碼數據位寬的選擇49-50
- 4.2 定點數Turbo譯碼仿真驗證50-62
- 4.2.1 定點小數位寬的仿真50-56
- 4.2.2 定點整數位寬的仿真56-62
- 4.3 本章小結62-63
- 結論與展望63-65
- 致謝65-66
- 參考文獻66-69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王東明;童崢嶸;曹曄;張衛(wèi)華;;基于SLM和Turbo編碼降低DDO-OFDM系統(tǒng)PAPR的研究[J];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2 謝哲;張宏滔;王忠康;;MRC空間分集與Turbo編碼在水聲OFDM系統(tǒng)中的性能研究[J];聲學與電子工程;2011年01期
3 邱傳飛;劉元華;張昆;;Turbo編碼器的FPGA實現[J];兵工自動化;2008年01期
4 ;意法半導體第四代衛(wèi)星解調器內嵌Turbo編碼器/譯碼器[J];半導體技術;2002年06期
5 ;內嵌Turbo編碼器/譯碼器的衛(wèi)星解調器[J];電子科技文摘;2002年11期
6 賴克中;;CDMA2000家庭基站與Turbo編碼技術研究[J];移動通信;2009年05期
7 耿金伶;唐曉晟;;LTE中基于Turbo編碼的速率匹配算法的DSP快速實現方案[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2年08期
8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凱燕;周治中;胡飛;;Turbo編碼調制解調技術研究[A];2007’促進西部發(fā)展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彭娣;高階調制二元Turbo編碼傳輸系統(tǒng)中的軟比特檢測技術及其定點數譯碼[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2 張輔云;Turbo編碼技術及其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3 郭玲;Turbo碼碼字特性分析及其在高性能Turbo編碼方案中的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282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2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