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雙原子分子離子體系的結構與電子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03 19:49
含磷、氟、氧和硫分子離子或自由基,在許多領域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例如,PO自由基是富氧超巨星VY Canis Majoris表面環(huán)境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質粒子。在大氣層中,氟與臭氧反應形成OF自由基,導致大氣層臭氧的消耗,從而使臭氧層遭到破壞。OF自由基在大氣化學反應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PF+離子在各種含磷化合物的氟化反應中與過渡金屬結合可以形成穩(wěn)定的復合物,是儲存能量和制作化學泵激光器的重要材料。在地球較低電離層中含硫和氧分子離子和自由基的豐富。含磷、氟、氧和硫分子離子或自由基的光譜信息在大氣科學、天體物理學和生物化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然而,目前對于這些分子離子或自由基的結構和光譜信息的研究報道只局限于基態(tài)和有限的低激發(fā)態(tài),缺乏高激發(fā)態(tài)相關的光譜數(shù)據(jù)。所以,系統(tǒng)研究含磷、硫、氟和氧分子離子和自由基的結構和電子譜,特別是高激發(fā)態(tài)的光譜規(guī)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潛在的應用價值。在Born-Oppenheimer近似下,分子勢能函數(shù)是分子電子結構和光譜性質的完全描述。其解析形式是原子分子碰撞和反應動力學研究的基礎,在團簇的形成,穩(wěn)定性和解離過程研究中非常重要。本文主要...
【文章頁數(shù)】:15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分子光譜的研究意義
1.2 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
第二章 從頭計算理論方法
2.1 量子力學基本原理
2.2 Hartree-Fock(HF)方法
2.3 組態(tài)相互作用(CI)方法
2.4 多組態(tài)自洽場(MCSCF)方法
2.5 多參考組態(tài)相互作用(MRCI)方法
2.6 基組的使用與選擇
2.7 誤差與校正
第三章 含磷雙原子分子離子的結構和光譜性質
3.1 PO自由基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3.1.1 引言
3.1.2 理論方法
3.1.3 結果與討論
3.1.4 小結
3.2 PF+離子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3.2.1 引言
3.2.2 理論方法
3.2.3 結果與討論
3.2.4 小結
3.3 PS+離子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3.3.1 引言
3.3.2 理論方法
3.3.3 結果與討論
3.3.4 小結
第四章 含氟自由基的結構和光譜性質
4.1 OF自由基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4.1.1 引言
4.1.2 理論方法
4.1.3 結果與討論
4.1.4 小結
4.2 SF自由基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4.2.1 引言
4.2.2 理論方法
4.2.3 結果與討論
4.2.4 小結
第五章 同核雙原子分子離子的結構和光譜性質
5.1 O2
+離子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5.1.1 引言
5.1.2 理論方法
5.1.3 結果與討論
5.1.4 小結
5.2 F2
+離子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5.2.1 引言
5.2.2 理論方法
5.2.3 結果與討論
5.2.4 小結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753001
【文章頁數(shù)】:15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分子光譜的研究意義
1.2 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
第二章 從頭計算理論方法
2.1 量子力學基本原理
2.2 Hartree-Fock(HF)方法
2.3 組態(tài)相互作用(CI)方法
2.4 多組態(tài)自洽場(MCSCF)方法
2.5 多參考組態(tài)相互作用(MRCI)方法
2.6 基組的使用與選擇
2.7 誤差與校正
第三章 含磷雙原子分子離子的結構和光譜性質
3.1 PO自由基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3.1.1 引言
3.1.2 理論方法
3.1.3 結果與討論
3.1.4 小結
3.2 PF+離子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3.2.1 引言
3.2.2 理論方法
3.2.3 結果與討論
3.2.4 小結
3.3 PS+離子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3.3.1 引言
3.3.2 理論方法
3.3.3 結果與討論
3.3.4 小結
第四章 含氟自由基的結構和光譜性質
4.1 OF自由基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4.1.1 引言
4.1.2 理論方法
4.1.3 結果與討論
4.1.4 小結
4.2 SF自由基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4.2.1 引言
4.2.2 理論方法
4.2.3 結果與討論
4.2.4 小結
第五章 同核雙原子分子離子的結構和光譜性質
5.1 O2
+離子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5.1.1 引言
5.1.2 理論方法
5.1.3 結果與討論
5.1.4 小結
5.2 F2
+離子的結構與光譜性質
5.2.1 引言
5.2.2 理論方法
5.2.3 結果與討論
5.2.4 小結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7530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37530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